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故事:嚴防境外輸入!他守在國門一線

北京新國展集散點,密密麻麻的人群,如潮水般向汪志剛湧來。一股濃烈的消毒水味,隔著重重防護,依然清晰可聞,令他差點喘不過氣來。

作為安徽邊檢總站合肥邊檢站的一名民警,3月17日是汪志剛值守北京疫情防控專班的第一天。原定凌晨12點到崗的他,因人手少、任務重,晚上8點多就穿好防護服抵達大廳,開啟接送境外歸皖人員的緊張工作。

大廳裡,放眼望去,寫著各省名稱的藍色指示牌格外醒目。各地駐京疫情防控專班工作臺前排起長隊,安徽也不例外。“人非常多,大部分是留學生,拖著沉重的行李箱。從他們的臉上,能看到長途跋涉的疲憊,但更多是回家的輕鬆與喜悅。”汪志剛回憶。

信息排查、檢測、登記……

瞭解清楚歸國旅客的身份信息、中轉國家、接觸記錄後,汪志剛領著第一批十來名旅客,深夜趕往位於小湯山的指定安置點。

車上,有的小夥子感嘆“終於到家了!”,覺得十分溫暖;也有小姑娘講述自己回國的經歷,為登記時收到的“愛心包”感動。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車內的氣氛卻很熱烈,彷彿能吹散寒風。

“汪警官,請您稍等一下。”抵達安置點後,打開車門的一剎那,汪志剛被車內一名旅客叫住,“能不能留個聯繫方式,萬一遇到困難我好找到您。”

沒有絲毫猶豫,當汪志剛報出自己的手機號碼時,他看到,車上幾乎所有旅客都掏出了手機。“這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在當時的情形下,我就是他們的依靠,這份信任我要對得住。”

這一夜,汪志剛和他的同事共轉送了8批200餘名旅客。第二天早上9點多,他們才結束第一天的工作。13個小時連軸轉,衣服早被汗水浸透。

15天裡堅守國門一線,總有些細節令他感動。

早上7點多,兩名從國外回來的留學生在安徽駐京疫情防控專班工作臺前徘徊。情緒不高,還不時因寒冷發抖。注意到她們異常的汪志剛,端著兩杯熱水,走上前去。

原來,經歷30多個小時漫長“旅途”和近1個小時入境排查、檢測、信息登記後,發現脫離了“大部隊”的她們,有些不知所措。

“可能因為一夜沒睡,溫度又低,一開始她們小心翼翼,也不願意多說話。”在汪志剛看來,兩杯熱水驅散的不僅是渾身寒氣,更是她們的緊張。捧著熱水的兩個小姑娘,敞開了心扉,開始訴說自己歸國的不易。

“轉了幾次機,在北京看到有安徽老鄉在等待,突然很有安全感。”聽著兩位留學生的心聲,看到她們因細小的關心溼了眼眶,汪志剛也感到十分心疼,鼻子一酸,差點落下淚來。

安徽邊檢總站的4名基層民警,於3月中旬分赴北京、上海、廣州、南京。他們駐點防疫一線,接送境外歸皖人員,守好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關。防護服下是溼透了的警服,每次呼吸都伴隨著護目鏡裡的水霧。如今,他們均已完成任務回到安徽。

從2003年抗擊非典,到2006年桑美臺風登陸福建時海上救援,再到2020年馳援北京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第一關,汪志剛一直都在。(記者 遊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