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來陪我過中秋,原來和父母和平相處也沒那麼難

作者:@霹靂怕老

編輯:@霹靂怕老

兩天三夜,這應該是自高中以來第一次和媽媽心平氣和地相處這麼久。

媽媽來陪我過中秋,原來和父母和平相處也沒那麼難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中秋節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把和媽媽之間的事情記錄下來,這樣不論是以後媽媽老了還是我有了小孩子,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的回憶和借鑑。

媽媽是很傳統的家庭主婦,對家裡人的衣食起居照顧的無微不至,印象中除了我小時候生病到北京住院媽媽坐過火車出過遠門之外,從來沒出過小縣城。(這次來,媽媽說火車上她跟旁邊座位的乘客聊天說自己頭一次自己坐火車,人家開玩笑說她是五十年代的人竟然之前沒坐過火車,但實際媽媽今年才四十多歲)

中秋節公司通知只放兩天假,提前給家裡打電話得知爸爸出遠門不在家,我就勸媽媽坐火車來我這兒,我帶她到四處玩玩、吃點好吃的,其實當時我都做好被拒絕的心理準備,因為之前一旦提到讓他們出來玩,媽媽總說家裡沒人的話雞鴨鵝狗貓都沒人喂、出門坐車又折騰又費錢的。

果不其然,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來,然後我就開始我的忽悠大計(此處略去一萬字.........),媽媽說她再考慮考慮,決定了再給我打電話,結果到了晚上,她打來電話說:

“姑娘,鄰村有個認識的人家明天辦酒席請咱家去喝酒,你爸沒在家我得去隨禮,你那兒我去不了啊”

我:“是不是很高興正好有這麼個事兒當不來的藉口,不想來就直說唄!”

媽媽:“不是~~~,是真有這事,再說我去那兒你也不能好好休息,怪費事兒的”

(語氣轉了八個彎,我一點沒瞎說,絕對是心虛的表現)

我:“.............那你不來就不來吧,沒別的事兒我掛了。。。”

說實話,其實當時我心裡是覺得委屈和氣憤的,氣憤她為什麼不敢嘗試走出來看看,委屈自己的一番心意屢屢遭拒,可又不想像從前那樣跟她大聲吵,就只能自己生悶氣了(哈哈)!

第二天早上七點多,又來電話了——

媽媽:“姑娘,你給我訂票吧,我琢磨一宿還是去你那兒吧!”

我:“咋又來了呢,不去吃席啦?”(請自行腦補我當時陰陽怪氣的語氣和偷偷上揚的嘴角)

媽媽:“吃席哪有你重要,禮讓別人幫帶過去就行,我姑娘都安排好了,這當媽的不敢坐車去也太失敗了”

(我眼淚刷地一下就流出來了,我想她應該是糾結了一宿沒睡好覺)

為母則剛,媽媽也在努力成為女兒心中更勇敢的人。

接下來我開始訂車票,發消息告訴她帶身份證、手機充滿電、準備點水和蛋糕在車上吃、少帶點錢夠坐車用就行,然後就是幾點從家出發到鎮上,再打車或者坐××車到市裡以後,到××站點坐××公交,到火車站下車。

先去售票處的人工取票口用身份證取票,再到候車室等候上車,進候車室時要先安檢(身份證和票給安檢員掃描),注意列車播報和滾動字幕,一般提前10~20分鐘檢票。最後告訴她走到哪不知道了就給我打電話,檢票和到站前我都會打電話提醒她,讓她別害怕、累了就眯會。

接著我就定了五個鬧鈴,掐著點打電話,一整天提心吊膽地。。。。。。

實際上,她這一路特別順利,根本沒打電話問我,甚至比我預想的要早四十多分鐘到候車室。等一出站見到我就開心地跟我說“這一路淨碰到好人了,告訴她站點怎麼走、還有個可好看可有禮貌(跟我差不多大)的小男生幫她在自動取票機上取票,快到站的時候周邊的乘客還提醒她準備準備要下站了”等等。

趁著情緒興奮的時候,不動聲色地鼓勵她,

“媽你太棒了,都沒打電話問我就到了,以後也不用害怕了,想去哪自己都能去了呢”,老媽得意的直點頭。

人之所以不敢輕易邁出第一步,往往是出於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對可能出現的失敗的擔憂,在適當的時機鼓勵她,慢慢讓她意識到這些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之後,後面建議和勸說就容易接受多了。

正巧這時候有個學生(感覺像大一)問我去×××怎麼走(他査導航坐14路,但是站牌上沒有他要去的那個站點),我媽就在一旁催我“姑娘姑娘,你快幫他查查咋走,媽這一路上淨碰著好心人了,你也幫幫他”。

