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席子技艺:老祖先巧用大自然馈赠,民间技艺里全是生存的大智慧

打席子 温暖人生的手艺

作者:李贵龙(书房记专栏作家)

——白登宏访谈录

据考古研究,席子,早在石器时代就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喻户晓、司空见惯,常用生活器物。

打席子技艺:老祖先巧用大自然馈赠,民间技艺里全是生存的大智慧

在无桌椅之类的高架器具时代,除却睡卧功能,啦家常、做针黹、学习办公、三餐饮食,都会坐在席子上进行。因此有“席地而坐”的说法。“席地而坐”也有很大讲究,分正席、上席、下席、席口,尊卑长幼各居其位,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推而广之,就连官职称谓也与席子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农会主席、工会主席、协会主席……都是坐第一把交椅的,若带个副字,也在第二把交椅上坐着。

特别是窑洞部落,经秦汉,历唐宋,越明清,直至高度文明的当下,席子的所有功能,数千年沿袭不绝。席子,饮食起居离不开他,更主导着人生的方方面面。如果您参加一场陕北的婚礼或葬礼,会发现,宴请宾客称为坐席、吃席饭;坐席时,贵宾长者坐正席;新人为宾客敬酒称为拜席口。还有,幼儿成长称为抠席疤长大;老者仙逝称为卷席仙游……

打席子技艺:老祖先巧用大自然馈赠,民间技艺里全是生存的大智慧

高粱杆编织的席子,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有朴素的本质,在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飞速改变的当下,留下了一些礼仪和词汇,悄然无声地退出人们的生活。相应,利用秸杆为原料,以经纬编织为技巧,古老的打席子手艺也成为一种漫漶的回忆。

为了记载这种手艺,费尽周折,多方查访,在黄河东岸、仙岭之上的一个小山村内,寻找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席匠,给我讲述了他的从艺人生和打席子的工艺流程,并作了简单的示范。

白登宏口述

手艺是老先人传下来的

打席子没有多难,会打的每个村里都有,只不过有个手艺高低之分。手艺高的,除自用外还帮别人打,利用冬闲能挣几个零花钱;手艺低的,给自家打,省去了顾人的费用。

打席子技艺:老祖先巧用大自然馈赠,民间技艺里全是生存的大智慧

我是十七八岁开始学打席子的,没有固定的师傅。冬闲时间,村里总会有几家打席子的,暖窑热炕成了人们聚集啦家常、听史由的好去处。我算得上是个有心人,在天南地北乱弹、关公战秦琼的嬉笑中,留心看如何起边,如何撬角,如何插篾,看的多了,把打席子的全过程就熟记心中。于是,就破扣、刮皮皮,鼓捣着开始学打席子。高粱秸秸家家有,是烧火的柴禾,打不成拆了再打,也糟蹋不了值钱的东西。古话说的好“眼眼巧手手拙”,一点儿也不假。虽然打席子的过程倒背如流,真打起来,还是不得要领,就请叔叔大爷手把手指点。经过一个冬天,席子终于打成了。

打席子跟编筐子、纳拍拍一样,被称为“柴草生活”,是利用秸杆、枝条制作生活生产器具,是老先人留下来的手艺,代代传承。只要热爱,就能学会;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材料是些庄稼秸杆

打席子的材料是高粱秸秸。高粱是陕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家家户户都种植。秋天,高粱成熟了,山峁上火红火红一片连一片。收割了,把高粱穗堆在场里,高粱杆堆在山里。等风干后,把秸秸搬下,按粗细分类,捆好,收藏,备用。

打席子技艺:老祖先巧用大自然馈赠,民间技艺里全是生存的大智慧

高粱穗的柄我们称之为秸秸,光滑而洁白,长二三尺,粗细均匀。秸秸可是个好东西,纳成拍拍,可做锅盖、瓮盖、粮囤盖,也可纳成置放油盐酱醋的方盘。若将内瓤刮去,就是皮皮,柔软而坚韧,是打席子、席囤的上好的材料。打成的席子,光滑而洁白,平展而柔软;席囤,不仅耐用,还透气好,放粮,久贮不会变质。

