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55歲突然什麼都不想了?

藏像


01

你好,我是和本老師,

我是一個有著7年經驗的資深心理諮詢師,

在用TA溝通、家庭療法和催眠療法,

與120多位來訪者進行諮詢的過程當中,

也遇到過許多中老年人的心理問題。

55歲什麼都不想,

很多人到了年齡就可能遇到的問題,

所以你不需要太擔心,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但是處理不好,

也會造成一些心理問題。

現在,我希望能夠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在這裡跟你分享,

能給提供一些幫助,預防心理問題。

和本老師通過與120多位來訪者的溝通,

我發現大部分陷入問題的原因,

只是自己的想法和認知過於狹窄,

有些是學習的知識不夠多,

但更多的只是自己陷入了一些思考的誤區。

所以,只要你仔細的閱讀完這些問答和分析,

不僅會感覺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知道這些問題並不是真正嚴重的問題,

而且,還能夠舉一反三,

再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

自己能夠得到類似的解決方法。

02

和本老師從兩個角度來回答,

一是人際關係,二是事業,

我們首先說說家庭。

人際關係方面,

你的主要關係主要有四個方面,

父母關係、夫妻關係、子女關係、朋友關係。

在父母關係方面,

55歲的時候,很多人父母已經離世了,

沒有離世的,

父母至少已經80歲往上了,

這個時候,

父母其實對生死會有更加開脫的看法。

往往自己也要面對生死的問題,

很可能自己也想開了,

能夠面對生死這樣的大事情。

在夫妻關係方面,

這個時候夫妻關係,

大多數已經很穩定了,

要離婚的話,

可能在子女獨立之後也離婚了,

而到現在沒離,

說明日子還過得下去,

或者也不想這個事情了。

其次,這個年齡也很找到新的伴侶了,

離開了現在的伴侶,

未必能找到更加好的伴侶。

優質的老公,

現在幹嘛好端端要和現在的妻子離婚?

所以在潛意識裡認為離婚了,

不太可能找到更加好的。

接著在子女方面,

這個時候,

子女也差不多到了30歲上下,

有的要擔心子女結婚問題,

有的可能需要幫忙照顧子孫。

但是總體來說,

子女基本該獨立也獨立了,

最起碼經濟上可以自給自足,

並不需要長輩操心太多。

最後是朋友關係,

在親密關係方面,

能在這個年紀還當朋友,

是經過了歲月的考驗。

相處起來基本上已經很瞭解,

如果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很難說能和你一起走這麼遠。

所以你會發現,

人到了這個年齡,

其實各方面都很【穩定】,

不會發生什麼變化。

而且不改變,也是一個最好的狀態,

能改變的,也早就改變了。

03<strong>

接著是工作方面。

人到了這個年齡,

基本上就是準備退休了,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基本上不可能升遷。

大多數也差不多,在工作方面,

年齡大的人,目前的就業環境,

並不是那麼樂觀,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這個年紀很難再有什麼提升。

同時,該交社保的也交齊了,

過幾年也差不多退休了,

到時候就可以領養老金了。

而且大概率來說,

子女也有了收入,經濟穩定,

不太需要你操心,甚至能孝敬你,

如果子女現在情況需要你操心,

你也不會什麼都不想了,

應該會操心子女的事情。

在這裡,

心理可能會出現防禦機制,

“好像開始考慮要準備離開這個世界了似的。”

這其實是一種保護,避免你承受不足現實的痛,

讓你不要思考這些問題。

其實不是你考慮要離開世界,

而是“世界”可能不太需要你,

而你也不需要“世界”。

怎麼說呢?

