聽上去高大上的投資理財,普通人也可以

什麼是理財?其實很簡單!

理財——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已經慢慢成為人們非常熟悉又感覺很專業的詞彙,也成為當今社會一個極為時尚的代表,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認識到了理財的重要性,不管錢多錢少紛紛加到投資理財的熱潮中。

--題記

雖然身在其中,但心仍免不了在外,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理財還是有一些神秘感,感覺需要懂點經濟學或在這個行業工作才能真正算得上自己在理財。其實理財並不只存在經濟學和那些財經專家那裡。理財並不神秘,不論貧富,不論學識的高低,大家都可以認認真真高高興興來理財。

聽上去高大上的投資理財,普通人也可以

什麼都不如講個故事讓人愉悅

古代有一個賣油翁,他每次出門之前,妻子都會偷偷地從油桶裡舀出一小勺油來,悄悄存起來。一小勺油對於一大桶油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可是一年下來,賣油翁的妻子居然存了一大桶油。過年時,賣油翁發愁沒錢過年,賣油翁的妻子就把自已存的那桶油拿了出來,賣油翁又驚又喜,挑到集市上賣了,他們過了一個豐裕的春節。

故事是從網上找的,但我對這個故事的情節有些質疑,既然做生意,肯定講究多賣,銷量多掙得才多,既然每天都在賣油,又怎麼會沒錢過年那,況且也沒說賣油翁花錢浪費。所以得出一個道理來,有些故事編的真不切實際,更不能當道理來給大家說,就當對這個虛假故事做闢謠了。

聽上去高大上的投資理財,普通人也可以

但每天節省一點的習慣確實可以用到我們的理財當中,也是當下流行的理財方式的根基。 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所謂理財就是犧牲或放棄現在可“使用”的價值,以獲取未來的更大的價值的一種經濟活動。不得不再次引用上面故事中賣油翁的妻子的故事,就犧牲掉了那一小勺油的“使用”價值,而換取了未來更大的“使用”價值。

如果說上面的案例有些不現實,沒有任何力量,那說說現實中的事情

加入你從20歲的時候開始,每個月都從你微薄的工資中擠出5%比如1000元,一年時間,你就可以存12000元,到你30歲的時候,你就將擁有120000元。當然,如果你把錢存進銀行,還有一些更加微薄的利息。如果你的工資有所增長,每月能擠出的錢也會增多,那麼10年後,你的儲蓄總額將會更加可觀。而如果你認為每月存1000元那就可以多存些,上不封頂有你來定。如果你覺得微不足道,還不如及時行樂,那麼10年後,你的生活和現在可能沒什麼區別。

其實現在的年輕人每月存1000元壓力並不大,然而卻很少有人真的將存款計劃堅持不懈地實施下去,以至於有很多人參加工作多年,而且薪酬頗豐,但一年到頭卻沒攢下多少錢,生活頗為拮据,甚至還有一些外債。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的收人一般,家庭條件一般,和我們一樣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很多年,可是他們已經買了房子換了車子,再好一點的已經送孩子出國留學了,你說氣人不。不要以為他們買了彩票中了獎,真中了彩票的不一定這麼理性的花錢。真理就是他們不過是善於理財而已,堅持不斷地積蓄、投資,才最終成了有房有車與普通人拉開層次的富裕一族。

簡單地講,理財就是一種為達到某種價值利益而進行的經濟活動,只要你的本金在未來能增值或獲得收益,那麼你為這份增值或者收益所進行的所有活動,都可以叫做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