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抓“癌王”难,但并非没办法

CT.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们常常谈癌色变,胰腺癌又是众所周知的“癌王”,获此大名主要因为它早期时往往没有症状,血里的肿瘤指标、CT或B超都很难在胰腺癌早期时候发现它,因此,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其中约三分之一患者已出现局部扩散,近一半已发生了转移。

另外,除非是在早期阶段,胰腺癌的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效果均不令人满意,病人5年内生存率低于8%。

种种原因让胰腺癌成为比较凶险的癌症。在胰腺癌尚处于早期阶段时发现它或对其癌前病变(例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的囊性肿瘤)进行监测,是“打败”胰腺癌为数不多的有效办法。如此一来,早期发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为早期发现“苗子”,医生们总结了一些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1.长期吸烟、饮酒。吸烟时间越长,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就越高。吸烟产生的循环致癌物可导致胰腺炎症、基因突变;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胰腺癌的相对危险度升高2-3倍。长期饮酒者可导致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2.糖尿病。糖尿病既是胰腺癌的表现之一,也是预兆,往往先于胰腺癌(短至数月,长至3年)出现。胰腺癌病人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达4%-65%不等。年龄50岁以上、新近出现的糖尿病病人3年内患胰腺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6-8倍。因此,中老年人、甚至部分年轻人如果新近出现糖尿病,应该警惕胰腺癌的存在,即便一开始检查后未发现胰腺癌,也要定期复查。

3.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的囊性肿瘤。胰腺的慢性炎症是公认的危险因素之一,部分人因为急性胰腺炎或多次发生急性胰腺炎后经检查后发现了胰腺癌。胰腺的囊肿中有一部分是囊性的肿瘤,例如粘液性囊腺瘤、胰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相当一部分囊性肿瘤随着时间延长会演变为胰腺癌。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定期监测它的变化以便早期发现胰腺癌。

4.有基因(遗传)性疾病者。家族中若有2个以上直系亲属曾经患胰腺癌者,则自身患胰腺癌的危险度比普通人高6.4倍;若有3个以上直系亲属患胰腺癌者,则自身危险度比普通人高32倍。其他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包括: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症、家族性不典型多发性痣黑色素瘤、Lynch综合症、Peutz-Jeghers综合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胰腺炎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患胰腺癌的风险性。

我们都知道,胰腺癌在早期阶段很难被发现,这一时期里血“肿瘤指标”往往不升高,普通的腹部B超甚至CT检查也很难发现它。腹部B超常常受胃肠道内气体的干扰而无法看清胰腺,而普通的CT检查很难发现直径1.5厘米以下的胰腺癌。目前,比较公认的、能发现胰腺早期病变的方法是超声胃镜检查和胰腺的核磁共振检查:

1.核磁共振检查。胰腺癌往往可以引起胰管(人体消化功能中非常重要的胰液排入胃肠道的管道)的狭窄和增宽,核磁共振检查(包括MRI和MRCP)的特长就是发现胰管的狭窄、扩张和胰腺的囊肿,也有助于发现胰腺的较小的肿块。

2.超声胃镜。超声胃镜是在普通胃镜头端安装了高频超声波探头的特殊胃镜,是目前公认的、发现大小1厘米以下胰腺微小肿块和囊肿最灵敏的方法,但是它对医生的要求较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内镜医生来完成。

超声胃镜的检查过程与胃镜检查相似。和腹部B超、CT、核磁共振检查相比,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隔着一层薄薄的胃壁、在胃内以最近的距离对胰腺进行超声波扫描,它的高频超声波探头犹如雷达一般,发现胰腺病变的能力远远超过普通的B超探头,在有经验的医生这里,只需要花10-15分钟时间就可以细致地完成对胰腺的检查。

超声胃镜检查不仅可以单独进行,在有条件的医院,也可以在“无痛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和胃镜检查同步进行,这样在同一次检查中不仅能对我们的食道、胃和十二指肠进行胃镜观察,还能对胰腺、胆道和部分肝脏进行精细的超声波探查,通常情况下,检查时间也就比胃镜多10-15分钟。

所以,如果存在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又正好需要做无痛胃镜检查时,不妨提前与医生咨询是否可以加做一个超声胃镜,对胰腺进行细致的检查。

作者:孙波(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