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微軟低代碼開發平臺Power Platform

“你們能不能幫忙開發一個可以¥#*&^……這樣的應用?”

“可以,需要……*&%#¥,很複雜。”

“多長時間可以搞定?”

“一年。”

“What???”小朋友,你是否也有很多問號……(不好意思,跳頻了)

上面這段對話有沒有一絲絲的熟悉感?在業務人員和技術人員“交涉”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場景語言”不同,反覆的需求溝通不僅會大大降低開發效率,還有可能存在需求傳達不到位或者接收不準確,導致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

在今天這樣一個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這樣的問題還會被加倍放大,企業要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就要求業務敏捷性夠高,應用開發週期夠短,所以,上述對話的情形將是不被允許的。

據預測,從現在到未來的5年之內全行業將會創建5億個新應用,這比過去40年來的應用程序都要多,完全超出了企業技術人員的負荷量,要全靠碼農們一字一句地敲代碼肯定搞不定。

所以,我們將迎來一個低代碼甚至無代碼開發的時代。

什麼是低代碼開發?

時下備受關注的低代碼指的是減少傳統應用程序的代碼編寫量,主要通過圖形化可視化界面,以拖放組件和模型驅動邏輯的方式,讓更多業務人員和IT開發人員共同參與業務流程的優化,快速為Web端和移動端創建企業級應用,加速企業的數字化進程。

而微軟提供的Power Platform平臺,就一個低代碼開發平臺,具體包括了用於數據分析的Power BI、可以讓企業構建低代碼應用的Power Apps、可以自動執行重複性耗時任務的Power Automate,以及甚至不需要任何編碼就能生成聊天機器人的Power Virtual Agent。

其中,Power BI 最早出現在微軟Office的Excel表格中,允許用戶通過可視化操作界面來自助式分析從多個來源獲得的數據。從自助式分析出發,微軟把Power系列定義為一個低代碼開發平臺,予力每一個個人和組織,以小時為單位,將業務創新轉化為企業級應用。

據微軟全民應用開發平臺全球副總裁Charles Lamanna介紹,Power Platform已經在微軟內部有著廣泛的使用,目前其公司內有數萬個應用都是員工基於Power Platform自己開發的。在全球15萬員工中,每個月都會有10萬員工在用Power BI分析數據,8萬員工在用Power App開發自己需要的應用,3萬員工用Power Automate實現了流程自動化,既包括開發人員,也包括銷售、財務、法務等人員。

三問微軟低代碼開發平臺Power Platform

微軟全民應用開發平臺全球副總裁Charles Lamanna

從實現方式上,Power Platform借鑑了Office 365和Windows中的很多界面設計和體驗設計,可以像PowerPoint一樣進行一些拖進拖出的操作,還有一些邏輯和虛擬化的設計,其中,Power Automate與Visio、Excel也有相通之處,因此非常容易上手。

舉例來說,基於Power Apps中的組件框架(Component Framework),無論是技術還是非技術人員,都可以上傳自己已經開發完成的應用組件,供其他人再次調取使用,其中既包括技術人員編寫的複雜代碼應用,也包括業務人員使用Power Apps編寫的輕量應用,從而大大縮短新應用的開發週期。

低代碼開發有什麼條件?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企業裡的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低代碼開發平臺變成開發者,並且不受技術門檻的限制。“舉個例子,比如Excel表格,普通員工只要會寫一個公式、或者做一個計算,就可以受益於其中非常強大的功能。微軟對低代碼平臺也有同樣的預期。”Charles說。

這樣的做法,對技術和業務人員來說是雙贏的——前者的開發工作量大大減少,後者則可以自己動手開發出滿足自己業務需求的應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以後技術人員就沒事幹了,Charles告訴至頂網記者,他們的職能會發生一些變化,轉變成應用治理的角色,主要負責後端的技術支持和驅動。拿Excel來說,雖然幾乎每個員工都會用它來製表、統計數據,但是,企業中仍然需要會計或者財務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所以,未來技術人員的工作重點會是更復雜、更重要的應用開發,而不會做底層開發。

但另一方面,雖然低代碼開發帶來了極大的便捷性,它的普及卻是有前提的,比如,需要企業內部有實際的業務痛點,再比如,企業的數字化和員工的個人能力得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跟技術人員更好地進行配合協作。同時,低代碼開發平臺的使用,也要求技術人員能把企業內部的主要業務和服務開發成一些簡單的API方式,供非技術人員使用,而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更重要的是,由於大量業務人員加入到應用開發中,企業就需要很強的治理模型來管控風險。對此,Power Platform上提供了專門的治理工具,既鼓勵大家去開發自己的應用,同時保證代碼安全和代碼質量。

具體來說,微軟使用了三個手段:第一,提供一個成功的設計,確保用戶做的設計有效並且沒有錯誤;第二,提供對應的檢測功能,對應用、流程、機器人等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進行檢測;第三,通過內置的測試機制,在每次應用開發和更新完成後自動測試腳本,提升代碼可靠性。

Power Platform在微軟產品中是什麼角色?

從最早的Power BI,到Power Apps,再到最新的Power Automate和Power Virtual Agent,微軟正在一步一步推進低代碼的發展。

而追溯Power Platform的“進化史”,它雖然以前作為 Dynamics 365 的可擴展性模型,但是有一部分功能是從Office 365和Azure應用延展過來,所以在Ignite 2019大會上,微軟將它從Dynamics 365 中脫離出來,成為連接微軟三朵智能雲的統一工具。

截止目前,Power Platform經歷了五次迭代,基於雲計算平臺構建,還能通過API與Salesforce、Workday、SAP等軟件快速地集成,把平時需要手工完成的複雜的人工流程進行數字化呈現,不僅能幫助企業開源節流,更可以協助企業在遠程辦公的情況下,讓員工的生產力不減反增。

另外,Power Platform還支持開發多種設備的應用軟件,比如電腦、手機、邊緣設備、混合現實設備、對話機器人等等。在技術側重上,Power Platform還集成了大量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功能,用於幫助企業梳理內部流程,提高決策效率。比如,為了便於在Power Automate和Power Apps加入人工智能模型,Power Platform中包含了一個無需代碼的人工智能服務“AI Builder”,該工具可以把Azure的AI服務整合到Power Platform上,而藉助於其中的預製模型,即便沒有數據科學家和專業開發者,企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自行定製AI。

據統計,目前全球財富500強企業中,有97%的企業都在用Power Platform,每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了300萬人。

以大型石油公司斯倫貝謝(Schlumberger)為例,該公司內部已經通過Power Platform開發了1萬多個應用,包括能幫助員工提升生產力的應用、財務方面的應用等等,目前這些應用已經在85個國家和地區部署,被10萬名員工使用。“斯倫貝謝里有一位非IT員工,用了兩天的時間就開發了一個無代碼應用,這個應用為公司節省了750萬美金。”Charles表示。

另一個例子是美妝品行業巨頭聯合利華,目前,聯合利華正在使用物聯網和邊緣智能服務和設備為其工廠打造數字雙胞胎(Digital Twins),其中就有Power Apps的身影。比如,工廠中的一名質量保證人員利用Power Apps自行開發了一款質量保證APP,如今,這款APP已經推廣到聯合利華的所有工廠中。

所以,談及Power Platform的定位,可以用CEO薩提亞的一句話總結:“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Power Platform、Azure,是我們為企業客戶提供服務的重要內容。而Power Platform將是我們專門針對企業用戶智能雲開發出來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產品和平臺,它對於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