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和日本為何不見好就收,而是選擇一對N?

冷顏5154


因為二戰之前,德國的計劃是一統歐洲,而日本則是將整個亞洲納入囊中,他們其實一直是按照這個目標來推進。所以在目標未曾實現之前,必然會隨著戰爭進程的推進,樹敵越來越多。而為何他們並沒有見好就收,而是得隴望蜀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戰爭初期他們的進展簡直過於順利,這極大的增強了其實現最終目標的自信心。

先看日本。

日本最先侵略的是朝鮮,而腐朽的朝鮮政府比滿清政府更加無能,僅僅數千日軍便將全境丟失。但是日本的龐大胃口絕非小小的朝鮮能夠填滿。他們的目標是中國。在滿清時期,日本對於入侵中國其實還是有所忌諱,一方面因為其他列強的緣故,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依靠日本軍隊的能力,想要吞下中國確實有難度。而這一拖,一戰就過去了。

而隨著天皇被右翼架空,軍國主義的思想在日本開始氾濫,以日本軍部為代表的軍國主義分子野心也開始膨脹。此時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對於日本而言,簡直是天賜良機。所以,他們就制定了以朝鮮為跳板,以東北為基地,進而圖謀整個中國,然後佔據整個亞洲的廣袤領土。

當時,在中國東北和中國軍隊有過小規模接觸的日本人,對於中國軍隊的情況可謂是瞭若指掌。這無形中增強了其吞併中國的野心,所以戰爭伊始,他們就制定了在三個月內佔領全中國的計劃。如果單從雙方的裝備和素質而言,日本製定的這個方案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中國軍民的不屈的韌性。

正是中國軍民這種誓死不降抗戰到底的精神,牽制了日本絕大部分的兵力。而急於求成的日本軍部,為了早日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便不等中國的戰事完全結束,就匆匆開啟了在東南亞等地的戰事。這其中也有和德國遙相呼應的想法。

再看德國。

德國在二戰中發明的閃電戰,幾乎讓納粹無往不利。短短數日竟然將一個國家拿下,這在整個世界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事情。在德國人的鋼鐵洪流面前,無論是波蘭還是法國,這些戰爭思想依舊停留在一戰時期的軍隊,完全不堪一擊。大家可以翻看一下二戰歐洲史,德國用了多點的時間,就幾乎橫掃了整個北歐和西歐諸國。

面對對方的不堪一擊,德國自然不可能見好就收。要知道,歐洲只是德國的第一步,一直標榜自己為世界最優秀民族的納粹,最終是要圖謀全世界的。

再加上前期幾乎沒有遇到多少像樣的抵抗,德國人的自信心幾乎膨脹到淹沒了自己的地步。很快他們就和英國、蘇聯這種在世界上都舉足輕重的大國進行戰爭。但是即使當時世界已經位居第二的蘇聯,在前期依舊被德國人的裝甲軍團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數百萬的軍隊幾乎成建制的被消滅或者俘虜。在這種情況你又怎麼會指望他見好就收?

所以,無論是日本還是德國,一旦發動侵略戰爭,想要他們就此收手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如同一個上了賭桌的賭徒。在他們手氣正旺的時候,自然希望贏得更多。而一旦他們風頭轉向,那麼輸紅眼的他們更不會就此收手,而是想要翻盤。所以,所謂國家的行為,不過和人性的貪婪一模一樣罷了。


Crazy歷史


因為他們國內大環境不允許,日本和納粹德國當時都是他們國內的軍人在強行推動,在動亂的年代裡,只有槍才能有用話語權,因此,他們呢才敢悍不畏生的發動戰爭。

先來看看日本的情況。


日本當時國內的少壯派軍官實力太強了,而且還時不時的恐嚇日本的內閣成員,甚至連日本的第十九任首相原敬都被少壯派軍人給刺殺了,而且後來越來越過分,經常就是下級不聽命令,做出行動以後強迫上級發動戰爭的。

