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不止是一個景區,還是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

張家界名稱由來

對於不熟悉湖南省行政區劃的人來說,聽到張家界第一印象就是旅遊景區。事實張家界市名稱也是因為旅遊興起而來,1982年,在張家界建立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隨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在海內外擁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高,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

將原所屬的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近年來甚至為了更好的發展旅遊,還在張家界建起了除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外的,湖南第二大國際機場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張家界不止是一個景區,還是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

張家界風景區

張家界是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地級市,全市少數民族有33個,以土家族、白族、苗族為主。全市150多萬人口之中,只土家族人口就接近百分之七十達到一百多萬。如果說張家界的歷史文化風俗,主要就是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

張家界不止是一個景區,還是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

土家族婚禮

第一:新娘出嫁時的哭嫁風俗

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區,新人出嫁時是一定不能哭的。而在張家界本地土家族一直流傳著一個風俗,土家族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要開始哭,有的要哭一月有餘,最少的也得三五天。以此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準。

張家界不止是一個景區,還是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

出嫁的土家族姑娘

一哭就要哭這麼長時間,普通人很難受得住,所以在當地因為哭嫁風俗還形成了哭嫁歌。哭嫁歌獨特的演唱方法:土家姑娘哭嫁形式上以歌代哭,以哭伴歌,觸景生情,即興創作,用“哭”來傾訴離別之情,其演唱要根據一定的節奏,抑揚頓挫,一泣一訴,哀婉動人,是一門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哭唱方法。因此哭嫁歌的唱法既有個人發揮空間,又須延續傳統,根據相對穩定的模式演繹哭嫁歌的唱法。

張家界不止是一個景區,還是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桑植民歌

第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桑植民歌

張家界桑植縣的桑植民歌,是湖南民族文化中的不可多得財富。桑植民歌的特點是淳樸、真摯的情感而扣人心絃,曲調豐富多變,旋律優美動聽。桑植民歌分為山歌、小調、禮儀歌、儺腔等,涵蓋了傳統民歌的多種體裁。早在2006年桑植民歌就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張家界不止是一個景區,還是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

桑植民歌演唱

其中的代表土家族《擺手歌》,包含了人類生存、勞動創造等內容,是一部土家生動的文明史詩。曲調肅穆深沉的梯瑪歌長達萬行,反映土家淵源、天文地理、倫理道德、生老病死,是一部蕩氣迴腸的文化史詩。

桑植民歌代表作:《板栗開花一條線》、《四季花兒開》、《門口掛盞燈》、《冷水泡茶慢慢濃》、《馬桑樹兒搭燈臺》等。

張家界不止是一個景區,還是湖南省的一個地級市

張家界自然風光

結尾語:張家界因旅遊建市,張家界景區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楊家界四大景區組成,是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首批地質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武陵之魂”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道教聖地“南武當”五雷山、“百里畫廊”茅巖河、萬福溫泉等景區也是景色秀美、風光獨特。

真正有時間到張家界旅遊,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