和本老師講一個老領導退休的事情,

一個老領導年輕的時候是單位的一把手,

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很活躍,

幾乎天天下班後都不太可能準時回家,

都是在外面喝酒吃飯,

有時甚至一天得趕兩個場子。

週末的時候,

基本是家庭、事業兩頭都希望他陪伴,

因為很少回到家裡,

老婆、孩子都等著他,

盼望著他回家。

而事業那邊,

很多人希望可以結交他。

但是他一退休之後,

家庭方面,

孩子長大了,組建了小家庭,

根本不管他。

老婆也因為他長期忙事業,

感情很淡了,基本上喜歡自己獨處。

事業方面,

大家可想而知,

退休了之後,基本都沒什麼人聯繫他。

基本上一個人孤零零的,

可以是說心理落差巨大。

但是他自己肯定是不願意面對這樣的事情,

就逃避了思考這些問題,

自己每天坐在家裡發呆,

回憶過去的事情。

很多人的“力量”,

其實不是他自己的,

而是他位置上的力量,

因為他身處在那樣一個位置上,

所以他有那樣的力量。

一旦失去了這個位置,

他的力量也失去了。

不過還有另外一種“力量”,

是自己的能力,

這部分人代表是“醫生”“工程師”“教授”,

這些人哪怕TA們,

不在醫院就職,不在單位上班,也不在學校上課,

但是沒人會否定TA們的能力,

甚至說越老越受尊重,

這些人的力量,不會因為位置的改變而消失。

04

最後,和本老師認為,

人要在工作中才能得到活力,

和本老師不止接觸過一例,

退休之後,中老年人失去活力的事情,

原因不外乎是在人際關係、工作兩個方面,

都沒有事情乾的結果。

在這裡和本老師給出兩個方向來提供你參考,

一個方向是去做一些公益,回饋社會;

第二的方向,嘗試學習一門新的技能。

這兩個方面都有兩個好處,

一個好處是,可以得到社會認同,

每個人都有被【關注】的基本需求,

在心理學意義上,

這象徵著【認可你的存在】,

表明你是有價值的人。

其二就是人際關係,

無論是哪一種,

你都要面對新的社會關係,

這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無論是好壞,

都好過一潭死水,

好的關係,能帶給來生命力;

不如意的關係,你會想辦法解決。

而且和本老師自己也在做公益、學習新的知識,

從中確確實實感受到了活力,

被別人認可的感覺也很好。


希望和本老師的回答能給你幸福,

當然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處提問,

看到的話,會給予解答。


和本博士


55週歲,按照北方的說法,都可能已經56歲,甚至57歲了,北方按虛歲,不按週歲說。

這個年齡,不管你再怎麼爭辯,都是絕對的老人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是準備退休,可以說,進入了半工半息的狀態了。

當然,極少部分打了雞血的總裁、官員們,可能還正當盛年,準備大幹一場呢。

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你不得不服:你的思想慢了、動作慢了、反應慢了、……總之,啥啥都慢了,而且啥啥都不行了。

而且,最可怕的是,未來十幾到三十幾年的生命,也就這樣,總之,就是人生到盡頭了。剩下來,要麼是熬,要麼是享受生活。

取決於自己的心態了,建議,樂觀一些,多培養一些愛好,比如種花養草,照顧個貓狗,偶爾幫小輩帶一下孫輩,頤養天年吧。

當然,你還得工作五年,因為,60歲退休哦。


董江波


今天正好是我55週歲的生日,看到這個標題我感同身受,忍不住進來嘮叨2句。

我先後在國有企業、政府機關幹過,到私企打工近10幾年直到現在。年輕的時候我也是很拼的,在單位裡也是小有名氣。客觀地說,自我感覺到了這個年齡,工作能力和經驗已經到達了巔峰,也初步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基本上可以達到生活無憂。但是,由於身體開始衰老,最明顯的就是眼睛老花和體力不振,再加上在企業裡已經沒有上升的空間,就開始產生隱退的想法了。

我自己也客觀地分析過,到了“知天命”的這個年紀,該經歷的都經歷過了,該體驗的也體驗過了,而且眼光太毒,不想忽悠別人也不想被別人忽悠,最重要的是已經不願意過於忍辱負重了,這點已經和目前的工作環境發生衝突了。於是突然醒悟到,生命和工作就是一個舞臺,人都有謝幕的時候,早一點晚一點而已。

我計劃幹到今年就主動退休了,趁現在身體尚可去旅旅遊、練練字,讀讀書,乾點自己以前想幹卻沒時間乾的事,等“玩”了幾年後再幫孩子帶帶孩子,然後靜候“迴歸”自然……


如沐春風44886456


55歲是個“青黃不接”的年齡。 這個時候還真的會“突然什麼都不想了”!這是因為在這個年齡,即將面臨著三種不得已的“離別”,是自己由衷的感慨。

父母的別離。55歲的人,父母也基本上到了古稀或耋耋之年。生命對於年邁的父母來說,真正地開始“倒計時”了。看著蒼老或病痛纏身的父母,只恨我們沒有讓他們長生不老的本事。即使讓我們再苦、再累點,讓父母吃好、喝好,穿好,逛好,多享一天福,多陪自己一天,也值得。原來人生在世也就這樣,就這麼一個來回,稍縱即逝。



