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測評,看似懶惰實則高效的七個習慣

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都会有一俩个“平常你玩他也玩,你学他还玩”的同学,但是考试的时候他们却还考的特别好。我特别要强总是不服那些同学,凭什么都在一起玩,你却学的好!


我开始不断反思总结,明明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为什么自己的效率却不尽人意,我开始读一些名人传记,学习成长类书籍,观察那些学习高效的学霸。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陷入一种错误的认知,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显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上,然后潜移默化地忽视那些无形的重要工作,但其实后者明明是前者成功不可或缺的保障。


就像小时候写作业的时候,提起笔来准备写作业时发现自己书不在身边,笔没有墨水,作业本子用完了。这些事明明就是看似毫不重要的小事,但却消耗了我们的注意力与工作的热情。


那有什么好习惯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呢?我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尝试,总结了这七个看似“懒惰”但实则高效的习惯,星尘百试不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坚持早起


好久前一张日程表“王健林的一天”刷了屏,我一眼看到的就是四点就开始起床,其实不仅仅是王健林,许多有所成就的人生活从早起开始。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热衷于提高效率的人迷恋早起。科比为了自己梦想,长期坚持早晨四点起床练球,每天都要投进一千个球,见证科比成就传奇的是凌晨四点的洛杉矶。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我们每个人的自然睡眠时间是不同的,所以睡眠和醒来的时间会不同,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看见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对于其他人而言,早起迫使我们进入了一种不自然的节奏,让我们减少了自己的睡眠,有了更多的时间。


睡觉是一个看起来很懒但实则提高效率的典型例子。睡眠不仅能巩固记忆、增强认知、改善情绪,而且缺乏睡眠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睡眠不足,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但事实是我们的认知能力在不断下降。

睡个好觉,坚持早起,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我们看到会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一天。

2.放空大脑去思考


在我们的工作中,把看得见的东西看得比看不见的东西更重要的另一个后果是,我们降低了花在思考上的时间。由于外人看不出我们在想什么,通常情况下,那些凝望太空或“休息一下”的人被视为懒虫。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喜欢上发呆,这并不是我们在偷懒,而是给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当自己大脑高负荷运转时,我会选择走出图书馆,放下手里的工作出去走走。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事实上,为思考而进行的长时间散步是你能做的最有成效的事情之一。


爱因斯坦在构思广义相对论背后的思想时,他的大部分思想都是在长时间散步中萌发的。如果他被迫不断地发表平庸的论文给人一种高效率的假象,那么我们对宇宙的整个理解将因此而变得贫乏不已。

3.与同学闲聊


你以为饮水机旁的闲言碎语是懒散的表现,但其实不是。


看到过的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在关于我们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同的见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独立思考。我们的推理能力、逻辑能力和洞察力是用来赢得辩论的,而不是用来确定真理的。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然而,这意味着,当你只考虑自己的问题时,就很难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但是大家在交流过程中,你会以颇具创造性的方式利用你的理性能力。因此,在闲聊中,思维的火花会在碰撞中熊熊燃烧。(亲身经历告诉我,交流过程肯定会有杠精,遇到杠精别计较,微笑面对)


4.中午适当休息


从中学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睡午觉的习惯,高质量的午休会让你下午的工作充满干劲,但也有个问题,那就是午休的时间长短。


有时候会不小心睡过头,之后会感到昏昏沉沉(更不用说浪费时间了)。因此,在面对这样的难题当中,不能任由自己去睡觉,让身体睡到自然醒,可以上个闹钟来应对这样的问题。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或者你也可以在小睡前喝一杯咖啡,这样也可以延长你的清醒时间。这种组合效果特别好,因为让你感到困倦的腺苷在小睡后被从体内消失,而提前摄入的咖啡因也会在小睡后发挥作用,让你保持清醒。


建议午休时间在30-40分钟,这样我们既能缓解疲惫,同时也给自己身体充满了电。


5.对无用的工作说“不”


在大二的上学期我总是感觉自己忙忙碌碌的,但每天晚上睡前复盘当天任务清单时,发现有很多任务根本是自己计划之外的事,这让我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中。尤其是忙了一天,精疲力竭却发现自己好像工作学习毫无成效,碌碌无为。


后来看到了一句话让我顿时有所醒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想要完成某件事,把它交给一个忙碌的人”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让我有所思的原因是因为这句话其实隐藏了一个意思。忙碌的人是那些很难对那些占用他们时间的人说不的人。而这就是他们忙的原因。

总是有一些无效的工作,这些工作本不属于你,只是因为自己无法拒绝,而凭空产生的,对于自己的个人成长毫无意义,就好像你准备下班,你的同事突然希望你替他完成工作,而他自己约了朋友看电影。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认为攀登物理高峰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正如费曼所承认的,“要取得高质量的物理成果,你确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他的解决办法是避免人们用忙碌的工作来打扰他,告诉他们自己是个懒惰又不负责任的人:

“我为自己编造了另一个神话——我不负责任。我告诉每个人,别的我什么都不干。如果有人让我加入一个负责招生的委员会,我会说不,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这让我们学会一个道理:效率并不意味着做得最多,而是从你所做的事情中得到最多。


6.定期休假


“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么每一天都是假期。”这句话理论上不错,但在实践中很糟糕。即使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也要从工作中抽离出来,把心思放在别的地方,这样才能打破让你一直困在工作中的习惯模式。


定期休假不等于说一定要出去旅行,周末早起去公园,书店等等都可以放松自己,把自己带入一个新的环境当中。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有一个记者和一名经济学家讨论旅行问题时,记者说,他经常因为旅行而感到疲惫。经济学家回答说,他可以经常出差,因为他对待出差的态度和大多数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一样认真。他不希望这是一种休闲,而是将其视为扩展知识的机会。


旅行并不是拓宽思维的唯一途径,但经常去新的地方——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是避免陷入陈旧习惯的关键。你的日常工作最终会阻碍你发现创造性的新解决方案。观察和发现新事物对于防止你的思想和行动变得僵化是至关重要的。


7.停止做你讨厌的工作


有时候,最勤奋、最有效率的人完成的事情最少。这是因为他们对苦差事的容忍阻止了他们放弃没有回报的工作。

亲身测评,看似懒惰实则高效的七个习惯

几乎所有完成了有价值的事情的人都做了对他们来说有意义和愉快的工作。他们不一定完全摒弃那些毫无意义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把这些时间压缩到最少绝对没什么坏处。

要真正做你喜欢的工作,有时候你需要停止做你讨厌的工作。



以上就是星尘亲身测评总结出来的七个习惯,这七个习惯看似普普通通,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懒惰,但实际上却是高效的学习习惯,希望我的读者们也能够去尝试这些习惯,记得向我反馈你们的感受呀!


这几天我在上网课,被网课深深折磨,所以更新的频率慢了一些。我可爱的读者们你们最近怎么样?遇到什么好玩的事了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尘笔记,一起快乐的玩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