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寶寶益生菌怎麼用才好?

閆秀明手機用戶


嬰兒幼兒有區別 寶寶益生菌應該這樣選

二哥網,專業購物消費指導網站】現在給孩子補充益生菌越來越普遍了,但是益生菌對孩子來說確實有功效嗎?孩子真的需要補充益生菌嗎?

健康腸道內的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是平衡的,如果有益菌減少有害菌的數量增多的話,腸道菌群就會失衡。孩子就會出現腹瀉、便秘、抵抗力低下等等情況。母乳餵養可以直接從母乳中獲取到益生菌。身體健康、不愛生病的孩子也沒有必要再補充益生菌。

哪些孩子才需要補充呢?

早產兒、剖腹產、人工餵養的寶寶因為不能從母乳中獲取益生菌來維護腸道的平衡,寶寶腹瀉、便秘都是因為腸道菌群紊亂導致的,都是可以通過補充益生菌來使腸道菌群平衡。

頻繁溼疹、有過敏問題、經常感冒發燒、免疫力低下的寶寶也都可以通過補充益生菌來調節。還有就是在服用抗生素的寶寶,抗生素能殺菌,但是它會把有益菌和有害菌一塊殺死,所以要適當的補充一些益生菌。

益生菌有藥品類也有保健品和食品類,藥品益生菌一般包裝上帶有國藥準字或OTC標誌,是具有治療功效的,多為醫生開具或在藥店購買,這裡就不多做說明了。

保健品益生菌包裝上帶有“藍帽子”標識,食品類只有“QS”標識,是屬於固體飲料。這兩種都是沒有治療效果的,只是能幫助寶寶調節機能。雖說不是藥,但是也不能讓寶寶長期食用,容易產生依賴,可千萬別當成寶寶零食。

市面上的嬰幼兒益生菌產品太多了,不合格的也比比皆是。而且,嬰兒和幼兒需要的益生菌也有一些區別,不瞭解的媽媽很容易買錯。

確定益生菌的活菌數量

益生菌中發揮功效的是活菌,每個產品上都會標註含有的活菌數量。國家藥監局發佈過相關規定,規定活菌類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質期內活菌數目不得少於100萬CFU / mL(g)。但也有相關研究表明,嬰兒和幼兒需要的活菌數量還是有一定區別的,0-6個月的嬰兒每日服用50億活菌就足夠了,7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兒童每日可服用50-100億的活菌。

如果實在拿捏不準,也可以找醫生或者相關人員進行諮詢。大部分的產品包裝或者配料表中都會標有活菌的數量。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活菌也會失去活性變成死菌,購買時別忘了看保質期,最好選擇接近生產日期的產品,至少“死”的沒那麼快。

確定菌株的種類

在衛計委下發的《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中,明確說明只有9種菌株可以用於嬰幼兒。

其中,嗜酸乳桿菌(NCFM)是隻能用於1歲以上的幼兒食品,家長們在選購時一定要看仔細了,因為很多品牌的益生菌都不止含有一種菌株,有時候混雜在裡面沒看清糊里糊塗就買錯了。其他的菌株沒有特殊說明,所以是0歲以上的嬰兒、幼兒都可以使用的。一般包裝上會標註適用的年齡,可供給家長作為參考。

表中關於不同菌株的功效已經寫得很清楚了,雖然有部分相同,但大部分的功效還是有很大差異的。瞭解了這些功效,就能對症下藥了,效果也能更加明顯。

如果家長不能很確定哪幾種混合會比較適合寶寶的身體,也可以去諮詢醫生,畢竟聽專家的話,要比自己瞎買更加划算。購買時要注意查看包裝上是否有相應菌株號,國家有規定,益生菌產品的包裝上是必須要精確到菌株號的,如果只有菌種名稱,沒有菌株號,就別輕易購買。

確定益生菌的劑型

市面上益生菌的劑型大部分都是凍乾粉形態的,因為它比較耐儲存,而且能更有效的保護益生菌的活性。但是它需要衝調,有些家長嫌麻煩就給孩子選擇片狀或者滴劑的益生菌。片狀的益生菌菌株存活率是比凍乾粉要低的,而且它比較硬,孩子吃的時候不小心就會卡住嗓子,或者進到氣管裡,嚴重的甚至會危害寶寶的生命,所以不建議給3歲以下的寶寶食用。

