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满月宴蒸馒头两小时还是生的不孝子拜完父母后才恍然大悟

馒头很多人在吃,很少人会做。但90年代以前农村出身,应该都亲自做过这个吧:锅里添了足量的水,放了篦子铺了馏布,放了成型的生馒头,盖上锅盖压上大瓷盆,锅周围围了馏布,锅下尽情放劈柴烧吧,一个小时馒头的香味就在周围飘了起来。一个小时是不是太长了?!以前不如现在,面粉发酵馒头大小柴烧汽烧等都不可相比。要说时间长,邻居家何经国一次蒸馒头,那时间真的长,两个小时过去了,馒头还是凉的,但蒸汽可是呼呼的烫人。

说这怪事,那就跑到十七年前何经国大儿子满月时了。

“小何呀,这馒头蒸了一小时了,还是生的呀,不对劲儿呀”小李掀开蒸笼用手指按了按篦子上的馒头。

“确实还是生的,是不是笼太高了?我再去搬点劈柴来”小何也摸了摸馒头,边说,边向柴房走去。可心里琢磨着,看顶笼蒸汽直冒,不应该呀。

孩子满月宴蒸馒头两小时还是生的不孝子拜完父母后才恍然大悟

这时,小何院里七张桌子上都坐满了人,靠墙是直径一米五左右的大锅,上摞六层蒸笼,小李不停的往锅下添着木柴。原来今天是小何家孩子满月,同村儿时玩伴小李来帮忙。

“小何,你过来”小李又叫住了小何,声音有些慌张。

“咋啦,李子?”小何问到

“这半小时又过去了,这馒头还是生的,你摸摸”

“呀?怎么还是凉的?邪门了这是”

“是呀,照常一个小时,热腾腾的馒头就出锅了,这还跟刚下篦子一样。马上就到吃饭的点了,再去买,怕也来不及了。对了,小何,郭大爷来了吗?要不让他看看?”

“呀?忘了请他了,我这就去他家”

郭大爷是村里有名的长辈,村里谁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一因他年纪大辈分高,二因他场面见的多,各大习俗都懂。小何一路小奔来到郭大爷家。

孩子满月宴蒸馒头两小时还是生的不孝子拜完父母后才恍然大悟

“郭大爷,我家娃子满月,请您过去”见到郭大爷,小何气都没敢喘,急急的说道。

“呵呵,还以为你把我忘了呢”郭大爷笑道

“郭大爷,哪里的话”小何客套说

后搀着郭大爷胳膊往来走。两人走着,小何说起馒头蒸不熟这个事。

“小何呀,昨天烧纸了吗?”

“烧什么纸?”小何有点不明白

“你说烧什么纸,家里有这么大的喜事,怎么能不告知你的爹妈呢?!还愣着干吗?赶紧去呀”

小何听郭大爷说的神乎其乎,可语气又很坚决,半信半疑的到家骑起车子,在村口买了几块钱的纸,赶向地里。

小何是家中的老小,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人说,老儿子长孙子,老太太命根子。全家人都把他当成宝贝,父母也最疼爱他,农活没做过,家务没摸过。小何也像太子一样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他们的伺候。好景不长,小何的父母在小何十九岁时依次去世,没给小何留下什么,农村呀,确实也没什么可留。小何这可没了着落,还好结了婚的哥哥姐姐周济帮忙盖了房子,存一点粮食。过两三年,同龄的都结了婚,嫁了人,他门前一个说媒的都没有。不像现在,姑娘一听父母双亡有房优先考虑,当时情况相反,一听家中就一人而且还是娇生惯养,眼都不瞅你一眼。又过几年,正好村里也有一家姑娘,家中老幺,从小脾气古怪,一年了说媒几十家,家家不行,慢慢就剩了,然后她父母就托媒人把她和小何说合到了一起。结婚后,两人脾气都不好,天天吵夜夜骂,这有了孩子再算像过日子。每想到这,小何心里就埋怨自己的父母,活着的时候都帮了哥哥姐姐,轮到自己就撒手不管,走了。父母葬完之后,小何就没再去看过他们。

孩子满月宴蒸馒头两小时还是生的不孝子拜完父母后才恍然大悟

小何来到父母的坟前,点了纸,看烧完了,就用脚急急踩灭,直到没了火星。想着这纸烧完了,就回去。转身刚走出一步,感到双腿灼热,低头一看:两个裤腿都烧了起来。小何吓的弯身伸手扑去,边扑边叫“爸妈,你孙子满月了,我向你们道喜了”。话落音,火被扑灭,只见尼龙的裤子下烧出很多小的疙瘩,个别粘在腿上。

小何看火灭了,顾不得疼,急忙蹬起车子往家骑。刚到大门口,就听到小李叫到“馒头熟啦”

郭大爷见小何满身的尘土和打着黑结的裤子回来,一忙拉着他进屋,让他换了衣服招待大家。

小何换了衣服,和同村人共同享受自己的喜事。

从此,每逢家中重大日子,小何都会去父母坟前拜一拜。

孩子满月宴蒸馒头两小时还是生的不孝子拜完父母后才恍然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