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宋瓷虽为高古瓷,但是其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位置是无人替代的,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官汝哥定钧,自从问世以来就为世人所珍,为后世的帝王将相,权贵富豪,风流才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更为后世的西方人所膜拜:宋人的五大名窑极其审美,并发出“领先世界一千年”的感慨!中国的陶瓷文化,这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文化的缩影之一!


不说那么多了,既然作为收藏领域的创作者,陶瓷是本人的论述的专项。咱们言归正传,直接奔入主题:北宋定窑的特殊品种:绿定,今天给予一个盖棺定论!本人特此声明:在这里只做学术讨论,都别多想,谢谢

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前两年深钻过关于绿定的产品,首先不管你白,黑,红,紫,绿定都得符合它是瓷器,而不是陶器,不是半生不熟的炻器!何为瓷器,学术界研究有了定论:温度达到1250度才能称为高温瓷器,否则全部不对!还得符合我下面给大家分享的绿定和北宋定窑白定的对比!


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2018年年底的时候我就得出了结论,发给了朋友讨论,比沙孟海的孙子~沙家櫪在2019年11月份写的文章得出的结论还要早一年!还有相声演员~杨议拍的自己的藏品议想天开视频中他的藏品:绿定斗笠盏,他的不是定窑的绿定产品,是辽代的绿釉产品,够上认定标准瓷器的烧造温度1250度,也只能说是:辽绿定,但不是北宋定窑的绿定!注:后面的绿定瓷片是故宫博物院的标本


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没有实物证据作为依托,没有权威的学术,考古资料做垫底,都是死板硬套:学术概念,臆造品!现发给大家慢慢悟,最好身边有真正的北宋定窑的白定产品或瓷片,对比着学,就会有所得!


关于北宋定窑的特殊产品~绿定的终极论断如下:


第一,绿定的所有的器型必须和白定相对应,不能随意臆造


第二,绿定是高温瓷,温度必须达到学术界认定的的高温颜色釉瓷器的1250度,达不到1250度的绿釉产品都不可称为“绿定”,只能是中低温的绿釉产品~釉陶


第三,绿定和北宋定窑的白釉产品~白定,紫定,黑定,红定,黄定胎土一样必须是白色的,因为它难得,使用的级别高,所以胎土淘洗的很干净,含杂质很少,烧造后有玉质感,又如康熙年间的“糯米胎”。因为烧造的温度高,胎体瓷实,所以用手敲击“声如磬”


第四,绿定必须具备白定的判定标准:泪痕,旋纹刷丝痕,胎轻不压手


第五,绿定的釉水是铜为呈色剂,烧造后的成品胎体釉面的釉水凝结处呈绿定特有的“翡翠色”,气泡在40倍放大镜下如青蛙的卵泡~大泡含着小泡,中间似有泡水般,半圆形鼓起状,跟同时代的钧窑气泡呈像一致


第六,绿定的工艺借鉴唐三彩颜色釉的技术,只是一个是高温釉,一个是中低温釉,所以开片密集,如“苍蝇翅”,如唐三彩的七彩牡蛎光~绿定其实就是康熙年间创烧的“郎窑绿”,他们的工艺技术,特征是一致的,北宋绿定~高温铜绿釉产品比清康熙年间还要早七八百年,绿定的问世是可以改写中国陶瓷史的


第七,绿定因为稀有难得,它的烧造方式也是如越窑的顶级产品~秘色瓷一样:一器一匣钵,底足的垫烧方式也是模仿秘色瓷~三叉体支钉,支钉痕如秘色瓷,且三个支钉痕不规则:有的如长三角型,如黄豆大小,如长锥型


第八,绿定是专门为北宋王室定烧的,是在北宋官方性质的窑场官窑~定窑基础上生产的,由特定的督窑官员指挥生产:它只能供皇室,或皇室赏赐给社会层次高的阶层,如王室成员,对王朝有特殊贡献的将士,道长,高僧等


第九,古人对一个新事物的描述总是爱用身边的常物去形容它的特征,所以史料记载的一些给后人的提示是有帮助的,以绿定盏类产品为例,内底足是自然呈像,跟同时代的钧窑窑变成像,盏底釉水浓厚,目光所致有七彩牡蛎光,且外漏宝光,如张先诗中所言“绿定见花影”


补助图片,悟空提问,答网友问,截图如


瓷之色:北宋五大名窑•关于定窑的特殊釉色——绿定的终极论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