滴劑雖然可以直接滴入寶寶嘴裡或食物裡,比較方便,但是不容易儲存,容易被氧化。而且在《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中也有不提倡以液態形式生產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活菌產品的相關規定,所以滴劑的益生菌是不推薦的。

建議各位家長選擇凍乾粉形態的益生菌,都是獨立包裝,一袋就是一次的量,比較好把握。

看益生菌的配料

有些益生菌食品為了能更好的保存,或者使口感好,加入了一些添加劑,如果有香精、硅酸鈣、蔗糖等成分不建議3歲以下寶寶食用。有些寶寶乳糖不耐受,還要看配料表內有沒有乳粉或奶粉的成分在,香蘭素最好不要用於0~6月齡的嬰兒。

有些益生菌內還添加了菊粉,衛生部曾發出公告,菊粉作為新資源食品可以用於嬰幼兒食品以外的各類食品,目前菊粉仍然存在很多爭議,所以不建議給孩子選擇添加菊粉的益生菌。

Tips:

益生菌的衝調溫度不能高於40℃,有些產品標明不能超過37℃。如果溫度過高,活菌都被燙死了,也就起不了什麼作用了。

注意不能與抗生素一起服用,如果已經吃了抗生素,那至少得間隔 2 小時才能服益生菌,以免剛補充的有益菌就被“殺死”了。

注意益生菌的保存問題,大部分的益生菌是需要在乾燥避光處保存的,但也有些產品會在包裝上特別說明冷藏保存最佳,選購時要查看清楚,以免因為錯誤的保存方式影響益生菌的效果。

最後還要特別提醒各位家長,益生菌在寶寶月齡上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家長要小心分辨,千萬別買錯了。

雖然益生菌對寶寶的一些症狀是有幫助的,但是家長還是不能過於依賴益生菌,不能什麼問題都依靠益生菌來解決,益生菌不是萬靈藥。如果寶寶生病了還是要去趕快去醫院治療,以免耽誤了病情。


二哥網,專業購物消費指導網站。為您提供各種專業購物消費知識和資訊,幫您解決購物消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或困惑,讓您有依有據、快速買到優質的商品或服務。想了解更多更詳細的回答,請訪問二哥網。


專業購物指導網站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情況下需要吃益生菌。

1、 腹瀉。

在寶寶腹瀉的時候,服用益生菌可以緩解腹瀉症狀,幫著修復腸道粘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縮短病情,但是不是治療的主要手段。

2、 過敏。

益生菌可以緩解過敏症狀,但如果不迴避過敏原,只是服用益生菌,效果還是會大打折扣,益生菌只能起到緩解作用。而且,在治療過敏過程中,要給寶寶進行腸道菌群檢測,確認腸道內缺少哪種益生菌導致過敏,對症使用,才更有效。

3、 乳糖不耐受。

如果確認寶寶是乳糖不耐受,服用益生菌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對所有寶寶都有效。

如果產品只是成分單純的益生菌,即使沒有效果,也不會加重寶寶病情,但有些益生菌產品,為了增加口感,會添加脫脂奶粉,而這裡面成分可能導致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症狀更加嚴重,因此,家長在挑選產品時,儘快避開不適合寶寶成分的產品,儘量選擇成分單一的益生菌。

4、 便秘。

臨床上雖然沒有明確數據表明益生菌可以治療便秘,但便秘時服用益生菌確實可以起到幫助作用,但一定要和纖維素同時服用才會有效果。因為細菌在胃腸道內,要敗解纖維素,才能產生水,進而緩解便秘。這個水不是我們日常喝的水,飲用水是走腎臟的,而腸道內的水必須是“細菌+纖維素”共同作用後產生的。因此,在治療便秘時,若只服用益生菌,卻沒有給孩子增加蔬菜、水果、或乳果糖等纖維素成分,就無法產生水,起不到治療便秘的作用。

5、腸絞痛。

有研究表明,羅伊氏乳桿菌DSM17938對於緩解腸絞痛是有一定效果的。

從理論上,益生菌只能針對孩子的某些症狀,起到緩解不適的輔助作用,並非萬能藥,家長千萬不要盲目跟風,隨意給寶寶補充益生菌製劑,吃不對不但對孩子的症狀沒作用,還可能導致孩子攝入過多輔料和添加劑,長遠來看,孩子的健康井無益處,

