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故事:严防境外输入!他守在国门一线

北京新国展集散点,密密麻麻的人群,如潮水般向汪志刚涌来。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味,隔着重重防护,依然清晰可闻,令他差点喘不过气来。

作为安徽边检总站合肥边检站的一名民警,3月17日是汪志刚值守北京疫情防控专班的第一天。原定凌晨12点到岗的他,因人手少、任务重,晚上8点多就穿好防护服抵达大厅,开启接送境外归皖人员的紧张工作。

大厅里,放眼望去,写着各省名称的蓝色指示牌格外醒目。各地驻京疫情防控专班工作台前排起长队,安徽也不例外。“人非常多,大部分是留学生,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到长途跋涉的疲惫,但更多是回家的轻松与喜悦。”汪志刚回忆。

信息排查、检测、登记……

了解清楚归国旅客的身份信息、中转国家、接触记录后,汪志刚领着第一批十来名旅客,深夜赶往位于小汤山的指定安置点。

车上,有的小伙子感叹“终于到家了!”,觉得十分温暖;也有小姑娘讲述自己回国的经历,为登记时收到的“爱心包”感动。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车内的气氛却很热烈,仿佛能吹散寒风。

“汪警官,请您稍等一下。”抵达安置点后,打开车门的一刹那,汪志刚被车内一名旅客叫住,“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万一遇到困难我好找到您。”

没有丝毫犹豫,当汪志刚报出自己的手机号码时,他看到,车上几乎所有旅客都掏出了手机。“这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在当时的情形下,我就是他们的依靠,这份信任我要对得住。”

这一夜,汪志刚和他的同事共转送了8批200余名旅客。第二天早上9点多,他们才结束第一天的工作。13个小时连轴转,衣服早被汗水浸透。

15天里坚守国门一线,总有些细节令他感动。

早上7点多,两名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在安徽驻京疫情防控专班工作台前徘徊。情绪不高,还不时因寒冷发抖。注意到她们异常的汪志刚,端着两杯热水,走上前去。

原来,经历30多个小时漫长“旅途”和近1个小时入境排查、检测、信息登记后,发现脱离了“大部队”的她们,有些不知所措。

“可能因为一夜没睡,温度又低,一开始她们小心翼翼,也不愿意多说话。”在汪志刚看来,两杯热水驱散的不仅是浑身寒气,更是她们的紧张。捧着热水的两个小姑娘,敞开了心扉,开始诉说自己归国的不易。

“转了几次机,在北京看到有安徽老乡在等待,突然很有安全感。”听着两位留学生的心声,看到她们因细小的关心湿了眼眶,汪志刚也感到十分心疼,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安徽边检总站的4名基层民警,于3月中旬分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他们驻点防疫一线,接送境外归皖人员,守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关。防护服下是湿透了的警服,每次呼吸都伴随着护目镜里的水雾。如今,他们均已完成任务回到安徽。

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6年桑美台风登陆福建时海上救援,再到2020年驰援北京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第一关,汪志刚一直都在。(记者 游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