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縣木城鄉: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築牢邊境安全線

龍陵縣木城鄉: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築牢邊境安全線

本報訊 近年來,龍陵縣木城彝族傈僳族鄉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邊境地區特色優勢,通過“黨委把方向、政府總協調、軍隊當骨幹、警方抓治安、民眾為基礎”的聯動機制,築牢邊境安全線。

龍陵縣木城鄉: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築牢邊境安全線

木城鄉,位於龍陵縣南部怒江下游北岸,與緬甸果敢幕太隔怒江相望,邊境線長19.71公里。木城鄉堅持“一盤棋”思想,強化政治引領,以黨委政府為主體,整合邊境派出所和各職能部門監管力量,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嚴格落實管邊責任制,推動黨、政、軍、警、民合力,形成了治邊管邊的工作合力。一是組建一支巡邏隊。抽取機關、軍警、村幹部、黨員、民兵定期開展聯合巡邏,勘察邊境一線要點、通(便)道,邊境管控情況,檢查邊防設施管理和受損情況,築牢邊境安全管理屏障。二是組建一支治安隊。以邊境派出所和綜治辦為核心,從鄉村組中選取法制觀念強、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村民參與治安管理隊伍中,消除和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潛在矛盾和隱患,形成“村村是哨卡,人人是哨兵”格局。三是組建一支宣傳隊。採取廣播、短信、微信、入戶宣傳等多種方式,開展邊防政策、邊境管理等國家法律法規宣傳,同時結合時代要求,開展掃黑除惡、疫情防控知識宣講,加強安全防範,增強穩邊固防的自覺性。

龍陵縣木城鄉: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築牢邊境安全線

一是建立黨政軍警民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召開座談會,對邊境管控工作中相關政策要求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新時代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研究分析,進一步暢通黨政軍警民穩邊固防工作信息交流渠道。據統計,木城鄉共組織召開10餘次黨政軍警民聯席會議,共同研究“嚴防疫情輸入,把住關口守住國門”的應對措施。截至目前,我鄉尚未出現境外輸入病例。二是健全黨政軍警民日常聯防和應急聯防行動的組織指揮機制。以“巡邏隊、治安隊、宣傳隊”三支隊伍為黨政軍警民日常聯防載體,以“應急預案”為黨政軍警民應急聯防的依據。通過“抓好日常,應對好突然”促進邊境和諧穩定。三是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以聯席會議制度為載體,定期組織開展情報交流會,實現了優勢互補、信息互通,有效構建了黨政軍警民互幫互助長效機制。

以主題黨日、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木城鄉通過“三個一”活動激發隊伍活力。唱一首歌。以重大節慶日為契機,開展“慶佳節、唱紅歌”系列活動。黨政軍警民共同學唱《我宣誓》《我愛你中國》《不忘初心》等愛國愛黨歌曲,用紅色經典喚起初心,構建黨政軍警民魚水之情。升一面旗。利用邊境踏查之機,開展“唱國歌、升國旗、國旗下宣講”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員群眾國家、國土、國防、國門、國民意識,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走一次邊關。採取徒步的方式開展黨政軍警民聯合走邊關活動,用腳步丈量邊境、用汗水澆灌國土、用初心守衛邊疆,共築邊疆亮麗風景線。

龍陵縣木城鄉: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築牢邊境安全線

工作中,該鄉一是明確權責,築牢思想防線。嚴格落實“黨委統領,政府推進,軍隊協調,警員參與,民眾聯動”的工作基調,充分發揮“總管”和“橋樑”作用,切實履行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主體責任。二是摸清底數,全面梳理風險點。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深入轄區摸排人、地、事、物等動態信息,通過現實表現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建立問題線索臺賬,為矛盾糾紛調解做好準備。三是細化防範措施,健全長效機制。精準落實“一人一策”管控方案,採取“人盯人”的管控辦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共創平安邊境。(段波德)

龍陵縣木城鄉: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築牢邊境安全線

(責編 家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