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考研:政治部分 近代史考点你准备好了吗

一、1956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一)主要矛盾

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中共八大指出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主要任务应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20多年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取得了建设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1956年

(1)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中共八大:

①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②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3、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③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2、1957年

(1)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①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④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整风运动

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二、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阶段

(一)主要矛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次会议重新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八大”精神的继承和超越,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此,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获得一致通过。

①《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②《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以及贯穿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了科学概括。

③《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并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④《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做出了基本结论。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20考研:政治部分 近代史考点你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