然後我查地圖發現他得轉乘,先14路再17路,但當時已經錯過17路末班車時間了,就只能告訴他實際情況,建議他先跟朋友聯繫,看是朋友來接他還是他打車過去。

等我們回到住處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想著坐車挺累的就沒再出去折騰,給老媽做了我唯二會做的吃食中的煮掛麵,如下圖。

媽媽來陪我過中秋,原來和父母和平相處也沒那麼難

(哈哈,老媽我倆都吃光了)

簡單洗漱後,媽媽上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打鼾聲很大,坐大半天的車再加上精神一直繃著,真的是把她累到了。

第二天中秋節,從早上起就一直在下雨,雖然影響了出遊計劃,但是正好讓媽媽休息休息,倒也不算遺憾。中午的時候雨停了,帶媽媽去定好的烤肉店吃飯。

去之前給她畫了個淡妝,然後就一頓猛誇,誇她簡單收拾收拾就這麼好看,以後要是堅持下去得更顯年輕,趁機勸她平時多注意保養,給她買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之類的別捨不得用。

女人天性愛美的,老媽也不例外,看她時不時照鏡子、美滋滋的樣子就知道了。

媽媽來陪我過中秋,原來和父母和平相處也沒那麼難

吃飯的時候,看我給她烤肉、倒茶,媽媽更開心了,時不時就照照片、錄視頻,竟然還撒嬌讓我幫她發朋友圈(我也是醉了)。

然後就盯著手機看誰給她點讚了,又跟我嘮叨誰誰誰怎麼不給點贊、評論,她每次都會給他們點讚的,我在一旁看著,發現老媽有時候也挺好玩兒的。

以前我總覺得爸爸媽媽很落伍、聊什麼都對不上我們的點、學什麼都慢(教一次過不久又忘了)、總是畏懼嘗試新鮮事物,想帶他們出去玩或者出去吃總是被嘮叨浪費錢、不衛生、幹嘛要去人擠人等等,於是漸漸地拒絕向他們表露自己的想法,遇事不再徵詢他們的意見,甚至牴觸在他們的微信朋友圈裡出現,覺得怎麼一點點小事就值得這麼炫耀。

這兩年才漸漸開始懂他們,他們出生的年代、生活的環境、交往的人群與我是不同的,他們更看重的是安穩的生活,照顧好子女、不給子女添麻煩就好。

當我換個角度,不用自己認為對、認為好的標準要求他們的時候,我們的相處變得更融洽了。

第三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帶媽媽去了海邊,(出發前媽媽主動要求給她化妝,驚人的態度的轉變)

看著她站在礁石上一邊招手一邊喊“大海我來啦”,不停換著姿勢要我給她拍照,學著海邊的人抓螃蟹、找蜆子,還總跟我說下次再來她得帶小桶和小鏟子的時候,真的慶幸自己沒放棄、堅持帶她出來玩。

沿著棧道經過一處眺望臺的時候,一對老夫婦攜手坐在長椅上,真的是—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難言的寧靜祥和。

我跟媽媽說,下次你和爸爸一定要一起來這兒,手牽手坐在椅子上,我給你們拍照。

回去的時候,我教她怎麼用地圖導航、查公交,怎麼網上買票,怎麼用軟件訂餐。

雖然有我在,這些事情不需要他們做,但是我更希望他們能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

可以不做但不要不會做,即使身處陌生環境時也不會感到恐慌無助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他們和當初咿呀學語的我們一樣,是要有人慢慢引導著學習的。

當我們抱怨他們不開明、跟不上潮流的時候,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像小時候他們撫育我們一樣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講解、交流、溝通。

如果沒有,請不要抱怨,因為是你,先放棄他們的。

在《請回答1988》裡,德善因為再一次同姐姐一起過生日而哭訴自己的意願從來得不到重視時的樣子,像極了我們想法不被父母理解時的咆哮。

“為什麼老是不聽我說的”

“爸爸媽媽也是為你好”

“跟你們說你們也不知道”

“能不能別管我”...........

久而久之,我們都變的沉默了,相對無言,不想爭吵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可是我們都忽略了,爸爸媽媽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

媽媽來陪我過中秋,原來和父母和平相處也沒那麼難

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孩子,那就稍微體諒一下彼此的不足,慢慢說吧!

畢竟往後餘生,還有那麼久的時間要一起變好、變老呢!

作者:@霹靂怕老

。95後工科女,專注自我成長,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感悟,

我有故事也有酒,你呢?

歡迎和我分享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