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之心,一如當年的司馬昭

刘裕之心,一如当年的司马昭

刘裕的崛起,是因为孙恩之乱。


这样的内乱在东晋并非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之前已有王敦之乱(322),苏峻之乱(327),之后则有桓玄之乱(402),卢循之乱(410) )。乱世出英雄。北府的先驱郗鉴军团,西府的前身陶侃部队,就是在平定苏峻之乱时脱颖而出,使自己成为影响历史之力的。


现在轮到刘裕。


公元399年,也就是北魏国王拓跋珪迁都平城和称帝的第二年,孙恩之乱起。孙恩号称道教徒,其实是邪教组织和恐怖组织头目。在他的蛊惑和挟持下,数万[9]公众倾家腐败抛弃妻别子,甚至杀死被认为是累赘的婴儿,跟着他攻城略地杀人放火,一时间竟风起云涌。[9]


东晋政权的腐朽,世家子弟的无能,则在这场动乱中暴露无遗。孙恩起事时,会稽郡长官王凝之(王羲之次子)既不出兵也不防备,天天在密室里祈祷,还让请到了鬼[10]兵数万把守要津。结果如何呢?城破被杀。[10]


[11]难怪他的妻子谢道韫,死都看不起他。

刘裕之心,一如当年的司马昭

被当时他只是北府小小的参军,却让貌似强大的孙恩一再溃败终至灭亡。这说明孙恩的邪教组织不过乌合之众,他们能躲过一劫,靠的竟是这位出身寒门的下级军官,堪称命悬一线。


实际上,孙恩之乱断断续续地拖延了两年多时间,却居安的执政者却竟然毫不思危,反倒一如既往往地骄奢淫逸。这些家伙除了勾心斗角,便是纸醉金迷,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结果,孙恩还没死,桓玄就来了。


桓玄是桓温的小儿子,而桓温原本是要纠正晋的,只是由于谢安等人的阻挠得逞,这一遗愿便只好由桓玄来完成。桓玄称为西府督帅,坐镇荆州,却实际上占有了晋的三分之二。他与朝廷翻脸,皇室能够指望的就只有北府。


北府却倒向了桓玄。


之前,北府的督帅历来都由门阀士族担任,这时已经已经换成行伍出身的刘牢之。刘牢之一生戎马为国驰驱,功勋显赫却从未有政治头脑。当时,刘裕等人都极力反对勾结桓玄,刘牢之却却大发脾气说:消灭桓玄易如反掌,但之后朝廷那帮家伙还容得下我吗?


原来,他更害怕功高震主。


这就是糊涂了。实际上当时的情况,是桓玄来势汹汹却没有名分,晋室正当防卫又力量不足,因此双方都要借重北府军,拉拢刘牢之。刘牢之如果有政治远见,历史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可惜他没有。[12]


看来,士族固然腐朽,武夫也未必中用。


收降了北府的桓玄却如虎添翼。他顺顺当当地接管了东晋朝廷,消灭政敌之后又要解除刘牢之的兵权。始料未及的刘牢之惊慌失措,决定前往广陵(今江苏扬州)起兵讨伐桓玄,问刘裕愿不愿意一起去。


刘裕断然拒绝。


已经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刘裕直言相告:将军以劲旅数万望风而降,桓玄以新得之志威震天下,人心都已离开将军到桓玄那里去了,请问将军还到得了广陵吗?刘裕无法再追随将军,只能回京口(今江苏镇江)去。[13]


京口是北府的大本营。


当然,只有一江之隔的广陵也是北府的根据地,可惜却是老根据地。当年北府从那里移镇京口,就因为京口与建康并无大江阻隔,又能与广陵隔岸呼应。也就是说,刘裕要回的京口比牢之要去的广陵离桓玄更近,他们一个是迎难而上,另一个却其实是逃之夭夭。[14]


两种选择,高下立判。


刘牢之却不死心,又召集手下将领开会,没想到将领们一哄而散。众叛亲离的刘牢之只好北上,但刚刚离开建康就吓得自缢身亡,后来还被桓玄开棺戮尸。他的儿子则连哭丧都来不及,北上投降了鲜卑人的南燕。[15]


追随刘裕的是何无忌。


何无忌是刘牢之的外甥,也是刘裕的老朋友。牢之与刘裕分道扬镳,无忌左右为难。刘裕则态度明朗地对他说:跟我一起去京口吧!桓玄如果是忠臣,你我就共同辅佐他;不然,就干掉他![16]


