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規避情緒?用事實和數據說話

先立宇宙觀,再而世界觀,最後才是人生觀。

我們應用前兩種價值觀的情緒無意義,指引人生。


憤青的理智


我們年輕人就是得時不時憤青一下,印象中,上一次憤的是中國的教育問題。


好友薛巨頭對中國義務教育的現狀表示痛心:義務教育時期,更需要選拔出有仁心的教師,能夠接納孩子不同天性並設計教育方案。但這種人才勢必需要極高的自我素質,且教育他們的成本投入極大。


反觀我們當時大部分報考師範的學生,多是怕沒學上拿張文憑。薛巨頭結語:中國教育的緣起,就沒扶正,體制敗落嗚呼哀哉。


神奇的是,我沒有和她一起憤青,反而腦海中浮現出書本《事實》的一段故事——


瑞典,當今世界領先的國家。


但在1960年代,瑞典的女性也需要壓抑自己,成就丈夫——那個年代的瑞典男人就是甩手掌櫃:不做家務,沒義務給孩子換尿布,甚至避孕都是有悖丈夫意願的行為。


大男子主義,也曾是貼在白種男人腦門上的tag。


這個標籤是怎麼被摘掉的呢?


這種不尊重女性的古早且愚昧的想法,由於難以被下一代更先進的瑞典人接受,就消失了。


在這條封建價值觀逐漸消亡的這段時間裡,瑞典經歷著經濟的逐級躍升。


作者Hans Rosling說,大男子主義並不是東亞特有的價值觀,而是一種落後地區都曾出現的、老舊的時代價值觀。


當經濟甦醒,意識崛起,老舊自然被淘汰。


我和薛巨頭說,也許中國教育的現狀也是老舊時代的必經之路。


也許師範類學校的擴張是為了保證教師基數,當量滿了,質的提高才迫在改變。加上00後新生一代愈發追求精神的滿足,在未來,一定會有大批卓越之人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是為「教育高尚」的使命選擇教書育人。


我們做完這種憧憬,彼此都覺得未來極有希望。


而事實上,我堅定地認為未來就是日趨向好。


因為《事實——避免情緒化決策》的作者,Hans Rosling給了我底氣。


怎麼規避情緒?用事實和數據說話


從切片到全貌


剛提到的瑞典經濟飛躍,在Hans Rosing筆下是有刻度的。


他主張,世界應該按照「每人每天的收入」分為四個等級(而不是現在通用的發展中和發達國家)。而類似“大男子主義“的落後時代價值觀一般發生在第一、第二等級地區。


怎麼規避情緒?用事實和數據說話


自測前,我以為我是「中貧農」,結果發現自己竟然處在世界之顛的等級四。


哈?!讓我們驚呼——怎麼他媽的會!?明明窮到要禿,買不起房,怕還不起貸,別說車釐子了連哈密瓜都沒自由!


遂即冷靜下來:大概因為我已習慣了日常,趨利地只想貪婪更多舒適,卻毫無機會看到世界更真實殘酷的一面。


事實上,我愈發強烈地感受到:我們都是活在各自階級窄縫中的人,頭頂上的天都是一小片,卻以為自己已經看到了全貌,到最後也終於習慣這一片小小的天空。


且不提世界觀,光想想看宏大的宇宙:橫跨一億光年,那麼多星雲、星系、星球、繼而穿越層層物質到達我們的世界:地球、大洲、國度、地區,終於落到我所在的這個點。


而宇宙僅僅到人就做終結麼?在那些人肉眼不可查的微觀世界,又另有一翻生命跡象。


放置在宇宙的空間與時間中,人生不過朝生暮死,蜉蝣一般。


每每想至此,我便有一種情緒出離的冷靜,這種「出離感」便是我洞悉到的、認清事實的根基。


建議大家在視頻網站上找找看可以概述《事實》精華的Hans Rosling的TED——用新視角看待當今世界的貧困。


視頻中最喜歡的部分是Rosling家族設計的動態氣泡圖:摒棄一切帶節奏的詞藻、清空所有對歷史的控訴與描述,只留核心數據記錄。


當所有國家的歷程變成小氣泡在躍動,我們就能清醒地看到:文明皆由荒蠻起步,“發展中國家“的民族自卑感頓時消散(自卑也是情緒的一種)。


東亞和非洲國家的現狀寥寥,發展卻極其迅猛。但依舊有大批白種人無法相信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在東亞、在非洲大陸。


且依舊有大批的黃種人認為非洲是艾滋勝地,而歐洲才是人間天堂。


我們一直強調知識要升級,但意識卻陷入黑洞而不自知,依舊停留在古老的二級世界沒有同頻迭代,所以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也終會像「大男子主義」那樣被時代代謝掉。


當然,這本書不是教我們如何戒除情緒(情緒的善感令人立體,統統刪掉就不可愛了),而是教會我們穿透情緒洞察到變動著的世界。


你偶爾會因「某個切片」感到沮喪,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大腦讓情緒放大了特例,而我們也沒有給自己機會,讓大腦在情緒之後冷靜斟酌那些代表著真實事實的龐大數據。


從切片的局部到組織的整體,我迫切需要在事實與我的頭腦間植入一個機制,督促自己尚有太多想象空間。


想象力,超越了表面的可能。


醫者仁心vs教育使命


讀書時我一直有個好奇:Rosling是位醫生(參與埃博拉病毒研究),醫生怎麼會對大數據這麼有興致?又為什麼會寫「避免情緒化決策」的書?


近日疫情原因,我關注了一些零號病人的資料:原來確認病毒起源,是個不斷篩查到枯燥的樸實過程。大概是求實的科研精神讓Rosling擁有了「事實觀」,而醫者仁心又讓Rosling決意讓他的事實觀「普惠人人」。


這也是新年裡我被贈予的第一束nice and beautiul:一位老者,平和絮叨又風趣地、極力地推薦我,你快試試用我的方式看世界。


先談世界觀,再說人生觀。


我因書名避免情緒化決策而來,想功利地找尋方法、複製策略,再收割向生活中去。卻被一位仁心醫者唸叨一番,他說:我無意感召千萬人,便點撥一個你。


成人世界不易,總讓人有衝動欲求速成、想找捷徑。都是忙生忙死,擁抱「事實觀」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一條窄縫看天而不自知,好像也不是什麼壞事。


我想了一晚,答案是:我依舊對未知充滿好奇。


人類會對遙不可及的未知領域肅然起敬,卻對近在眼前的未知產生牴觸。我反而以為,接近並改觀那些近在手邊的未知,那份平常人的勇氣真是可貴。


所以我所希望的是,年老八十了,依然會興奮於「我竟不知道哎」,並能為這不知道提供一點解決方案。


事實與我,差距如此之大。


那個透過一億光年,穿越各大星系、星球、穿過我們熟悉的個人視角繼而繼續跟進到微觀世界又尚有另一天地的鏡頭,總是警醒我:我是渺小,卻不卑微。


即便山不以我為轉移,我亦不可動它半分。


縱觀人的一生,善惡錯對,在生命終點都將豁免。看似無意義,但紮紮實實要過這一生的是我。就讓我主動掌控生命濃度,讓我扒開那一絲眼界以外的天空,即便只是多出一個角落,也供我欣賞更多一些的朝陽與落霞、日月與星辰。



編制本書時,Rosling查出癌症,至臨終前5天自知時日不多,怕一離世此生所感所獲便無法交付,極力為書稿做輸出與批註。


本書有故事,有趣,有道理,已難以想象作者如何忍耐人生最後時刻的疾痛。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