子女的離開。55歲的人,孩子也都長大成人,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許都為人之父母了。孩子們在外工作,在外奔波。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曾“忘記”了兩週來看父母一次的“約定”。即使父母的生日,他們有的都不曾登門,一個微信紅包傳來了他們的祝福。臘月二十才到家,正月初三又各奔東西。想孫子外孫還要看這些“小東西”的情緒,發個視頻見個面。仔細算算,就算子女走動很“勤”,一月見兩次面,一年才24次;就算平均壽命75歲,餘生見子女的面也不足500次。不算孩子上初中、高中,父母可都至少陪過他們12年。越來越惦記孩子,越來越難見到孩子,越來越年歲大的自己,這一切的一切,未免讓自己有一種濃濃的傷感。


自己的告退。面對55歲的自己,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和惋惜。回想當年,總是有一種好像就在眼前的感覺。也曾懷揣夢想,努力過、奮鬥過。有過沾沾自喜,引以為榮的瞬間,也有過哀傷憂愁,舉棋不定的時候。只可惜都已經成為過去,只能揮手說聲“再見”。驀然回首,能不感慨萬千?原來人生就是這麼個階段性,就是這麼個來去匆匆!

每一次的離別都在提醒,我們至少當下還是家裡的“頂樑柱”,年邁的父母需要我們照料;懵懂的兒女需要我們支持和鼓舞,就是自己,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往後餘生,且行且珍惜!


為生活而提神


大哥,你55歲才有這個想法,說明你忙碌了大半輩子這會兒才有空來自省自身。人真的不能閒,只有無聊了才會想這想那。我剛退下來的時候和你現在一樣,就是覺的日子過得好沒勁,人生無目標。

想想結局都一樣,都是燒成一把灰,我一輩子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你們有孩子的還有個念想,至少有家祭有後輩會想起你,像我這樣的丁克真的有點早死早超生的意思。所以我會不斷問自己:為什麼還要戰戰兢兢的活著?我為什麼不能隨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於是試著去放縱自己結果發現還不如自律的時候活著舒服。你看,是不是有點像受虐狂。

想開了給自己重新找好人生定位整個天都明朗了,我開始享受慢生活,撿起了少年時的愛好,和逐漸老去的自己對話。現在的我覺得日子過得太快了,還沒品出味一年就翻過篇了。真希望這樣的日子能過得久一些再久一些,畢竟有一定生活閱歷和社會經驗的人還是很吃得開的。


chihuo77


我今年已滿52歲,24歲開始自主創業,飽嘗辛酸失敗,經歷27年,如今略有小成,市效有棟600多平的私房,老家去年新建一棟樓房,有臺小車,有幾十百把萬的存款。這個年齡身體在走下坡路,腰椎間盤突出已力不從心。經常突然間想起人生其實沒多大意思,一生傲氣,年輕時幹勁沖天,現在仍然不服老,總是喜歡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無奈兒子年近30歲未成家,身體不好也無大志,不能幫助我,還經常給我慪氣,大部分時間我都心情不暢。如果身體允許,我還想幹幾年,希望給兒子成個家,很渴望抱孫子!百年後無憾事,就滿足了。


陸水湖畔294


《五十歲感悟,人生要唱“了”字歌》

人生一世如浮塵,

去日苦短如朝露,

榮華富貴隨風逝,

一拋黃土是歸宿。

餓了,吃了;

脹了,拉了;

性了,幹了;

困了,睡了;

病了,治了;

老了,死了。

過了,沒了;

未了,夢了;

當了,重了。

了了眾生,

命了定了,

隨了安了,

你了我了。

吃喝拉撒睡

長睡不醒

一了百了。


天下無聰


55歲,你想什麼也沒有用啊,都黃土埋了大半身了,已經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大徹大悟,才啥都不想了,具體原因有:

1、活到這個年紀,心態已經非常好,什麼都明白了。年輕的時候,我們朝氣蓬勃,要幹一番大事業,不想讓自己年紀輕輕就虛度年華,想在有限生命裡,發出無限的光輝,所以,年輕時,大展宏圖、抱負遠大,但到55歲的時候,經歷的人生太多了,很多事情也想明白了,大徹大悟,原來,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為而治,啥都不要去想,才是最好的作為,這是二三十歲、三四三十歲不會領悟得到的,只有達到55歲,快要退休,或者已經退休(女性),才能明白的事情。這是人生的沉澱和心態的疲憊後,得出的一個最終結果。