席匠的工具有镰刀、菜刀、案板和压尺,简单而普通,都是农家常用的工具。

若走进庄户人家,满眼都是高粱秸秸制作的器具。刨根问底儿,不起眼的打席子手艺,是老祖先巧妙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创造出的技艺。虽然是民间技艺,却是生存大智慧的结晶。

手艺再好,也要耐心加细心

打席子要先备料。

首先是分择秸秸。秸秸是在黄土地里自然生长成的,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的白净,有的表面有褐红色斑。按类分择,合理利用,是打出好席子的基础,因此,要认真、细致分择,不能粗枝大叶。

打席子技艺:老祖先巧用大自然馈赠,民间技艺里全是生存的大智慧

接着是破扣。把一根秸秸中分劈成两瓣,叫破扣,一瓣就是一根秸秸扣。破扣不用刀,一手拿秸秸,另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秸秸顶端用力,使之开裂;食指夹入裂口,与拇指配合向下拉,即可将秸秸破成扣。看似简单,实则是个技术活,不熟练,不仅破的慢,还会割破手指。

破好扣,就可刮皮皮。刮皮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刮,即秸秸扣不入水浸泡,直接置于案板,用切菜刀子刮。干刮,省了浸泡的麻烦,但费力且不易把内瓤刮干净。另种是湿刮,秸秸扣放入水浸泡至绵软,置于案板,用镰刀刮。湿刮,省力又能把内瓤刮干净,越净,皮皮韧劲更强,不易折断。

皮皮刮好,入水浸透,即可打席子了。

打席子技艺:老祖先巧用大自然馈赠,民间技艺里全是生存的大智慧

从第一角开始,称撬角起边。将三根皮皮重叠,为一篾,用压尺压住,一篾一篾并列,排上十多篾,作为经篾;将最后一篾的一头拧转,作为纬篾,编入经篾;编入时从下两篾与上两篾间穿过,以此类推编到头;再拧转下一纬篾,编入经篾;编入时从下边一篾和上边一篾为一组间穿过,以此类推编到头;这样编出的纹饰呈“山”字形,又称为起山。往复循环,边编边给经纬篾上插皮皮。一直编到边长等同炕的宽度,撬第二个角。撬好第二个角,继续编,编到席子与炕一样长,撬第三个角,撬第四个角。撬完第四角,席子就打好了。

说来几句话,做起几十天,打席子可是个费时活儿,从破扣、刮皮皮到一领席子打好,没三二十天是完不成的。因此,手艺再好,也要耐心加细心,皮皮要浸透,用力要均衡,席笆要匀称,插皮间隔讲疏密,为了席面白净,插皮时将外表有色斑的插在下层,从始至终遵循这些技术要点,一丝不苟,才能打出结构紧密,角正边直,席面平展,笆纹漂亮的好席子。

席囤也是用同样的材料打成的。工艺流程与打席子基本一样,不同的是撬四角。席子撬的是平角,席囤撬的是立角,撬成立角席囤才能立起来,才能打成圆柱体。

打席子技艺:老祖先巧用大自然馈赠,民间技艺里全是生存的大智慧

现在,农村很少能见到高粱秸秸席子。我打罢席子也近三十年了,不仅手生,说叨起来也丢三落四的。你把打席子手艺用文字记下来,传下去,很好!让传承几千年的手艺存活在书本上,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李贵龙,陕西绥徳县人。现系中国汉画研究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榆林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审专家,绥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绥徳县黄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文化绥徳》执行主编。先后撰著出版了《绥徳东汉画像石》《绥德汉代画像石》《绥德汉画像石》《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等,其中《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作为大学生自选教材,被推荐登录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