日本關東軍當時就是少壯派的代表之一,當時日本國內都沒有發出命令,結果他們自己就發動軍隊攻佔東三省了。


而少壯派為什麼會這麼強,則是因為這些少壯派的軍人大多是出生於日本當地的軍閥後代,也就是說上頭有人罩著,出了事什麼的統統不怕,所以行事越來越狂妄。

而後侵略中國以後,發現中國軍人太弱了,幾乎是橫推過來的,毫無壓力,所以野心越來越大,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接著從中國一直打到印度尼西亞,甚至印度都有日本人的身影,無所顧忌。

而德國呢,其實也差不多。

德國當時因為一戰戰敗國內賠了很多錢,而且在海外的殖民地也讓出去了一部分,一戰戰敗後幾年還好,可是得到德國逐漸恢復了元氣以後,發現現在能用的資源太少了,完全不夠用。

而這時恰好出現了一個人才,這就是希特勒,這個人很會鼓動民眾,因此德國的軍事貴族就讓希特勒來當他們的利益代言人。所以開始時搶猶太人的錢,結果不過癮與蘇聯一起瓜分了波蘭,但是還沒有滿足,於是想把他們海外的殖民地拿回來。



但是到嘴的肥肉再讓人吐出來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一個辦法,打敗宿敵法國,打敗英國就可以了。(當時美國還是英國小弟)

結果這一打,法國一個月淪陷,打的太輕鬆了,打英國也是跟打兒子一樣,太輕鬆了,直接橫推過去,然後發現好像資源石油等等有點跟不上了(缺少了海外的輸血)。


於是打蘇聯,一波操作猛如虎,結果蘇聯的天氣太惡劣了,而且五百萬德軍還被拖住了,也是英、美也緩過神來了,接著德國戰敗。

其實當時希特勒也不像開戰的,但是後來發生了一起軍人“逼宮”,沒辦法了,打唄。


這個歷史很正


日本:馬鹿無敵天下,見好就收是不可能的。

先說日本。在汪精衛投降前,汪精衛等人也覺得日本人會見好就收。所以,汪精衛和日本人秘密談判,想先於委員長給自己賣個好價格。結果,在汪精衛發表豔電後。日本換內閣了,“投降條件”也比之前更苛刻了。汪精衛已經上了賊船,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其實,跟日本內閣談真沒用。因為,日本陸軍馬鹿們太強勢,動不動就“兵諫”,以下犯上。這主要是因為,日本陸軍打的太順了,在中國戰場上經常以1打5,還能獲勝。如此順勢,日本這樣的小國民早就屁股朝天了。日本人走路,都是仰著腦袋走。(其實,是因為個子矮)。

那時候,你讓日本陸軍馬鹿收手,他們肯定會繼續“以下犯上”,不聽大本營的指揮。甚至,部分日本軍國主義者,還會殺了那些主張“見好就收”的日本人。

陸軍馬鹿這麼牛氣,海軍馬鹿更不能認慫了。。。你打中國,我打美國!美國一參戰,主動權就不在日本人手裡了。

德國:雅利安人是最優秀的民族,必將征服世界!

德國在卑斯麥前後,就沒有一個合格的戰略家!卑斯麥基本完成德國統一後,德皇就開始搞軍國主義,要對外侵略。按照卑斯麥的想法,應該和列強們搞好關係,不要樹敵太多。好不容易統一了,慢慢發展就好。但是,德皇不管,我德意志天下無敵!於是,一戰爆發了。德國戰敗,割地賠款。

希特勒是個優秀的政客,很會煽動人心,但是,他也不是優秀的戰略家。德國本來就是四戰之地,四面都是敵人。要學會聯合縱橫之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可是,希特勒在歐洲,就看得上墨索里尼和曼納海姆。而這兩哥們,都幫不上他啥忙。

希特勒搞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卻讓英美法蘇都成了敵人。以德國那點國力,一挑四,肯定要敗的。但是,希特勒太狂妄了,不聯合英法,也不聯合蘇聯,找機會把兩邊都打了。

總之,只有他鼓吹的雅利安人種才配活著。。。。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