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對“竊格瓦拉”有好感?

小山的動漫大本營


勿以事小而不為,勿以善小而為之。盜亦有道,竊格瓦拉並沒有做什麼劫富濟貧的事情,他偷的電動車,這都是我們打工者的重要交通工具,他偷盜的對象也都是弱勢群體。如果對竊格瓦拉有所謂的好感,那只有說明你的電動車沒有被他偷走。他的語錄說明他想過著不勞而獲的生活,而一些人認可他的語錄,也說明了打工生活太累,都想過著不勞而獲的生活。但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辛辛苦苦地打工掙錢,因為我們有底線,再怎麼辛苦也不去做盜搶的事。如果竊格瓦拉成了網紅掙到錢,那真是實現了不勞榮獲的夢想。那是這個時代的悲哀,是對無數辛辛苦苦打工掙錢者的不公和嘲諷。


隨緣的峰哥


你可以來看看我的微頭條,有一條是分析他的[呲牙]現在是吹捧小丑的時代 例如之前什麼鳳姐 現在的什麼韓美娟 什麼郭老師 都一樣 醜化自己以獲得外界的好感

存在即合理 既然產業鏈存在 就代表著有人好這口 醜化自己能掙到流量[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大學小技能


然而,好感掩蓋不了大家對他的真正恐懼,有本事你把新車停附近試試?和周某同樣來自南寧的我,吐露一下當地人對“偷電瓶”的恐懼。

之前,切格瓦拉在萬秀村實施偷竊被抓捕,萬秀村是南寧最大的城中村,因為這裡房價便宜聚集不少務工人員。他們省吃儉用,為了上班方便攢錢買電瓶車,但類似周某這樣的偷車賊頻頻對他們下手。一個電瓶500-600,即便破案了也不能挽回什麼損失,讓這些上班族屬實無奈。



之所以外界對他有好感,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一口特色的南普吸引了很多人

“南普”是南寧普通話的簡稱,在流行文化中有很大的知名度和辨識度,一般廣西人一開口就藏不住自己的身份。所以,南普作為一種特色的方言,配合周某“荒誕”的臺詞,營造出較為搞笑的效果,因而深受大家喜愛。

2.周某給大家一個神奇反轉,成為了一個梗

其次,網絡的造梗文化一直很強,在周某視頻放出來後,一系列的表情包隨之產生,支撐了他長時間的走紅。這是因為,周某對於看守所生活的理解,讓人“耳目一新”,形成了巨大的反轉,大家便抓著“偷車”“電瓶”“人才”“說話好聽”等元素進行創作。

3.周某只是個載體,大家適放壓力,轉移注意力的手段

再者,周某只是一個快樂的載體,大家通過調侃等方式轉移注意力,釋放生活的壓力。的確,周某的言論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生活壓力大,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在社會立足,因而只能鋌而走險,就差走上知法犯法那一步了。

4.當下喪文化的流行

不可否認,當下喪文化的流行,使得一些偏離正確價值觀的行為得到追捧。喪文化以頹廢、自嘲等方式進行流行,而周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最後,玩笑歸玩笑,大家只是以一種看客的身份對類似行為進行消遣,當小偷真正偷到自己頭上的時候,依然會氣急敗壞,痛罵或者委屈。對切格瓦拉的好感,也只是停留在淺層面。

如今,隨著切格瓦拉出獄,他立志要陪伴家人,改過自新。但不知道還有多少看客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你是其中一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