接下來說說益生菌需要怎麼吃。

1、不用吃抗生素的情況下,飯前1小時或飯後吃益生菌,因為胃酸會傷害益生菌。

2、要吃抗生素的情況下,避免和抗生素一起服用,因為抗生素會把益生菌一起殺死(特別是口服四環素、頭孢(先鋒)黴素、阿莫西林、慶大黴素等),所以需要在飯後一小時吃抗生素,然後再隔兩小時後吃益生菌。

3、益生菌和益生元合用效果更佳,研究發現益生元可以增值益生菌10-100倍。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建議寶媽沒買益生元的話,酸奶、水蘇糖、大豆、蜂蜜、洋蔥、穀類、海藻等都有益生元的作用,根莖類的蔬菜也可以。

4、單吃益生菌,不用吃其他藥的情況下,飯前1小時或飯後吃益生菌,因為胃酸會傷害益生菌

5、如果寶寶有腹瀉的話,一般兩餐之間空腹吃蒙脫石散,然後隔一兩個小時再吃益生菌。

6、如果益生菌,抗生素和蒙脫石散三種都要吃,就飯後1小時後吃抗生素,再隔兩小時吃蒙脫石散,再隔1小時後吃生菌。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玥媽媽樹洞


  正確吃益生菌?

  難道不是剪開包裝袋

  將益生菌粉

  倒入低於37℃的溫開水中

  溶解後給寶寶喝就可以了嗎?

  

  真的這樣就可以了嗎?

  no no no

  從你選擇什麼品牌的益生菌

  就已經看的出來你是否真的會“吃”

  如今世面上的益生菌琳琅滿目

  媽媽們在店中挑選時

  總會不知道如何挑起

  看看外包裝

  都大同小異區別不大

  看看配料

  一堆的專業術語

  沒在醫科大博士畢業還真看不太懂

  看看價格

  寶寶入口的東西可不能覺得越便宜越好

  物美價廉才是王道

  比較來比較去

  還是不知道最該選擇哪個

  快冷靜下來

  小編這就教你選擇益生菌的正確“姿勢”

  您可千萬別錯過

  01瞭解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種

  快看看你買的益生菌是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益生菌包含不同菌種,比如上面的兩雙乳桿菌、嬰兒雙歧桿菌就屬於益生菌的菌種;每個菌種下面又有不同菌株,如動物雙歧桿菌Bb-12中的BB-12就是菌株。決定益生菌具體能發揮怎樣作用的是菌株而不是菌種,對於益生菌來說,同一菌種的不同菌株,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作用。

  因此,國家衛計委明確要求添加的益生菌要精準到菌株而不是菌種。所以媽媽們給小寶寶買益生菌時要看準了,一定要選購標註精準到菌株的益生菌,同時還要選擇經過安全性評估,允許添加到嬰幼兒食品中的菌株,目前只有以下菌株才可以添加到嬰幼兒食品當中。

  

  02看活菌數

  益生菌對於人體健康的確是有益的,不過想要讓它發揮作用,還要保證足夠數量的活菌。這是因為益生菌發揮功效是在我們的腸道,這個過程要過五關斬六將,經歷氧氣、胃酸、膽汁等重重考驗,最終存活下來的才能真正發揮“益生”的作用。如果益生菌菌數過少,那麼可能最終到達腸道的全部是益生菌的“屍體”,當然也就起不到預防和改善的效果了。所以在挑選嬰幼兒益生菌的時候,我們除了看是否是國家衛計委允許使用的菌株外還要注意活菌數。

  03看添加物

  在給寶寶選擇益生菌時,避免選擇添加物過多的產品。儘量不要選擇產品配料中含有甜味劑、香精、色素等添加劑的,如果過早的讓寶寶食用添加甜味劑的產品或者含糖量過高的食品,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味覺,易讓寶寶日後形成挑食、偏食的習慣。

  我們可選擇添加了益生元或膳食纖維的益生菌產品,益生元作為益生菌的食物,它關係到益生菌的繁殖和存活,可以促進益生菌的增殖,我們常見的益生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等。

  此外,如果寶寶有食物過敏的情況,那麼在選擇益生菌的時候還要注意避開過敏原,避免給寶寶的健康帶來風險。常見的是對牛奶過敏和乳糖不耐受的寶寶,這樣的寶寶選擇益生菌就要留心配料表裡的奶粉、乳糖含量。

  敲黑板劃重點:

  1.一切只標菌種不標菌株的都是耍無賴!

  2.益生菌必須是活菌且達到一定的數量才有用!

