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遇首場“醫藥滑鐵盧”,先聲藥業二次上市破發,每手虧三千

從2013年美股私有化退市後,10月27日,先聲藥業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不過,該公司上市首日即大幅破發,開盤價11港元,遠低於此前定的13.7港元發行價。早間開盤後,其低開19.71%,股價一度跌至10.12港元。截至當天收盤,先聲藥業每股報收10.46港元,跌幅達23.65%,總市值272.6億港元(約236.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先聲藥業成為中國第一家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生物和化學制藥公司,後在2013年實現私有化。作為一家從事藥品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的公司,先聲藥業主要專注於腫瘤疾病(包括細胞治療領域)、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領域。按2019年的藥品銷售收入計算,這三個治療領域約佔全中國醫藥市場的24.7%。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財務資料,先聲藥業總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幣38.68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50.3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4.1%。

先聲製藥的二次上市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其中就有醫藥投資聖手——高瓴資本。根據基石投資協議,高瓴資本的認購額為5000萬美元,上市後,高瓴資本將持股1.09%。

然而誰也沒想到先聲藥業上市首日便破發,開盤跌幅近20%。高瓴資本持有的股票市值浮虧近7750萬港元,算下來平均一手(1000股)虧近2800港元。有醫藥行業投資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表示,首日破發或因先聲藥業產品線不具備太大優勢。

但這對高瓴資本追逐醫療健康風口的腳步可能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作為全球頂尖的投資機構之一,高瓴大約在2012年進入醫藥醫療、大健康領域,並在多條賽道投入重金。公開資料顯示,高瓴資本在創新藥領域,投資額超過200億元,先後投資了百濟、恆瑞、君實、信達四大藥企;在醫療器械方面,其著重佈局了愛康醫療、啟明醫療和微創醫療。

據中國基金報此前報道,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曾表示,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一定要秉持長期主義理念。很多生物醫藥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不賺錢甚至沒收入的,但從長期來看,這個領域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偉大公司。(文| AI財經社 張瑞新)


高瓴遇首場“醫藥滑鐵盧”,先聲藥業二次上市破發,每手虧三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