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与浩淼(重庆八年之一)

巍峨与浩淼(重庆八年之一)


巍峨与浩淼(重庆八年之一)


巍峨与浩淼(重庆八年之一)


巍峨与浩淼(重庆八年之一)

2011年的深秋,我们来到了重庆。重庆在祖国的大西南,我们是从大东北飞过来的,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个对角线的距离相当遥远。所幸,安然自若早已习惯了这种候鸟一样的飞行,天热了就飞往北方,天冷了就飞往南方,名义上是在东北度过的童年, 其实连一次真正的大雪也没有见到。她俩的爸爸妈妈,是真正的护犊子,从来不想让两个小东西受半点委屈。所以,我们在东北的肃杀降临之前,就来到了重庆。

重庆多山,是名副其实的山城,这是早就知道的。因为喜欢旅游,我见过许多名山大川。东北的崇山峻岭,大多生长着繁茂的树木,冬天的皑皑白雪和夏日里的葱茏绿意,都掩饰不住它苍茫的气质和逶迤的雄姿;云贵高原,十万大山,也有玉龙雪山的千峰竞秀,也有怒江两岸的万丈峭壁,但更多的是温和连绵的群山,尤其是漓江一带,山们像硕大无比的浑圆的馒头,氤氲在白色的水雾中,非常漂亮,看上去像一幅幅横亘在天地间的水墨丹青。

重庆的山则完全不同于以前所看到的山,雄奇、险峻。我们刚来的时候,住在江北一个叫做观音桥的地方。没事出去溜达,就看见马路上的车辆像过山车一般,“呜”的开到山顶,又“呜”的开到谷底。坡度太大,所以在这里看不到自行车的影子,猛抬头,有高楼大厦就令人惊心的矗立在一片悬崖上。

我不懂地理,可是我明显感觉到,重庆的山脉,和川西的山脉一脉相承,犹如喜马拉雅的静脉曲张,凸现于西南的大地上。很多时候,我属望着云雾缭绕的大山上那些影影绰绰的屋舍和辛勤劳作的人们,就想,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用说茶马古道,也不用说悬棺和栈道,目之所及的山民的生活情态,就够我们唏嘘一阵子了。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重庆大山的雄奇和险峻,真的就无法领略诗人的感慨。

从旅游的角度看,重庆最有名的山是武隆的仙女山,这是国家5A级景区,地处乌江北岸,距主城区180公里。它被誉为“南国第一牧原”,“东方瑞士”,其旖旎美艳的森林草原风光在重庆独树一帜。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生三桥,芙蓉洞等景观,让我们在目不暇接惊心动魄的同时 ,知道了什么叫天造地设,什么叫鬼斧神工。

与仙女山齐名的另一处5A级景区是黑山谷,毗邻贵州。因为迷恋那里的景色,我去过两次。除了令人震撼的悬崖峭壁,那里的自然生态极其完好,极其优美。有一条长达六公里的山涧,清澈见底,能清晰的看见鱼们五彩的鳍和翕动的嘴巴,还有许多悠然自得的螃蟹。

武陵大裂谷为涪陵所辖,出重庆东南150公里,虽然是4A级景区,但是,它的雄奇和险峻,一点也不输于仙女山和黑山谷,像“鹰见愁”“一线天”这样的景观,在这里随处可见。 哦?来这里还可以去“865核工程基地”看看,看当年的勇士们怎样掏空了一座大山,为震惊世界的中国核武打下了怎样的基础。

重庆的山和丘陵,占其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六,于是就能想象到山城之名副其实。其实,我说的几个旅游景点,根本不能叙及重庆大山之万一。来重庆旅游的,大概都去过歌乐山,那是华蓥山的支脉,因为《红岩》的关系,大家都想去看看渣滓洞和白公馆。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仅仅是游玩,就不要去那里。曾经有朋友来重庆,我陪他去歌乐山,我们一路看来,心情沉重的不行,那种残酷和血腥,会使你不由自主的沉浸到当年的血雨腥风中,以至于我们走出景区,还无法平静下来,没有心情找个地方大吃大喝。

和重庆的大山相匹配的,是重庆的水。重庆地处长江的上游,嘉陵江、乌江也汇聚于此,所以,重庆的水系非常发达。很多人去过小三峡,看到过巫山、奉节一带长江的真实面目,尤其是狰狞的夔门,涛飞浪涌,惊险绝伦。让人不免想到,病死于白帝城的刘备,他能三分天下有其一,不光是蜀中粮草之丰盈可以安民,也有令人胆寒的天险可以据守。

小三峡以下,长江江流逐渐平缓,虽然没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情致,却有了一泻千里的气势,到了重庆这里,随着嘉陵江、乌江的加入,东流滚滚,非烟波浩渺不足以形容。我在阆中的夜色里看过波澜不惊的嘉陵江,也在深秋时节看过蓝色的静若处子的乌江,这些桀骜不驯的大江,在汇入到长江的某个时段里,温顺优雅的让我不知所以。

水的浩淼是可以延伸的。以前并不知道这点,等我在江南的大学城居住时,才知道这个道理。

有一条小河穿行在小区里,我时常看见有人从那里捉到小鱼小虾一类,这条小河最终汇入到一条叫做“虎溪”的大河里。“虎溪”像一条银色的丝带,优雅的系在大学城的脖颈上,站在阳台上,就能看见波光粼粼的“虎溪”,还能看到“虎溪”两岸人们种植的豆角茄子什么的。我总是纠结于她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那天,我跟着它走了好远,发现它最后流进了长江里。重庆大学校园里有一个“云湖”,那是重庆大学的掌上明珠,岸边种植着名贵的花草,清澈的湖水里游动着赏心悦目的锦鲤。我在去那里喂鱼的时候,总想一个问题,这些水是哪里来的?其实,在重庆的任意一个小区里,任意一个校园里,都能看到潺潺流动的并非人工形成的清澈的水。长江、嘉陵江、乌江,用它们的大恩大德,养育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