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進階之三:避免幾個成長誤區

職場進階之三:避免幾個成長誤區

“有因必有果”,你在一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在之後的階段,要麼幫助你,要麼損害你。培養好習慣固然重要,避免成長誤區同樣不可或缺。

職場遠非盡善盡美之地,管理不善、溝通不暢比比皆是,黑灰色地帶更是無法杜絕,很多人會因此沾染一些壞習慣,為長期發展埋下隱患。

(1)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職場中存在普遍的信息不對稱。明明每家企業都青睞於有能力、有潛力的員工,但很多時候,加薪升職等有限的資源被引向了“會哭的孩子”——那些擅長做表面功夫的人。

前些天,一個朋友調侃他們辦公室裡一年一度的年末大戲開演了。臨近年末評優,原來19點就空蕩蕩的辦公室,現在20點都還滿滿的,一個個都很“戲精”,希望被領導看到自己“勤奮刻苦”的樣子,為年底拿A添把柴。

一年一度,說明“臨時抱佛腳”的把戲是有用的,老闆吃這套,難怪員工愛演戲了。如果你入職的單位不幸就是這種風格,升職加薪全靠領導印象,作為員工,向上溝通的確至關重要,要讓領導知道你做了什麼。但是,千萬不能醉心於“向上管理”。

一旦你把重心放在“把表面功夫做好”上,你就不可能真正把事做好。屆時,工作作風陷於浮誇和油膩,積重難返,說什麼都晚了。

(2)等價交換原則

企業喜歡強調“無私奉獻”精神,希望員工主動打掃KPI覆蓋不到的角落;員工卻信奉“等價交換”原則,拿一分工資出一分力。

如果把工作看成出賣勞動力的交易,等價交換原則沒有錯,如外賣小哥,跑一單掙一單的錢,無可厚非;但如果認同工作是為自己的簡歷打工,把自己的成長放在天平一端,天平另一端付出多少才夠分量呢?自然是多多益善,這一端付出越大,另一端成長越多。

不時有人抱怨,“付出大於回報,就像穿著黑褲子尿褲子,你感到一陣溫暖,但是沒人會注意到。”其實,那又怎樣呢?把眼光放長一些,小樹苗長高2釐米,可能無人注意;一旦長成大樹,總會被人看到。

(3)職場“快閃”族

步入職場前幾年,要保持開放,也要有耐心。發現新機會是有益的,盲目換工作則是有害的。如果你常有裸辭的衝動,不妨聽聽《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的勸誡:

“遇到問題,你應該首先在公司內部尋找解決的辦法,敢於在老闆面前表達你的野心。你必須要釐清自己的理想、技能和選擇,並完全確定自己對目前狀況的推論、假設都是正確的。……除了職位,你更需要考慮的是工作內容和學習曲線。”

謹慎做決定吧。

如果還是打算離開,做好承受壓力和承擔風險的準備,然後,優雅地離開。人們常說“後會有期”,在職場中,這不是一句客套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