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寻游记——轰炸后的20年(二)

我的朋友Jelena一边在准备晚餐,一边滔滔不绝地对我讲述着这几天抗议的事情。

因为一直抱怨在塞尔维亚吃了过多的肉类,导致我的消化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吃半素的Jelena邀请我共进晚餐。

“你看,我的家里全都是书,许多都是继承自我已经去世的父亲。在过去,他总是读好几份报纸,然后开始评论其中的内容,我总是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无论多少份报纸说的无非都是同样的东西。”

Jelena家中的藏书多半都是小说,虽然总的藏书量或许不如我家,可是别忘记了,这是个小国,几百万人使用的小语种竟然有如此多的出版物其实也够惊人了,何况论文学的话,不乏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那么现在轮到我了,我几乎每天都要同时看三家媒体的新闻——CNN、RT(今日俄罗斯)、Al-Jazeera(半岛电视台),同一件事,说法却大相径庭。”

我表示近来越来越喜欢今日俄罗斯,因为西方媒体撒了太多的谎,在我心里已经被拉黑了。

“是的。”Jelena打开了我送给她的香槟,“对于大相径庭的说法,有时互相印证是可以看到真相的,但也经常有时会让人更加疑惑,他们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我告诉Jelena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情,当我看到报道上的照片时一头雾水,配图上显然是个黑黢黢的南亚人,穿着我不认识的制服在殴打其他人。其中的文字描述的仿佛是另一个陌生的国度,许多事情离当时的中国已经很遥远了,至少在我的年代从未见到过——原来我是这样一个魔鬼,但我竟然不知道。

“对!对!对!我也是这样的,经常我看BBC的新闻,提到塞尔维亚时,总觉得很陌生’天啊,这是在说谁啊!‘“

在”没有话语权“这件事上有点同病相怜。。。

”所有的事情,都是塞尔维亚人的错。“

讲真,我觉得某些观点发生在Jelena这样的人身上有些不应该。她未成年时父母双亡,仅有的亲人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努力学习再到出国留学,最后在美国生活了若干年,甚至在北约轰炸 的时候,她人也不在塞尔维亚。按理说,像这样的经历,应该是很适应西方生活,并且很支持西化的。

然而,恰恰相反,她极力反对塞尔维亚加入欧洲:”塞尔维亚本就和所谓的欧洲不一样,何必呢?再说还得去承受情感和道义的压力,忘记才被轰炸过的事实,甚至还得放弃一些东西。(大概指的是科索沃)“

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喜欢在精美的本子上写作,他写《哈扎尔辞典》使用的本子,是《塞尔维亚基里尔语》标准辞典的样书。

99年,一本很薄的本子只使用了一页,仅有一行字:三月,轰炸开始了。

沿着萨瓦河一直走,河水汇入多瑙河,走过中国人修建的宏伟大桥,来到泽蒙小镇。

多瑙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途径巴尔干诸国,最后注入黑海,其巨大的水系,自古以来就深刻影响了沿岸各国的历史。

如果,人能够像河流一般,无论缘起于何处,途径哪里,自身是清澈或浑浊,最后都能因交汇而相融,流向同样的海洋,那该有多好?

然而,事实上人类从未忘记自身来处,或是引以为傲的经历,通过划分别人而认定自己。

泽蒙是个安静的所在,这里有始建于南斯拉夫时期,笨大呆傻的举行公寓楼,亦有极富本地特色的城市露天集市,生于斯长于斯,最终死于斯的普通人,集中躺在居民区中心的目的之中,紧挨着的中学里,发育良好的中学生们,男的一群,女的一群,分散在各个角落,分享着青春期独有的秘密。

泽蒙是个适合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庇护所,无论什么人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安静角落。

穿着裙子的小姑凉,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用面包屑喂天鹅,这里的天鹅性格很友善,在平静的水面优雅的滑行着,敏锐捕捉食物的信息,快速的朝着喂食者接近。

在沿河的咖啡馆与餐馆,停着许多高档豪车,似乎人们远道而来,只为了能在此处安静的享用一杯咖啡。

不仅是泽蒙,这是在整个塞尔维亚随处可见的生活。

这样的平静很熟悉,所以才让人格外的不安。

关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是否是真正爱好和平的争论,从来都是伪命题,仿佛在让人用错误的公式解题,永远不会有正确答案。

在塞尔维亚,充斥着一种刀锋之上的和谐。

武契奇倒是直言不讳的,他没有再试图规避过去几任总统像要留给未来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有一块地方是不明确的,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始终是种隐患。“

就在几个月之前,科索沃地区的特种部队”奇袭“塞尔维亚的一处水电站,抓捕了几个塞尔维亚公民,当塞尔维亚进入紧急状态之后,他们又主动撤退,并释放了”人质“。给出的理由是,他们的总统出现在那里。

这个无厘头的、冒险以及不合理的事件,多少能够传递出一种讯息:科索沃的”总统“有能力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

于是乎,存在于这里的安适,更像是一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低气压,空气停滞、气氛憋闷,人们无法控制自己尽可能的吸收所有的平静,因为不知道炸弹何时又会落下。科索沃问题就像是这种平静的期限,当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到来之时,平静自然会被打破。

或许这就是我的朋友Jelena不断地向我灌输这种观点的原因所在。

从泽蒙坐公交车去新城的商场——USCE的路上,不耐烦的警察将要过桥前往老城区的私家车驱赶至别处。当天,在贝尔格莱德老城区,将会有一场声势更为浩大的游行。

不过,在崭新的商场里,选择事不关己的人们继续购物或与朋友会面,这家商场类似于国内的万达广场的层级,多为轻奢或者快速时尚消费品牌,来自意大利等国家的足球少年们似乎刚下飞机,四处寻找可以购买手机卡的地方。

一场属于十六岁少年的国际赛事将要在这里展开,而且显然不受混乱局势的影响。

我走进一家HM,价格与国内并无差别,虽然在塞尔维亚,欧洲的品牌遍地开花——来自英国的超市、德国的药妆连锁店、或者是诸如此类的欧洲快消时尚品牌店,可是在这里的价格却不是属于欧洲的。

塞尔维亚,仍在欧洲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