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市中藥材種植產業

撫州市具有獨特的生態和人文優勢,這兩大優勢為撫州市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是中醫中藥資源獨具特色。江西撫州是中國中醫藥誕生地之一,也是歷史上極具盛名的“旴江醫學”、“建昌幫”的發源地。撫州名醫名派輩出,誕生了中醫名家970多人,編撰了有目可查的醫籍680餘部。在江西省“歷代十大名醫”之中,撫州就有七人。“建昌幫”中藥業起源於東晉,發展於宋元,鼎盛於明清,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傳統炮製技術,國內外行業影響深遠。

撫州市中藥材種植產業


二是中醫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歷史的長河中,撫州的政治和文化傑出人物,有不乏留心岐黃、熱心中醫學之人,他們為醫學的發展與傳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文化名人的養生之道,都為撫州市中醫藥種植業以及健康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文化載體。

三是藥用動植物資源豐厚。撫州種植中藥材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境內屬南方溼潤多雨季風氣候區,氣候溼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形地貌多樣,良好的種植條件和豐富的丘陵山區地勢,孕育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撫州市屬於藥材資源大市,擁有藥用植物1900多種,常用藥材多達300餘種,有金銀花、白花蛇舌草、枳殼、艾草、黃精等29種道地藥材,還盛產蓮子、百合、澤瀉、淮山等藥食同源品種。這些先天獨有的自然條件為發展中藥材種植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撫州市中藥材種植產業


四是醫藥衛生教育資源豐富。作為地級市,撫州市擁有東華理工大學、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撫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四所高等院校,既能培養專業的醫療衛生人才,又能為發展中醫藥產業、健康服務產業提供人才保障。

基本現狀
   中藥材種植業關聯農業、工業、服務業和醫療康養等多個產業,是一、二、三產相關度較高的陽光產業之一,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撫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機遇,緊密結合撫州實際,順應市場需求,把中醫藥產業列為全市發展重大戰略和主攻方向,發展態勢良好,發展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產業發展步伐,撫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和出臺了若干扶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制度文件和政策措施,對發展中藥材種植業的補助對象、補助範圍、補助標準和種植質量要求等作出明確規定。市財政每年安排不低於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於支持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對集中連片種植規模達到100畝以上(含100畝)的新增中藥材基地,按一年生中藥材新建基地80元/畝,多年生中藥材新建基地200元/畝的標準進行補貼;同時,各縣(區)也陸續出臺政策,加大對中藥材種植支持力度,如南城縣安排了1000萬元扶持發展基金;樂安縣採取“一企一策”形式,加大對中藥材種植企業扶持力度。諸多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引領撫州中藥材產業合理佈局、分步實施、優先發展。

撫州市中藥材種植產業


   種植面積擴大,規模效應初步形成
   截止2019年上半年,撫州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2.18萬畝,其中主要品種面積為30.29萬畝,一般品種面積11.79萬畝。新增中藥材面積9.85萬畝,同比增長30.5%。種植面積千畝以上的品種27個,其中黃梔子10.43萬畝、瓜蔞4.42萬畝、白花蛇舌草3.55萬畝、金銀花2.79萬畝、枳殼2.36萬畝、紫蘇1.74萬畝、香榧1.82萬畝、金毛耳草1.47萬畝、杜仲1.41萬畝、澤瀉1.22萬畝、何首烏1.04萬畝。從江西省內橫向比較,撫州市中藥材種植總面積僅次於宜春市。


   因地制宜引導,聚焦發展重點品種
   根據撫州市《關於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每個縣區重點種植2-3個道地藥材,“一縣一品”格局初步顯現,如南城縣的枳殼、白花蛇舌草、葛根;樂安的瓜蔞、紫蘇、何首烏;臨川的金銀花、黃梔子、燈芯草;黎川的艾草、七葉一枝花等。截至目前,臨川金銀花、東鄉白花蛇舌草、廣昌白蓮、澤瀉、金溪黃梔子、南城淮山和麻姑仙棗共七個中藥材品種已被列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數量名列全省第一。中藥材種植標準化也有所突破,撫州市已建立了澤瀉、金銀花、淮山、黃梔子等9項地方標準。2019年《建昌幫古法炮製標準化試點》、《黎川縣艾草中醫藥綜合標準化試點》2項試點項目被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批准為江西省中醫藥標準示範項目,江西省共有8項,撫州市是唯一有2項獲批的地級市。
   注重培優扶強,中藥材種植企業有突破
   撫州市各縣區立足本地實際,大力培育一批成長型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其中樂安縣引進高馨藥業種植中藥材68900畝,佔全縣種植面積的98%;潤邦藥業新建15000畝白花蛇舌草種植基地、洋望集團種植枳殼3000畝、潤通實業種植瓜蔞等產品4000畝、仙蓋山種植杜仲5000畝。這些種植龍頭企業,有力帶動了農戶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