结果,桓玄果然被干掉。


跟孙恩一样,桓玄的兴起和灭亡都很迅速。从进入建康到兵败被杀,他一共只折腾了二十六个月,重要原因之一则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称帝。元兴二年(403)十二月,桓玄逼晋安帝禅让,改国号为楚。于是,早就想消灭他的刘裕,便有了正当理由和强硬口实。[17]


三个月后,刘裕起兵。[18]


很难说刘裕的初衷是为了兴复东晋王室,还是实现个人野心,或者是为刘牢之报仇,但双方力量对比之悬殊却毋庸置疑。当时,北府将领大多被害,北府军也实际上不复存在,刘裕率领的联军其实只有一千七百人。靠这么一点兵力就去进攻桓玄,简直无异于以卵击石。[19]


然而双方的斗志也不可同日而语。手持长刀的刘裕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敌营两员大将都死在他的刀下。与之相反,桓玄却闻风丧胆不战而走。当时一个部下拉住他的马笼头,请求与刘裕一战。桓玄只是用鞭指了指天,便急不择路地狼狈逃窜,他的结局其实已无悬念。[20]


次年(404)五月,桓玄被杀。


此后的历史就由刘裕来书写了,选择的路线则与当年的桓温神似,那就是先建功立业,再篡位称帝。于是短短十几年间,他先后灭南燕(410),灭西蜀(413),灭后秦(417),将东晋的王旗重新插到了长安城头。


这时就连北方的胡人,也知道刘裕下一步要干什么会干什么。匈奴胡夏国王兴奋地说:我看刘裕一定得胜,之后一定回朝,关中就是我的了。崔浩则对北魏皇帝说:王猛是苻坚的管仲,刘裕是晋室的曹操。灭秦之后他一定会回去篡位,秦国的地盘迟早是我们大魏的。[21]


刘裕之心,一如当年的司马昭。


套路也是一样的:先是封宋公,后是封宋王。这时距离成为宋帝,已只有一步之遥,刘裕却说不出口。他只好在寿阳(今安徽寿县)王宫装模作样宴请百官,宣称自己应该功成身退,准备交还爵位,养老京师了。


众人没听出言外之意,一片歌功颂德,只有一个名叫傅亮的高级官员出门以后才恍然大悟。他立即回过身去敲门求见,刘裕的宫门也应声而开。


傅亮进门就说:臣最好先回建康。


刘裕也不多说,只问:需要多少人送你?


傅亮说:几十个足够。


回到京城的傅亮很快就做了安排,甚至起草了禅位诏书让晋恭帝照抄,恭帝竟也欣然命笔。他对身边人说:桓玄之后,我晋朝就已经亡了,只是靠着宋王才又延续了近二十年。今日之事,朕心甘情愿。


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即皇帝位,国号宋。[22]


南朝开始了。


[9]见《晋书·孙恩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当时,孙恩军中妇女溺杀婴儿时会说:祝贺你早登仙堂,我随后就来找你。可见孙恩军实为邪教组织和恐怖组织。


[10]见《晋书·王凝之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


[11]见《晋书·列女传》、《世说新语·贤媛》。


[12]以上事见《宋书·武帝纪》,《晋书》之《桓玄传》、《刘牢之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观点请参看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府兵始末》。


[13]见《宋书·武帝纪》、《晋书·刘牢之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


[14]关于京口的战略地位以及北府从广陵移镇京口的意义,请参看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府兵始末》。


[15]见《晋书》之《刘牢之传》、《刘敬宣传》。


[16]见《宋书·武帝纪》、《晋书·何无忌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二。


[17]据《晋书·安帝纪》,桓玄进入建康,杀执政司马元显等人,是在元兴元年(402)三月;兵败被杀,在元兴三年(404)五月。


[18]据《晋书·安帝纪》,桓玄称帝,是在元兴二年(403)十二月二十九(壬辰);刘裕起兵,则在次年二月二十三(乙卯)。


[19]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


[20]以上见《宋书·武帝纪》,《晋书》之《桓玄传》、《刘牢之传》、《刘毅传》、《何无忌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


[21]见《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魏书·崔浩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


[22]见《宋书·傅亮传》、《晋书·恭帝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刘裕之心,一如当年的司马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