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團AMA | 區塊鏈這麼暴利,為什麼你還是虧錢?

自2017年區塊鏈開始在國內火起來以後,大家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

區塊鏈絕對是當下最賺錢的技術。但是幾年過去了,公鏈、礦場、交易所......這些五花八門的項目層出不窮。捫心自問一下,你賺錢了嗎?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4月16日,鏈團財經聯合靈動科技共同在一直播為大家帶來:


區塊鏈這麼暴利,為什麼你還是虧錢?


鏈團AMA | 區塊鏈這麼暴利,為什麼你還是虧錢?


鏈團財經張磊:區塊鏈為什麼稱之為行業?首先是一項具有創新性、顛覆性的技術,通過將近十年的發展成為一個行業。目前依然處在技術相對早期、不太成熟的階段。可以看到最落地的應用在數字貨幣方面,具有金融屬性。一旦與金融有聯繫,讓人看似非常暴利。


我梳理了幾個關鍵詞:


第一,認知。投資是很專業的事情,需要系統學習知識和技術。包括金融學、經濟學、密碼學、社會學甚至上升到哲學,涉及到很多很多方面。正常的投資是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交易、覆盤來積累的,要明白自己盈虧的理由和邏輯在哪裡。


常有人說“能力無邊界,但認知有邊界”。反觀幣圈,反而是比較反智的,尤其是當你進入這個圈子,很多人告訴你“梭哈”、“拿住”、“ALL IN”,只要拿住未來就能暴富。這是典型的韭菜心理。並沒有考慮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認知,系統提升投資能力,讓自己的投資行為更加專業。


第二,控制。也就是風險管理。數字貨幣領域的投資其實很多時候是人對自己慾望、情緒的挑戰。如何控制好情緒,控制好倉位,設置好自己的止盈止損點非常重要。我有一個朋友時常說:“我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投資的節奏中勝算的幾率會更大。


第三,堅持。區塊鏈行業和很多行業是一致或者相似的。很多人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具有投機心態,妄想一夜暴富,短時間獲得暴利。但進入區塊鏈行業後會發現,其實和其他行業一樣

需要長時間的學習、積累、不斷試錯。我們都是老韭菜,一步一步交了學費過來的。包括晏總也是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堅持嘗試直到現在。


靈動晏梓桐:區塊鏈這個神秘的技術早期是由比特幣的應用進入人們的視野,我們都知道比特幣是由計算機的CPU進行哈希運算碰撞產生(俗稱挖礦)。從2012年第一臺專業的ASIC芯片礦機問世(當時礦機售價大約為3萬元人民幣),第一天可以挖掘372枚比特幣,按今天的價值來算的話,當時一天的收益高達1600萬。


比特幣的興起帶動了芯片產業和電力的迅速擴張,整個產業鏈上也誕生了幾家上市公司,可謂是朝陽初生到如日中天,可當下一臺專業礦機的產量已經是少得可憐(0.0000x的產出),做為曾經區塊鏈頂部的產業也沒有幸免導致礦難發生,從一夜暴富到跑步入場這個圈子裡的人為什麼也不賺錢呢?


鏈團張磊:第一,財富效應的影響吸引了大量人突然湧入行業。造成了算力分散且暴增,在設備機器同樣的情況下收益被均分後下降了。


第二,大量人入場以後帶動了整體礦業生態成本快速增長。阿瓦隆一臺礦機最高的時候被黃牛黨炒到20、30萬塊一臺,還拿不到貨,造成很多人區間高位入場。但是幣價是有波動的,高位入場以後很多人發現成本遠遠大於收益。這就是傳說中的接盤俠,有實力的或許還可以扛一扛,沒有的就會被清洗出場。


還有一點就是心態問題。很多人抱著投機的心態進入市場,想要快進快出、短期獲利。但事實上這個行業也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積累。


靈動晏梓桐:到了區塊鏈最早被大眾熟知的ICO時代,2017年可謂是ICO年,各種故事各種白皮書滿天飛,不論是人是鬼,只要敢就能發幣,市場也欣然買單,一時間萬人空巷。


那麼,ICO怎麼突然之間就出現了呢?而且興起速度之快,遠超所有的金融募資等項目?這麼火爆的市場,又有區塊鏈做大背景,按理說應該是很超前很優質的項目,那麼其中參與者的收益情況是怎樣呢?是否也像當年深圳下海潮以及股票互聯網的產業初興時的財富爆發呢?