2、父母親人陸續離去。當你55歲的時候,父母差不多都80歲+了,這年頭,父母能活80歲,已經是燒高香了,所以,當父母80多歲的時候,已經開始陸續離去,當一個人經歷了父母的離逝,親人的遠走,才會體會到,人世間真正的痛苦和看透世間一切。

一個人,只有真正的經歷痛苦,才會明白生活的真諦,沒有更多人生閱歷和經歷親人離去的那種痛入心扉的感覺,是不會心如灰燼的。


3、退休或者快要退休了,你的事業已經終結,沒有必要再想了。如果還沒有退休,可能還要想一些理想啊、掙錢啊,在事業上,再努力一把,當個領導等等,但55歲了,人生事業已經達到了頂峰,馬上要退休了,根本就沒有上升空間了,與其如此,乾脆啥都不想了。

4、該掙的錢,已經掙夠了。一般來說,人到55歲的時候,不僅事業該退居二線了,在掙錢方面,也差不多了,不管你掙了多少錢,這個時候,就是分水嶺,該掙的,也已經掙的差不多了,不能掙的,還是那個窮樣子,也不會再掙什麼大錢了,與其如此,還不如再不去想掙大錢、發財夢想。而且,這個時候,子女已經成家立業,自己也不用操心了,退休了,也有退休工資,沒有必要再去想其他錢啊、子女的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5、感情方面,基本成型。55歲,你的夫妻感情已經定型,誰都離不開誰,要離開,早就離婚了,能夠堅持到三十多年的婚姻,堅持到55歲還沒有離婚,這一輩子,也是一塊走了,算是白頭偕老(大多數),所以,夫妻感情,已經轉化為親情,彼此恩愛、一路扶持前行,在感情和婚姻方面,也不會有啥波動,自然就不會再有啥想法了。

即便一個男人,會面臨外面的一些美女誘惑,但這個年紀了,也明白了你要什麼,哪些不能要、不能碰觸,因此,能夠很好的拿捏好分寸,不會有啥大問題,更不會在感情方面迷失,出現大差錯。



6、夫妻生活方面,也已經定型。55歲,不管是男還是女,在夫妻那些事兒方面,也不會太想了,年紀大了,身心疲憊,就想修身養性,鍛鍊好身體,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健康,夫妻那檔子事,也不會有太多想法,甚至有的還分床睡呢。

如此,自然也就不想了,特別是女人,都55歲了,更不會再過夫妻是指生活了,不想,也是正常的事情。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我今年56週歲,也是在55週歲的時候,突然感覺似乎開始步入老年人的隊伍了。

即便是你的心態不錯,可是做起事來不管是腦力還是體力都明顯力不從心了,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逐年加重的老花眼,就在你與眾多的崗位之間增加了一堵厚厚的牆,讓你發現到了這個年紀,整天陪伴你的不只是老伴,身邊又多了一樣東西-老花鏡。除此之外,偶有發現,竟然提筆忘字了,有時竟然懷疑自己的名字寫的是否正確。老婆讓去市場買幾樣東西,回來就只提回來一塊豆腐。

另外,腰間盤、滑膜炎、肩周炎這幾個老朋友,就像約好了似的不請自來了。

所以,當我發現自己已不再年輕時,在痛失了父親之後,就在去年底果斷的決定生意不做了,夫妻二人同時回家享受二十年未曾享受的寧靜生活,另外準備多拿出一些時間陪陪母親。

目前,我已經在家坐了近三個月了,期間帶著岳母(岳父早逝)和自己的母親到鼓浪嶼旅遊一次,我們兩口子又去了河南等地旅遊,也經常帶著二老在周邊轉悠,看看風景,吃個小飯什麼的。平時閒來無事就在家看看書、唱唱歌、吹吹口琴、偶爾打個羽毛球,再和同學朋友聊聊天,但白天從來不看電視,感覺浪費時間。前幾天又去醫院做了全身體檢,沒大的毛病,那幾個老朋友賴在我身上不走我也沒辦法,保持好心態吧。

所以,從生理角度來說,男人55週歲也該退休了。


HPZ3251


我68年的,就在今年五一,我選擇不再繼續工作了。在家裡可以收拾屋子,給老公孩子買菜做飯,讓他們工作一天回來有可口的飯菜吃,有很舒適乾淨的房間住。雖然不像打工時手頭寬裕,但不再跟單位的人打交道就足夠了,我從來不喜歡在人多的地方呆,不願意跟有心機的人在一起,喜歡簡單的生活。一輩子沒有害過人,但被人害的滋味真不好受。還是在家裡舒服。什麼也不想,只做一個家庭煮婦,真的感覺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