  3.有色素香精、甜味劑、防腐劑、過敏源的要PASS!

  聰明的媽媽們,你們選對了嗎?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阿斌小戈戈


神奇的腸道菌群

在我們的身體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細菌,有好的,也有壞的。尤其在腸道內,存在著一個龐大的腸道菌群生態系統,其細菌的種類超過數百種,細菌總量超過100兆。

這些細菌魚龍混雜,此消彼長,既能幫助我們消化吸收、構建免疫屏障,也會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甚至有研究發現腸道細菌會影響人的性格。

我們把其中對人體產生有益作用的細菌叫做益生菌。

為什麼孩子腸道細菌千差萬別

每個孩子從離開媽媽身體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細菌。

不同的分娩方式會導致新生兒腸道細菌的不同,順產的寶寶接觸媽媽產道、會陰、肛門細菌,剖腹產寶寶接觸了皮膚細菌,研究發現順產的寶寶腸道中會有更多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

隨著寶寶的降生,哺乳順理成章的開始,母乳中存在細菌,會再次幫助寶寶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益生菌。

研究發現,單純母乳餵養兒以雙歧桿菌佔絕對優勢,而人工餵養和混合餵養兒腸內的大腸桿菌、嗜酸桿菌、雙歧桿菌及腸球菌所佔比例幾乎相等。

除了分娩方式、餵養方式的不同,不同的生活環境也會對寶寶腸道細菌產生影響。國外有調查研究發現,生活在農場中的孩子腸道細菌更健康,這批孩子患過敏疾病的可能性更小。

小小益生菌,發揮大作用

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良好的腸道菌群,會面臨更多的威脅。

有人說腸道菌群是人類的第二套基因,腸道細菌的數量和多樣性會導致人體呈現不同的健康狀態。

益生菌會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甚至腫瘤,同時還能夠形成更好的人格,遠離抑鬱症。

孩子的哪些表現提示你應該關注他的腸道菌群了呢?

1、出現便秘、腹瀉。

這兩種症狀都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係,即使症狀發生的原因不是由益生菌缺乏引起,便秘和腹瀉也會導致益生菌在人體的消耗和受損。

2、使用抗生素。

仔細的媽媽只要看過抗生素藥物的說明書就會發現,不良反應中經常出現“腹瀉”。主要因為抗生素在消滅有害細菌的同時也會消滅益生菌,造成腸道菌群失調,也被稱為抗生素性腹瀉,因此,使用抗生素的寶寶們一定記得停用抗生素後及時補充益生菌。

3、過敏。

過敏的孩子越來越多,這與我們養護孩子越來越精緻不無關係。1-3歲的寶寶不能接觸到足夠種類和數量的益生菌,導致腸道細菌多樣性差,不能建立健康的腸道微生態系統,孩子免疫力差,常表現為過敏或者易感。

4、體重不正常。

肥胖或者消瘦的孩子,腸道益生菌也呈現不足。健康的腸道微生態環境,會使幫助人體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體重範圍。有研究證實,腸道中細菌的數量和多樣性決定了人體的飲食偏好,這大概也能解釋,為什麼胖人對食物總是那麼渴求,而有一些人卻常常出現食慾不振。

給寶寶補充益生菌要注意什麼?

第一, 選擇適合寶寶年齡段的益生菌。

衛健委下發的《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中列出的嬰幼兒適用的益生菌只有9種,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益生菌產品只適用於成人或3歲以上兒童。

第二,選擇配方中含有益生元的益生菌。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常見的益生元有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半乳糖、果寡糖、菊粉等。

第三,選擇有足夠活菌數量的益生菌。

活的益生菌數量和濃度是保證腸道定植的關鍵,因此應選擇有明確活菌數量的益生菌,同時菌種也要選擇大品牌有質量保證的原籍菌,如杜邦丹尼斯克的菌種,適合嬰幼兒、兒童的益生菌粉每天用量應含有50-100億活菌。

第四,需要服用足夠長的時間。

腸道菌群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不但要給腸道補充足夠的益生菌,還要讓他們在腸道中安家、繁衍,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一般的益生菌都建議服用3-6個月。

神奇的腸道菌群就像一個微觀世界,裡面有好菌也有壞菌,不斷爭搶地盤和資源,有時候好菌戰敗了,我們就通過服用益生菌去幫助它們,恢復並建立更好的腸道微環境,時時刻刻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圖片源自網絡)


