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些電動汽車為什麼價格遠高於普通汽車?

留守人間


主要原因就是成本遠高於傳統的燃油汽車。



這個成本分為兩個方面:

1.研發成本,正規的汽車廠商(有別於簡單粗暴騙補的車企)一般研發燃油車,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相當大的,像長安汽車五國九地的設計研發中心,各地明確分工,像歐洲設計研發中心主攻外觀設計,日本研發中心主攻內飾設計,美國那邊主要研發發動機底盤等,像最新款的長安CS35,光是研發費用至少得五億人民幣。而相對來說,新能源汽車,不僅需要重新研發電動機,電池以及配套設施,因為新能源汽車不同於傳統燃油汽車,國外車企發展的時間也不長,沒有參考標準,好多東西都需要推倒重來,比如說重新建廠,重新搭建平臺,而且研發過程中很可能出錯,出錯了那就推翻重來,而這些試錯的成本也會最終分攤到終端售價上,所以說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成本總體來說是高於燃油車的~~




2.零部件成本,尤其是電池成本,新能源汽車裡的電池可不像玩具遙控車裡的五號電池一樣便宜,現在的主流電池主要是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價格相對便宜一些,而且具有耐高溫,穩定性強,循環性能好的優勢,但是也有不耐低溫,而且能量密度低,充電效率不高的缺點,不過三元鋰電池由於相同體積或者重量下,能量和功率相對更大,低溫放電性能好,能量密度更高,充電效率更快,循環壽命更長等優點,逐漸成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選擇,可是由於三元鋰電池是用鎳鈷錳酸鋰做為正極材料,以石墨做為負極材料的鋰電池,所以相對來說,成本要高不少~~




加上國內好多新能源汽車廠商除了比亞迪是電池自給自足外,基本都是嚴重依賴採購,而這其中,就有一個趁著新能源東風迅速發家並且趕超比亞迪的電池廠商——寧德時代,國內主流新能源車企大多是從寧德時代採購的三元鋰電池,可是目前寧德時代的產能顯然跟不上需求,好多車企都是在等電池,為了能夠儘快用到電池,不得不價高者得,這也是吉利不得不考慮新建電池生產基地的原因之一~~

當然,新能源汽車還有其他方面的成本,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不過這就跟汽車剛發明那會兒是一樣的,等到技術成熟‘成本降低,相信未來新能源汽車能和普通燃油車一樣便宜~~


啟名星


問題描述有兩點錯誤:電動汽車的零部件並不比燃油車少、配置低或高要看價格,至於售價為什麼比燃油車高,主要原因還是成本。

可有有很多人認為電動汽車就是電瓶車,甚至是“奧迪雙鑽”的PLUS版,這種觀點很有意思,但也挺沒意思。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的不同之處只有兩點:


1、用電機取代發動機

2、用減速器取代變速箱

除了這兩點之外只比燃油車複雜,絕對不會更簡單。燃油車的主要部件除了發動機變速箱就剩下底盤懸架,電動汽車同樣需要底盤懸架,至於動力和傳動元僅僅是結構和使用能源的區別。

之外燃油車還有油箱,電動汽車取消油箱之後還要加入動力電池組,動力電池組裡麵包括幾百上千節電芯,這些電芯的匹配平衡技術要求非常高、其次電池組裡還需要智能溫控系統、電池組的密封要求也不必油箱低;再加上覆雜的電控系統,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遠高於燃油車。

貴的原因也是在這,電芯的價格大致在1300元左右一度,最小的A0級電動汽車容量也在35度左右,僅電芯就是大幾萬的成本,之後PACK封裝還要高成本,這些都是要錢的。一臺車拋開三電的成本之後還要考慮造車的成本,歸攏包堆現階段造一臺電動汽車確實要比造燃油車成本更高。

至於配置沒有必要糾結,5~6萬的A0級車比燃油A0級更高,10萬以上對比同級車型也要高,唯一的不足還是價格。目前電動汽車比同級車型貴出1/3,確實不是最佳入手的時機;不過PHEV插電混動汽車可以考慮,性能配置對比價格相當合理,可以參考。


選車用車不糾結!關注天和Auto為您答疑解惑


天和Auto


這有幾個方面需要去討論。像發動機、電池、產量規模等等因素都影響著電動汽車的價格哦。

電池的價格

電動汽車的電力發動力所需的電能是有電池提供的,目前最常用的電源是三元鋰離子電池,但他的優點是能量較高,功率高,但是由於高性能的鋰離子電池較貴,並且也還未形成規模經濟,故購買價格較貴。

發動機的價格

目前使用最廣的是高效低電磁輻射的直流電動機,該電動機的各性能指標要做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電動汽車的機械結構相比燃油車簡單很多,但價格可未必低哦~

其他因素

還有些其他因素也決定著電動汽車的價格,像電池安全性,線路安全性、汽車零件配套的規模,單件價格高等等因素都對電動汽車起著決定性因素。

綜合以上要素,汽車的製造成本和維修成本等都決定著電動汽車的價格,具體該怎樣選擇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來選擇。



珠海交警


其實純電動汽車的零部件不比燃油車的少多少,雖然原理簡單,但是技術難度大於燃油車。電池和電機取代了發動機、油箱和變速箱後,平臺結構也發生很大的變化,可以說是完全脫胎換骨,照搬是不可能的。電池很貴,高效能、安全性好的電池更貴。汽車的電機不同於普通電機,能把電機能做好的沒幾家,研發成本和技術要求都很高。純電動汽車主要的核心技術除了電池和電機,還有線控。電池可以實行拿來主義,而電機和線控卻是花錢也買不來的,將動力完美融合更是一大難題。所以成很高。當把性能做好後,很多零部件都必須強化,成本更高,這些都是看不見的,所以感覺價格高很正常。而同樣級別的車不同廠家價格差別也很大,這也很正常,因為技術差異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