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單日新增病例近千 抗疫形勢緣何逆轉?

【财新网】(驻香港实习记者 赵佐燕 驻香港记者 文思敏)欧美国家疫情已出现好转迹象,此前抗疫成效明显的新加坡,4月以来疫情却持续恶化。4月18日,新加坡新增确诊新冠患者942例,皆为本地感染,再次刷新单日新增病例纪录。这是新加坡连续第12天单日新增病例破百,目前新加坡累计确诊5992例。

新加坡卫生部4月18日下午发布的公告称,今日新增病例中有893名是住在外籍劳工宿舍的工作准证(working permit)持有者,而本地居民感染人数不多,其中仅有14名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政府正阻断劳工宿舍里的病毒传播链,减少病例的数量,这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彰显成效,接下来预计会出现更多来自宿舍的病例,“未来数日将是抗疫关键,全体国人必须尽一己之力,共同打败新冠病毒。”

新加坡疫情早期以海外输入个案为主,1月23日,新加坡出现首宗确诊个案,是一名来自武汉的66岁男性旅客。1月31日,新加坡宣布禁止过去14天内到访中国内地的外国旅客入境或过境新加坡,具有中国旅行史的新加坡居民入境后也需要进行为期14天的强制自我隔离。

随后,新加坡境外输入病例大量减少。在1月至3月之间,新加坡每日仅录得个位数或两位数增长。截至3月13日,新加坡境内新冠确诊人数为200例,多为聚集性发病,由已确诊患者传播给家庭成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社区传播并不明显。

3月中旬开始,新加坡迎来第二轮输入型病例。由于欧美、东南亚多国疫情3月初开始恶化,不少新加坡居民在这些国家出差或旅游被感染,回到新加坡后被确诊。这一轮输入病例则在新加坡带来较为严重的本地社区感染,从3月30日开始,每日本地感染病例超过海外输入,本地感染成为主要增长因素。

先前新加坡以健康人不戴口罩、不封城、不停工停课“佛系”管控措施,成功控制住第一轮输入型病例,并未引起大规模本地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教科书般的正面典范。然而,面对第二轮输入病例时,新加坡为何没能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本地传播,导致疫情明显恶化?

外籍劳工宿舍现大量群体感染

近期新加坡本地病例大幅增长与多个外籍劳工宿舍发生的群体性感染密切相关。截至4月18日,新加坡共确诊5992宗病例,其中4160宗确诊个案与外籍劳工宿舍有关,占比高达69%。据《海峡时报》报道,位于新加坡北部的S11榜鹅宿舍是新加坡最大的感染群组,有近千名感染病例,约1.3万名外籍劳工住在该劳工宿舍。

新加坡由于本地劳动力短缺,自开埠以来就大量吸纳外籍劳工,目前共有98.7万名外籍劳工,约占新加坡全国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外籍劳工大多数从事建筑、制造、物流、家政等专业水平要求不高的职业,新加坡的《外籍人力法》要求,雇主要为外籍劳工提供可以接受的住宿条件,并负责承担宿舍的维修费用。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4月17日披露的数据,共有32.3万名外籍员工居住在劳工宿舍,感染率高达1.01%。新加坡总体感染率为0.09%,社区感染率为0.02%,不住在劳工宿舍的工作许可证持有人感染率为0.04%。

劳工宿舍的感染率会远高于其他地区或与其内部环境有关。新加坡人力部长杨莉明在4月14日的记者会上用羽毛球场的比喻解释劳工宿舍内部环境,“想象半个羽毛球场上有五张双层床,可容纳10名外籍劳工,再将空间扩大两成以允许空气流通。” 杨莉明强调当初建这类专用宿舍,便是为了让外籍劳工享有社区式的集体生活空间,可一起煮饭用餐,过节时也能团聚。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古阿烈告诉财新记者,劳工宿舍环境糟糕,病毒易于传播,一个典型的劳工宿舍里面可能居住着十几个人,同一层的所有住户也只能共用一个厕所。“目前新加坡处于‘封城’阶段,劳工宿舍的住户之间无法保持距离,这加速了疫情在宿舍内和宿舍之间的传播。”古阿烈表示。