公益醫學育兒百科


寶寶從媽媽的身體裡來到這個世界上,身體裡的菌群首先是來自於媽媽,母乳裡面含有豐富的益生菌,還有益生元,可以幫助小寶寶腸道內正常菌群的形成和維持,所以對於寶寶來說,如果想要給他補充益生菌,最方便快捷又安全的方法,首選就是母乳餵養。



但是有時候我們受到條件限制,比如媽媽的產假到期了,並不能一直堅持母乳餵養,再加上寶寶斷奶之後,吃輔食或者飲食上,有時候會因為腸道內菌群失調,而出現一些消化不良,脹氣,便秘或者慢性腹瀉等問題,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考慮給寶寶補充益生菌。

怎麼補充呢?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選擇奶粉的時候,就選擇添加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的奶粉,還有一種就是專門給寶寶選擇可以用來給孩子吃的益生菌產品。

並不是所有的菌都叫做益生菌,也並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可以添加在嬰幼兒的食品裡面或者給寶寶補充,我國衛生部公佈的可以添加給寶寶的益生菌菌株是下面這幾種,所以選擇的時候,父母們一定要看好:

在給寶寶用益生菌的時候,注意不要用熱水或者開水沖服,會導致菌群太熱而死亡,可以添加進常溫的水或者寶寶的飲料裡面,而且在補充的時間上,三天兩天是不行的,建議堅持服用三個月左右才能讓菌群更好的恢復定植。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在給孩子服用益生菌之前需要判斷一下孩子是否需要。

看看是否有腹瀉或者是便秘,乳糖不耐受也就是喝牛奶拉肚子,溼疹,消化不良積食之類的症狀。

不論是吃壞肚子,還是飲食不健康導致的便秘以及腹瀉,去通過益生菌的補充改善腸道環境,都是能夠很快的緩解症狀。

益生菌含有的各種菌群,能夠很好的促進消化,提高免疫力

在寶寶服用益生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最好選擇乾燥的粉劑,這種粉劑相對來說比較好服用,不像膠囊或者是片劑,在幼兒時期服用困難。

在益生菌裡面不要出現一些太多的添加物,比如說糖,奶,之類的東西。

同時在服用益生菌的時候,水溫不要過高,以免破壞益生菌的活性,導致沒有什麼效果。

避免在服用益生菌的同時,去吃一些其他抗生素的藥。

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孩子服用嗜酸乳桿菌。這種菌群它有著抑菌和殺菌的作用,對於腸道會有一些的刺激,所以說在太小的幼兒時期不要給孩子服用這種菌落。


健身大喇叭


益生菌簡單來說就是對我們健康能有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當然這需要有一定數量的益生菌。益生菌作為藥物在兒科臨床上的應用也是日益廣泛,甚至有“神化”之嫌。

根據《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2015耶魯/哈佛研討會“益生菌的應用共識意見"解讀》,益生菌推薦應用的疾病範疇,推薦使用級別從高到低的疾病有:兒童感染性腹瀉治療、預防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維持緩解潰瘍性結腸炎、牛奶過敏性溼疹的治療與預防、肝性腦病,這些為高度推薦使用的;預防感染性腹瀉、腸易激綜合徵等屬於中等程度的推薦;克羅恩病、兒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酒精性肝病等屬於低等程度的推薦。由此可見,益生菌沒有某些文章描述的那麼神奇——“百病可治”。比如對於過敏性疾病,也僅推薦用於牛奶過敏性溼疹,其他比如哮喘、鼻炎等氣道過敏性疾病並沒有益生菌使用有益的證據。

益生菌的使用,除了考慮疾病,還需考慮菌種的選擇,即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是一樣的。比如對於兒童感染性腹瀉,推薦的菌種是鼠李糖乳桿菌、布拉氏酵母菌和羅伊乳桿菌;對於兒童常見的牛奶過敏性溼疹推薦的菌種是鼠李糖乳桿菌和乳雙歧桿菌。

此外,益生菌使用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1)劑量 益生菌的作用具有明顯的劑量依賴性,即不同的菌株發揮作用所需的劑量不同,同一菌株對不同的疾病所需的劑量也可能不同。

2)尚沒有證據表明多種益生菌聯合使用的臨床療效一定優於單一益生菌。

3)益生菌為活的微生物,應避免與抗菌藥同時服用。若需同時應用抗菌藥物,應至少間隔2 h以上。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桿菌製劑對抗菌藥不敏感,可以與抗菌藥同時使用。


胡利華


益生菌是一種腸道菌群。裡面所含的雙歧桿菌,乳酸菌等菌群能促進腸道消化和吸收,平衡腸道菌群,改善腹瀉便秘等症狀。

如果寶寶有便秘腹瀉等症狀,或在寶寶吃抗生素,輸液等時候,醫生會建議搭配益生菌使用。

寶寶有必要吃益生菌嗎?吃益生菌到底有沒有用?

