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當孩子不聽話時,很多家長的制勝法寶是“數三下”,即

“我數三個數,一、二、三”,然後在這後面再加上一句威脅性的話,比如“如果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或者我不管你了”。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這個情景真是再熟悉不過了,說到對付不聽話的磨蹭娃,家長們大多數都會用到這一招——數三下。很多時候,家長只要倒數三下,孩子都會“乖乖”收斂起自己的行為。

可家長們會漸漸發現,這招越到後來越難用,有時只有數到最後一個數才奏效,等孩子長大還會討價還價,還會跟你要求“數十下可以麼?”“可以再數一遍嗎?”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我們只是暫時性解決了眼前的問題,而下次,孩子還是會不長記性,繼續犯同樣的錯。

事實上,我們在用這招對付孩子的時候,孩子並沒有做什麼出格或很危險的舉動,只是家長們覺得「不聽話很頭疼」,想通過一個簡單的「命令」來結束孩子現在頭疼的行為。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所以說到底,咱關注的只是孩子的行為,利用這個方法,簡單停止了行為。“數三下”,快速解決問題,是一種看起來付出和回報比最合適、最省心的方法。

這樣說表面看起來效果不錯,但是孩子的節奏感是遠遠慢於成人的,尤其當孩子在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時,這一點更加明顯。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當家長需要他們停止這一活動,進行另一個新的活動時,需要留出過渡時間,讓他們有所準備。

數“1,2,3”正是這種留出過渡時間,讓孩子慢慢把注意力從當前的活動上挪到新活動上的辦法。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數三下”,預留的過渡時間並不夠“數三下”並不是萬能靈藥,它也有失靈的時候。

這是因為你給孩子留出的過渡時間不夠。當孩子越是喜歡當前的活動,越是需要更長的過渡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原本計劃數“1,2,3”,數到後來就變成了“1,2,2.5,2.6……2.91,……3”。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這是有耐心的家長,性子急一點的,直接就把一開始提到的那些威脅放上來,甚至乾脆不理孩子自己先走了。

這樣並不能使孩子很好地和當前的活動告別,可能引起他的焦慮情緒,碰到不耐心的家長還會引起親子衝突,孩子不能愉悅地進入新的活動。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那麼如何才不用“數三下”,讓孩子順利從一件事過渡到另一件事呢?明確地告知接下來的“日程表”是什麼如果孩子對接下來的活動提前有所瞭解的話,他們會提前有所準備,如果是他們感興趣的事,那麼他們就會提前轉移注意力。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夠停止玩耍去吃飯,那麼你要告訴他:“寶貝,我們現在要吃飯了,吃完飯我還會給你準備了你最喜歡吃的山竹和橙子。

吃完這些,媽媽會給你講你最喜歡的繪本故事。”以固定形式結束活動,留出足夠的過渡時間如果你想讓寶結束他正在做的事情,可以教給他一些固定的結束形式,讓他和現在做的事情愉快地告別。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比如可以教他唱“再見歌”,或者固定的道別動作,並將這個習慣固定下來,形成良性的條件反射。

留出足夠的過渡時間,給寶寶提前預警,而不是急促地“數三下”來催促孩子。

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良好的親子關係要建立在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基礎上。如果想讓孩子聽話,父母就一定要言傳身教,讓孩子願意與你溝通,願意接受你的建議。

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小妙招,也歡迎留言給我們,和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