鏈團張磊:ICO的興起從兩個方面講。


第一從技術角度講,得益於以太坊智能合約的技術創新。沒有以太坊以前,發幣是技術門檻很高的事情。但以太坊出現以後,大家是否懂技術都可以做“發幣”這件事。


第二還是從財富效應的角度講,剛好17年時,由於16年比特幣減半行情的影響,助推了幣價大幅上揚,到中央電視臺隔三差五會播報比特幣幣價上漲的程度。


甚至94這件事反而也是一個助推器。


這個政策讓很多人意識到並認識到這是一個新興行業並進入。


當時很多人在火爆的ICO上賺了幾十倍、幾百倍的收益,但因為對區塊鏈的認知不足,甚至認為自己還可以有幾萬倍的收益。洗腦“拿住”,在高位並沒有套現。在2020年看來大部分項目都已經銷聲匿跡。


這是行業初期的正常現象。


首先、概念性很強,


17年其實創造了很多財富,只要心不貪的人,還是可以賺到錢。但是也有很多不靠譜的項目坑騙了很多人。


靈動晏梓桐:時間來到2018年的後ICO時代,應運而生了各種山寨幣,發幣流程更為直接簡潔,成本亦是低到無下限,項目週期短到以周計算。


即使是這樣,投資者依然比肩繼踵的進場,其人數規模遠超2017年,市場資金也爆增數倍甚至數十倍。這種現象著實令人費解,到底是什麼驅動著這麼大投資者在明知道前方是鐮刀加深淵的情況下還要繼續擠破頭了往前衝?最終這批人的結果又是怎樣呢?如果仍像2017年一樣大部分人都是虧損的,那麼錢被誰賺了?


鏈團張磊:18年本身就是大熊市,總結下來就是人的賭性。人們一旦看到行業背後的暴利和高回報,比如“百倍幣”這樣的東西,就會願意“搏一搏,單車變摩托”。但是這和賭博一個性質,賭博就是“十賭九輸”。


而且當時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只是羊群效應的驅使而參與到這個行業。只是覺得“他都掙錢了,我不比他笨為什麼我不能?”。這其實還是認知不夠的時候在聽別人講故事。


經歷了這些教訓,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區塊鏈僅僅就是一項技術,比特幣僅僅是區塊鏈技術下的一個小小的應用。並沒有那麼神秘。不要被所謂的暴富神話吸引,懵懵懂懂入場,莫名其妙出場。


靈動晏梓桐:說到幣,就離不開交易所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話題,沒有交易所,也就沒有代幣市場的興盛,但隨著交易市場的興盛繁雜,交易所也開始不守本分,想從中分一杯羹。


在ICO時期,各類大小型交易所上幣明碼標價、一日上數十種新幣的醜聞層出不窮,割韭菜時吃相難看,直接與項目方分成,再到近年來合約期貨等衍生品的出現,更是出現控盤插針拔網線等強割行為。那麼

交易所是否最大的贏家呢?


鏈團張磊:交易所一定是賺錢的,無論是頭部、二線,就區塊鏈來看,有明確引領模式的就是交易所。就是以交易手續費提成、上幣費等費用為主要生存收入。


但是炒幣的為什麼不掙錢?因為數字貨幣的交易體量並沒有多大,BTC的市值才1000多億美金,還不抵一個阿里巴巴公司。所以可被操縱性是很大的。傳統的領域被牽制的維度更多,有監管、資金體量更大、機構各方博弈,被操縱難度係數更高。


都不用說比特幣,幣圈有些小項目,很小的資金就可以把市場操縱起來。再聯合一些“狗莊”通過操縱幣價波動,造成假象吸引二級市場的韭菜進場。當韭菜進場的體量達到預期就很有可能割韭菜了。

還會有反覆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說進場以後還是不賺錢。都是由莊家背後操縱,如果你的資金量大一買就會發現砸了大坑下去,所以大家不要被短期暴漲矇蔽。


靈動晏梓桐:這麼多年來,幣圈在發展,鐮刀也在進化,近一兩年就出現了一把最鋒利的鐮刀,金融衍生品——合約。自2018年初,比特幣一路走低,且各類項目的本質也被大家所認知,同時圈內的韭菜地已被割成沙漠。一部分投資者便轉入了主流幣合約市場,即高倍槓桿。合約市場可以雙向賺錢,資金體量一下子比現貨市場大了N倍。所以說合約的出現對於區塊鏈行業是一種限制。


鏈團張磊:為什麼大家會去玩兒合約?因為現貨的流動性會比較差,可操縱性比較小。熊市的時候,很多人想要賭50%的勝算,比99%的下行市場要高。但本質上都是在賭,十賭九輸。我個人理解,衍生品在目前的區塊鏈行業並沒有非常正規的情況下殺傷力遠遠超過利好。

這就會放大人性的惡和貪念。


靈動晏梓桐:最後,真誠告誡大家,遠離合約。一入合約深似海,家財散盡不復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