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族主義者到無界稻盛哲學的認知變化

注:該文是四年前的一篇學習心得,現在重讀還是有所收穫。

從2016年5月以來,在公司的關心下,我先後參加了由江西盛和塾組織的《商業因果》、《成功方程式》、《總裁悟道》、《華為增量績效》、《陽明心學的力量與智慧》、《了凡經營之道》的學習。近期,有幸參加了稻盛經營哲學年度報告會,在會上很多受稻盛哲學影響的優秀企業家,結合自己運用稻盛先生的企業經營哲學給大家做了精彩分享,我聽後頗有感慨。整整兩天,我在不斷的收穫著感動的同時,也收穫著做好企業的成功經驗。通過幾次的學習和兩天報告會的聆聽,我發現民族主義只是針對某些特定環境下的事,但是知識是無界的,大愛是超越國度的,良知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利他是做人處事要把握的重要守則。於是我漸漸明白,稻盛哲學不僅僅是做好企業的重要方法,更是有血有肉的做人做事的人生大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時刻秉承稻盛之道,當回味此生時,收穫一定滿滿,在走的時候,靈魂一定比來的時候更純潔,這或許是我們應該向他老人家細細學習的地方。

通過這幾次的學習,有些收穫和感悟,特別是對其中他們分享的一些觀點,感同身受,特作出分享,以求自我鞏固,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努力方向。

一、“作為人何為正確?”當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無所適從,我發現我不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答案,更可怕的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作為人何為正確,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在學校裡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經過社會現實的薰陶,自己已經迷失了自己,自己已經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作為社會人,怎樣才是正確的?這是學習一直在迷茫中的我找到了一盞明燈。判斷做人做事的標準應該是良知和利他的思想,通俗的說,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我們每天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在不停的做判斷,都在不停的做決定,在衡量事物的對與錯時都會與這把尺子做對照,這把尺子就叫良知,尊重和踐行了良知的底線,等我們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就沒有什麼可以後悔的,這些道理明白了,就好回答作為人何為正確了。

二、要用正確的方式,將正確的事貫徹到底。當今社會,紛紛擾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的角度,一個酒店,要興旺發達,要人人都幸福的生活和工作著,這就需要用正確的方式把正確的事情做好。首先應對一件事情,自己內心的發心要好,要正,要能擺在桌面上經的起推敲,其次,要充分思考辦好這件事情的各種途徑,在這些途徑中選擇一個最優的方案,那種方案最優,哪種方案帶來的負面效果最小,就選哪種,特別不能夾帶個人私利,第三,要充分討論和醞釀和溝通,包括橫向和縱向溝通,把關係理順了,才能把一件好事辦好。

三、對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的認識。稻盛先生總結六項精進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謙虛,不要驕傲;要天天自我反省;積善行,思利他,活著就要感謝;不要有感性的煩惱。這六項內容是磨練心志,提升心性的重要內容,這是所有人的努力方向,做人不僅要機敏,而且要正直,不僅要提高能力,而且要塑造人格,這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所在,在浩瀚宇宙的歷史長河,我們的人生不過是一閃之光,所以我們要在稍縱即逝的人生中,讓我們的靈魂在終結時,一定要比來的時候純潔一些,高尚一些,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

四、提高企業效益,增強員工幸福感。作為一個酒店,它的生存發展,它的效益是它的生命,而酒店經營的實質就是客戶滿意度,所以我經常在想,如果我是一個住酒店的人,我是一個會議的牽頭人,我為什麼要住到景泰酒店去,為什麼要把會議放那裡去開?這樣我就會以客戶的角度去思考酒店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們接待的客戶,我們長期合作的夥伴,對我們的服務還是認可的。經營企業另外一個目的也是為了增強員工的幸福感,稻盛先生教導我們,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的同時,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酒店的利潤是全體員工付出努力後自然而然的結果,回想到西海一年的歷程,我發現我對酒店發展想的多,而對員工在酒店的工作生活和幸福感想的少,我一直倡導所有人都要為客戶服務的觀念,而對員工的心理感受想的少,和員工的交心,和員工的交換思想少,甚至有人對酒店管理有不滿情緒我也沒察覺,這是我以後改進的方向。愛出者愛返,只有對員工用心去關心去愛護,員工才會真心的為酒店付出。

通過一年多對稻盛哲學的學習,讓我明白當一個人,對世界和人生有了充分的認識後,對自己的心性有長遠的定位後,敬天愛人就不是一句空話,在短暫的人生中,走的時候比來的時候一定會純潔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