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為什麼年輕護士接連倒在勝利前夜?

今天是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支持護士和助產士”,可惜張靜靜護師再也過不了自己的節日。

1、暗夜裡的一束光,照亮患者

梁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為什麼年輕護士接連倒在勝利前夜?

1月28日,山東醫療隊赴湖北支援的第三天,因為長髮更容易出汗、藏匿病毒,不方便,她剪了男生頭

參與戰疫兩個月,張靜靜心裡始終想著患者,千方百計改善環境,給患者帶去溫暖和便利。

  • 寫寶典克服方言不通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山東和黃岡相距千里,方言特點迥異,很多患者年紀大,不會說普通話,和山東醫療隊的專家們交流時困難重重,細心的張靜靜看在心裡,1月31日,張靜靜自編了一本《護患溝通手冊》,前一部分是常用黃岡方言與普通話的對照,後一部分是護患溝通中常見問題的答覆。很難想象,每天高強度貼身照料患者的她,是怎麼抽出時間和精力完成這樣一個溫暖細緻的冊子。

梁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為什麼年輕護士接連倒在勝利前夜?

  • 二維碼解決演示不便

很多患者要使用吸入裝置吸入藥物,而吸入裝置要求比較高,患者自己需要學會5個操作步驟,醫護們隔著厚厚的防護服,沒辦法細緻演示。

張靜靜有心了,班後脫掉防護服,默默錄了操作視頻,生成二維碼貼到了疫區病房,患者掃描二維碼後,方便又直觀地看到吸入裝置的使用視頻,邊看邊學,很快都會操作了,治療效果大大改善。

  • 近身輸液,不忘鼓勵患者

工作中,她們都需要戴著雙層手套操作,再配上霧氣滿滿的防護面罩,給病人輸液很不容易。

有一次,張靜靜給一位年老的患者抽血,對方血管很不好找,她不想多次穿刺給患者痛苦,湊近看了又看,想萬無一失再出手,患者都擔心她了,說,“孩子,別離我太近,你們這麼年輕,從山東老遠到我們黃岡來,我不想把病傳給你。”

而她只是輕輕一笑,說自己沒事,不用擔心,寬慰患者新冠並不可怕,一起加油病毒就會被打敗。

言短情長,情深意切,該考慮不該考慮的,她都想到了,溫暖了一大批患者。

梁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為什麼年輕護士接連倒在勝利前夜?

“凌晨四點,當看到你們還在,我心裡無比踏實。你們真的是暗夜中期望的一束光,幫助我們找到歸岸的路。”

“我會一輩子記得,有個女孩叫張靜靜,記得您是如何把我們一步步從死亡的邊緣拉回,千言萬語道不盡感激。”

她是患者眼中的救星,照亮了患者,卻燃燒了自己。

2、靜靜燃燒自己的張靜靜

她把溫暖溫柔留給患者,把緊張壓力留給自己。

作為第一批援鄂成員,張靜靜奔赴的黃岡當時是重災區,她拼命頂在一線,親歷了黃岡戰疫全過程。她不僅工作細緻,生活中也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女子,喜歡用日記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

2月4日立春,也是黃岡第一位治癒患者出院的日子,她忍不住激動地落淚。

當天,她細緻動情地記錄了這不尋常的日子。

“我們最渴望的,就是患者的平安,我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患者痊癒出院。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今日立春,希望‘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聽到的都是好消息,希望陰霾消散,勝利來臨。”

想到自己的哭,她還有點不好意思。

“和年幼的孩子分離我沒哭;沒能陪父母吃上團圓飯我沒哭;戰場上累到頸椎病復發我沒哭;條件艱苦,沒桌子用手端著吃飯我沒哭;一早晨抽30個患者的血我沒哭;為臥床的患者翻身換尿不溼,我沒哭;一天下來,臉上被口罩勒出壓痕、壓瘡,我沒哭;從隔離病房出來,全身衣服汗溼透,往下滴水,我沒哭……但是當被患者集體點贊,當患者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諒我沒忍住,淚流滿面;當看到患者治癒出院,給我們揮手告別,原諒我沒忍住自己的眼淚。”