古阿烈表示,新加坡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外籍劳工的群体感染,“如果我们不能拉开劳工之间的身体距离,接下来几个星期的新增病例数量可能还会持续上涨。”他预计到4月底时,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将增至1万至2万例,直到外籍劳工群体产生群体免疫。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转化研究总监叶振发指出,由于一些外籍劳工有吸烟的习惯,或者患有高血压,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容易被感染,或在感染后易于发展成重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看到对重症监护室的需求激增。”

新加坡目前正逐步加大对外籍劳工的检测,并将居住在宿舍的外籍劳工陆续迁至其他地方,包括小学校舍和童军营地,政府正对空置的公屋进行翻修,以腾出更多的位置供外籍劳工暂时居住,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在现有的劳工宿舍内,劳工必须尽量待在寝室,使用共用设施洗澡与用餐时,时间会隔开,43个政府建造的大型劳工宿舍内均已进驻医疗团队,为劳工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专家称本地社区传播初步得到控制

为防控海外输入病例,新加坡政府宣布从3月24日零时起,禁止所有外国短期旅客入境或过境新加坡。另外,持有长期居留许可证件的人士,只有从事医护及运输业的人士允许入境。自 4 月 10 日零时起,所有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以及长期准证持有者入境后须在专用隔离设施区域进行 14 天的隔离。

与此同时,此前“佛系抗疫”的新加坡也开始实施更严格的社交距离管控。3月27日起,在公共场所须确保人与人之间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此前亦曾宣布关闭所有酒吧和娱乐场所包括夜店、电影院、卡拉OK等,暂停举办大型活动,并规定在工作、学习场所以外,不得有超过10人的聚会。

4月7日起,新加坡更实施了严厉病毒传播阻断措施,暂时关闭提供非必要服务的场所,菜场、超市、诊所、银行、交通工具、公共服务中心等提供必要服务的设施将继续运营;并呼吁所有人尽可能留在家中,除非提供必要服务的工作、买菜和自取外卖、在家附近锻炼等,且避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不要互相拜访和串门。

尽管新加坡近期新增病例迅速上涨,但多名专家认为,新加坡的阻断措施初步遏制了疫情在普通人群中的扩散。叶振发向财新记者表示,仍有新病例并不意味着控制措施的失败。“如果不采取措施,新加坡的疫情可能会比现在严重得多。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在本地人中的疫情控制方面做得很好。”

新加坡卫生部数据显示,过去14天内,除外籍劳工感染群体外,社区新增个案维持两位数增长。

李显龙亦在社交媒体中指出,病毒传播阻断措施实施已经12天,初步迹象显示在社区感染的新冠病例已因此减少,但隐藏在人群中未被测出的病例令人担忧,国人仍不能掉以轻心。

在检测方面,新加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检测方案,以便更好地监测疫情发展。目前新加坡采用了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其中通过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组开发的抗体测试,成功让新加坡在2月追溯了两起聚集性疫情。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个使用抗体检测追溯病毒传播的案例。古阿烈介绍,目前新加坡可以每天进行约1000次该抗体测试。

抗体检测是指针对IgM/IgG等免疫球蛋白的检测。IgM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是人体接触病毒后产生的第一种免疫球蛋白,也是病毒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一般在患者感染第7天或发病第3天能够检测出来;IgG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有可能终生携带,提示病毒已经发生感染。

“在个人层面,大规模的血清学测试将判断出谁可以‘安全'地返回社区工作,谁正在宿舍中传播病毒。这也将更好地监测疫情的发展,从而填补政策上的一个证据空白。”古阿烈说。

但此前美国爱荷华大学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斯坦利·珀尔曼(Stanley Perlman)向财新记者表示,抗体测试准确度有限,很容易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只有被验证为准确度非常高的抗体测试,才能在确诊阶段作为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在大规模使用抗体测试之前,必须确保有优质的抗体测试,它能且只能检测出人对新冠病毒特异的免疫反应,而且灵敏度高。(参见财新网《首次利用抗体检测 新加坡成功追溯两起聚集性疫情》)

新加坡艰苦抗疫的同时,东南亚多国疫情亦从3月中旬开始同步恶化。财新新冠肺炎海外实时动态地图显示,马来西亚在3月中病例数量突然骤增,印度尼西亚3月中起不断有大量新增确诊个案,菲律宾和泰国则在3月下旬进入暴发期。截至4月18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这四个国家分别累计确诊5305、6248、6087、2733宗。

新加坡单日新增病例近千 抗疫形势缘何逆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