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木城乡: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筑牢边境安全线

龙陵县木城乡: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筑牢边境安全线

本报讯 近年来,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边境地区特色优势,通过“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安、民众为基础”的联动机制,筑牢边境安全线。

龙陵县木城乡: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筑牢边境安全线

木城乡,位于龙陵县南部怒江下游北岸,与缅甸果敢幕太隔怒江相望,边境线长19.71公里。木城乡坚持“一盘棋”思想,强化政治引领,以党委政府为主体,整合边境派出所和各职能部门监管力量,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严格落实管边责任制,推动党、政、军、警、民合力,形成了治边管边的工作合力。一是组建一支巡逻队。抽取机关、军警、村干部、党员、民兵定期开展联合巡逻,勘察边境一线要点、通(便)道,边境管控情况,检查边防设施管理和受损情况,筑牢边境安全管理屏障。二是组建一支治安队。以边境派出所和综治办为核心,从乡村组中选取法制观念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村民参与治安管理队伍中,消除和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矛盾和隐患,形成“村村是哨卡,人人是哨兵”格局。三是组建一支宣传队。采取广播、短信、微信、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边防政策、边境管理等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开展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加强安全防范,增强稳边固防的自觉性。

龙陵县木城乡: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筑牢边境安全线

一是建立党政军警民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对边境管控工作中相关政策要求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新时代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畅通党政军警民稳边固防工作信息交流渠道。据统计,木城乡共组织召开10余次党政军警民联席会议,共同研究“严防疫情输入,把住关口守住国门”的应对措施。截至目前,我乡尚未出现境外输入病例。二是健全党政军警民日常联防和应急联防行动的组织指挥机制。以“巡逻队、治安队、宣传队”三支队伍为党政军警民日常联防载体,以“应急预案”为党政军警民应急联防的依据。通过“抓好日常,应对好突然”促进边境和谐稳定。三是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以联席会议制度为载体,定期组织开展情报交流会,实现了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有效构建了党政军警民互帮互助长效机制。

以主题党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木城乡通过“三个一”活动激发队伍活力。唱一首歌。以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开展“庆佳节、唱红歌”系列活动。党政军警民共同学唱《我宣誓》《我爱你中国》《不忘初心》等爱国爱党歌曲,用红色经典唤起初心,构建党政军警民鱼水之情。升一面旗。利用边境踏查之机,开展“唱国歌、升国旗、国旗下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群众国家、国土、国防、国门、国民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走一次边关。采取徒步的方式开展党政军警民联合走边关活动,用脚步丈量边境、用汗水浇灌国土、用初心守卫边疆,共筑边疆亮丽风景线。

龙陵县木城乡: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筑牢边境安全线

工作中,该乡一是明确权责,筑牢思想防线。严格落实“党委统领,政府推进,军队协调,警员参与,民众联动”的工作基调,充分发挥“总管”和“桥梁”作用,切实履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主体责任。二是摸清底数,全面梳理风险点。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辖区摸排人、地、事、物等动态信息,通过现实表现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问题线索台账,为矛盾纠纷调解做好准备。三是细化防范措施,健全长效机制。精准落实“一人一策”管控方案,采取“人盯人”的管控办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共创平安边境。(段波德)

龙陵县木城乡: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筑牢边境安全线

(责编 家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