2月15日,高強度20多天後,工作逐漸理順,她才稍稍鬆一口氣。

“我們來到黃岡的第22天,經歷了最初的成立病房,開拓病區,經歷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從‘零’開始到目前,患者陸陸續續治癒出院,再接收新的患者,經歷了開始的困難、艱辛,目前治癒的患者越來越多,心中緊繃著的那根神經慢慢恢復正常,從最初的夜不能寐,昨夜是到黃岡來後睡得最好的一覺。”

她才32歲,沒有心臟疾病史,也沒有感染新冠,她只是太累了。

連續兩個月,處於緊張和壓迫的狀態,好像一根弦繃得太久,大悲大喜後,突然就斷了。

梁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為什麼年輕護士接連倒在勝利前夜?

對於張靜靜的離世,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王立祥教授,從醫學專業角度分析了原因。

心臟驟停是急救中非常危急的情況,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甦,4~6min後會造成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

因為避免交叉感染,醫護人員隔離都是一人一房,4月5號早上撤離時,同事去敲門沒反應,才知道她出事了,而這個時候很可能已經錯過了黃金5分鐘。

發生心臟驟停一般有三種原因:原發性、繼發性、精神性。原發性的心臟驟停或者猝死,主要是基於以往的一些心臟疾患而導致,如冠心病、心肌炎等等。繼發性的心臟驟停則不是由心臟疾患直接導致,而是由於其他疾患,譬如此次新冠肺炎就可能由於呼吸衰竭、缺氧等原因而導致心臟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嚴重後果。

而張靜靜是第三種,連續戰疫透支後的精神性心臟驟停。

廣西的梁小霞護士,也是如此。

梁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為什麼年輕護士接連倒在勝利前夜?

2月28日,梁小霞護士從援助醫院病房出來,因過度勞累突然暈倒在醫院的半汙染區,心臟呼吸停止。大概約5分鐘後,她被值班的保潔人員發現,經緊急搶救後恢復心跳呼吸。

現在,1個多月過去了,梁小霞護士仍在深度昏迷中,搶救還在繼續,希望奇蹟在梁護士身上發生。

3、焦雅輝:戰疫中的護士們太不容易了

為什麼,梁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年輕護士們,在戰疫中到底經歷了什麼?

今天,“硬核局長”焦雅輝在專訪時,稱讚護士是我們的中流砥柱。

梁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為什麼年輕護士接連倒在勝利前夜?

援鄂醫療隊七成都是護士,90後、95後的年輕人比較多,他們很好地踐行了南丁格爾精神。

護士工作量特別大,不僅要專業護理,還要生活護理,兼顧各種打雜,工作瑣碎繁重,很辛苦。

疫情期間,醫院環境危險、病人激增,很多護工、保潔員都回家過年了,工作翻倍人手無幾,很多工作都是護士撲上去。

既要給病人喂水、餵飯,又要做基礎護理,比如翻身、拍背,還要做專科護理,比如血液透析等。難以想象,張靜靜、梁小霞這樣的軟妹子,疫情經常推著1.5m、100斤的氧氣瓶,往返在隔離病和氧氣房。

梁小霞還沒醒,張靜靜又走了,為什麼年輕護士接連倒在勝利前夜?

新冠肺炎傳染性強,家屬不能陪護,護士可能比家人還親。除了照顧吃喝拉撒,還常常想著給他們放鬆心情,緩解壓力,比如畫畫、唱歌、講段子,張靜靜親自起草的方言手冊和二維碼,都是這方面的典範。

這種特殊時期、特殊環境下,她們為了病人忘了自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專注病人救治,用愛去對待每一個病人,她們都是中國的南丁格爾,讓人敬佩。

只是,讓人痛心的是,南丁格爾健康活到了90歲,而張靜靜33歲就走了,梁小霞28歲卻深度昏迷,不知何時會醒來。

“我搞了60年的醫療,在中國醫務人員從來就是白衣天使,非常敬業,沒有變過。”——鍾南山

善待身邊的每一個醫護人員吧,他們真的值得尊敬和愛。

END~

作為一線醫生的家屬,知道太多護士的不易,歡迎關注@書海共勉,一起分享戰疫中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