這裡我說一個我家寶寶的例子吧,我家寶寶在一歲之後到一週半期間,也不知道怎麼就特別容易拉肚子,可能是所謂的秋季腹瀉吧。

半年的時間裡,因為腹瀉上醫院吃抗生素,打針輸液,反反覆覆,搞得寶寶身體也很虛弱,之後醫生建議可以買一些益生菌給寶寶食用。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給寶寶吃上了益生菌,堅持了一兩個月之後,寶寶愛拉肚子的現象明顯有所緩解。徹底好了以後寶寶到現在10歲了也很少拉過肚子。

從我親身經歷的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益生菌在關鍵時候,比如說寶寶拉肚子,消化不好等等情況下,食用寶益生菌,是有一定的輔助效果的。

我家寶寶小時候特別容易生病,所以輸液的時候也比較多,一輸液,因為要抗生素消炎,所以寶寶就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每次也需要配合益生菌食用。

我認為在特殊的時候,如拉肚子、腹瀉、免疫力低下等時候,是可以給寶寶食用益生菌配合調理的。

益生菌要長期吃嗎?

在使用的時候,一般按照醫囑,比如說一天一次,還是一天兩次的量使用。

調理時可以給寶寶吃上一段時間,比如以一個月為週期或者兩個月為週期,但是我不建議給寶寶長期食用。

益生菌畢竟是作為一種調理用的,任何一種東西長期使用都不太好,儘管他能調理身體,增強免疫力,但是,一個週期以後,還是可以停下來休息緩緩,隔段時間再使用比較合適,這是個人的看法。

益生菌怎麼吃呢?

益生菌可以單獨吃,也可以混在奶粉裡面吃,就我個人的最佳建議是單獨吃,我覺得這樣,對幼小的寶寶來說,吸收好一些。

益生菌是作為一種調理的藥,不建議長期使用,希望寶媽們引起重視。


遇見凌薇


益生菌一般不建議長期服用,寶寶的腸道在不斷髮育,良好的腸道應該自己調節菌群平衡,在寶寶一切正常時,沒有必要吃。益生菌只是在失調的情況下幫助寶寶建立正常的系統。

1、服用抗菌素時。抗菌素尤其是廣譜抗菌素不能識別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它殺死敵人的時候往往把有益菌也殺死了。這時候或者過後補點益生菌,都會對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

2、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牛奶不適應症、急慢性腹瀉、大便乾燥及吸收功能不好引起的營養不良時,都可以給小兒補充益生菌。

3、早產、剖腹產和不是母乳餵養的寶寶不能從媽媽那兒得到足夠的益生菌源,保護健康的腸道菌膜不健全,可能會出現體質弱、食慾不振、大便乾燥等現象,也應該適量補充益生菌。

4、對於免疫力低下或者需要增強免疫力的特殊時刻(如某種流行疾病期間),能夠起到預防作用。

5、帶寶寶出行或旅遊時帶點益生菌類產品,如果寶寶腸胃不舒服,服用後能夠有效緩解。

Tips: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無需額外補充益生菌,因為母乳餵養本身就是有菌餵養過程。母乳餵養有益於建立雙歧桿菌為主的腸道菌群,不僅對寶寶的消化好,而且對寶寶免疫系統的建立和成熟也很重要


小葡萄137107782


益生菌是對人體只有益而無害的活菌,進入腸道後能夠起到一定的活性作用。但是要讓益生菌保持活菌狀態,需要兩個條件:

一、益生菌是厭氧菌,也就是說它需要無氧的生存環境。當然,我們腸道內都是無氧的,活的益生菌進入體內,是很容易生存下來的;

二、益生菌也是需要養料的,而它的養料就是纖維素。母乳中有相當含量的纖維素,即低聚糖,所以母乳寶寶從出生後就已經在攝入纖維素了,而這也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很少出現真正大便乾結的便秘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