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在农村地区,很多的农民通过桑蚕养殖来获得经济收入,家蚕养殖周期比起其它的门类,具有养殖周期短,不会污染环境的特点,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养3~4批,如果是规模比较大的养殖户,有配套的桑园供应桑叶,一年养5批以上都不成问题。既然养殖家蚕是发家致富的一条途径,桑蚕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却退步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蚕病造成的。蚕种从孵化成蚕蚁,直到最后上簇结茧,这个期间有很多的流程,需要蚕农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养殖期间如果发生病害,轻的造成蚕茧产量下降,重则损失惨重,白白辛苦一年没有收入。在所有蚕病当中,有一种叫做微粒子的病害,就对蚕儿危害挺大,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发生感染以后,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蔓延。家蚕微粒子病,主要的传染源是微粒子孢子,幼蚕感染以后,就会发育迟缓,生长缓慢,最多只能长到四龄期,症状严重的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四、五龄期的大蚕感染以后,还可以正常上簇结茧,但产出的卵,蚕农很难分辨感染了病毒,这些蚕卵又成为传染源。

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微粒子病发生后,微粒子孢子有了传播途径就会迅速蔓延,家蚕养殖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传播,蚕农要针对引起的病害原因,做出相应改善,后续才能避免病害发生。

一 、饲养环境过于潮湿:蚕的生长对湿度有很高的要求,一、二龄期的小蚕,蚕室的湿度要保持80%左右,等蚕儿慢慢长大,湿度就要下降一些,并不是一成不变,有的蚕室环境并不是很好,蚕农会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蚕儿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养殖环境过于潮湿就忽视了改善,平时蚕室也没有做好通风排湿。湿度过高,不仅影响蚕儿的正常生长,各种各样的细菌也会滋生,而且也给微粒子孢子传播创造了条件,这种孢子在干燥的环境很难存活,在潮湿的环境下,可以存活一个星期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加大了发生微粒子病的风险,小蚕对于高湿的环境抵抗力差,蚕座或桑叶接触了微粒子孢子后,就容易引起蚕儿的微粒子病。

二、蜕皮的时候,蚕座感染微粒子孢子:从小蚕生长到成蚕,期间要经历四次蜕皮,最后在蚕茧里结成蛹,完成繁殖的任务。蚕儿在蜕皮期间,没有做好管理措施,也会影响蚕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引发病害发生。发生蜕皮,蚕儿是在睡眠中进行,这就是蚕农通常所说的眠起,这个时候的抵抗力最差,不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在蜕皮的前后,给桑操作也特别重要,不能按以前的饲养标准来投喂桑叶,就眠之前要喂足桑叶,让蚕儿吃饱,就眠以后,就不能再投喂桑叶。有的蚕农对蚕儿的眠起蜕皮不是很了解,容易走进误区,给桑不合理,蜕皮的时候,蚕儿发生蜕皮困难或半蜕皮,造成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扰,其中就有微粒子病。

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三、蚕卵含有病原:5龄期的大蚕,感染了微粒子病后,可以正常生长,完成结茧,只是结的茧质量下降,蚕卵里面含有微粒子孢子。这些蚕卵在孵化之前,蚕农并不会去做消毒的措施,一方面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去操作,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在养蚕利润不高的情况下,也就省去了这个步骤,到了下一批家蚕继续养殖,就很难躲过微粒子病,即使防治措施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在刚开始规划养殖的时候,蚕农为了以更低的价格买进蚕种,没有在正规的渠道购买,蚕种没有经过检验检疫,含有病原,养殖期间发生病害就不足为奇。

四、蚕沙处理不当:家蚕每天要投喂桑叶,也会产生很多的蚕沙,蚕沙里面不只是家蚕的粪便,还有残桑、蚕体散发的水分、蜕下来的皮、病蚕死蚕等都包含在里面,含有大量的真菌孢子和微粒子孢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通过媒介再次进行传播。目前,在农村养殖家蚕,大多数蚕农在处理蚕沙的问题上比较随意,除沙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蚕座上面堆满了蚕沙,影响蚕儿的活动和采食,才会进行除沙,之后将蚕沙堆在蚕室的周围,没有将蚕沙运走,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就会给蚕室造成二次污染。

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五、桑叶上含有微粒子孢子:家蚕的生长离不开桑叶,每天都要给桑,若是桑叶上含有微粒子孢子,也可以成为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农村养殖家蚕,规模不是很大,栽植的桑树也很分散,并没有形成连片的桑园,蚕农很难给桑树做好保护措施,在适温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引发桑毛虫、桑象虫等虫害,不仅影响桑叶质量,而且这些害虫体内也会有微孢子,蚕儿吃下这些桑叶以后,发生交叉感染。一年的时间内,蚕农会分几批来饲养家蚕,刚开始在规划养殖的时候,对桑叶的产量评估不准,家蚕分批饲养的数量不合理,养蚕的过程中出现了桑叶短缺,只能去别的地方购买桑叶,而购买的桑叶在使用之前并没有做消毒的措施,被微粒子孢子污染以后,家蚕就很容易中招。

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微粒子孢子通过排泄的粪便或蜕下来的皮,传染到蚕座上面,健康的蚕接触到以后,就会导致群体发病,小蚕影响生长发育,大蚕影响蚕茧产量与质量。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就要做好各项防治措施,阻挡微粒子孢子的传播。本文通过对发病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八项防治措施,蚕农可以参考利用,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催青之前进行卵面消毒:蚕卵会携带微粒子孢子,没有经过处理,孵化以后就会造成感染发病,在催青过程中,先对卵面消毒,可以对白僵病孢子、脓病、微粒子孢子有很好的杀灭效果,降低了病害传染的机会。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很少使用这种方法,蚕农会认为漂白粉等药物会给蚕卵造成伤害。实际上,保持漂白粉合适的浓度,浸渍时间不要过长,就不会影响蚕卵的正常孵化。卵面消毒通常是在开始点青到孵化之前,最好是在转青之后进行,先把蚕卵上面的灰尘、蛾尿清除干净,用鹅毛蘸配制好的漂白粉溶液刷在卵面上,使蚕卵保持湿润的状态,将蚕种平放自然晾干,之后再进行催青处理。

二、杀灭桑叶上的病原菌:桑叶是家蚕的食物来源,也是病害传染的主要途径,采摘回来的桑叶先消毒再投喂,可以阻止病原接触到家蚕,还可以防止农药污染导致家蚕中毒。桑叶消毒首先要配制消毒液,有效氯漂白粉对于微孢子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在配制时,每个龄期的家蚕,浓度不一样,小蚕期的有效氯浓度为0.36%,大蚕期是0.39%,配制好消毒液后,用检测的方法对消毒液进行检测,浓度合适就倒入到消毒池中,再把桑叶倒进消毒池浸泡十五分钟,捞起来自然晾干后放入贮桑室备用。

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三、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给蚕儿充足的营养补充,才能提高抵抗力,避免蚕儿发生病害,加强桑园的管理很重要,在进入冬季之前,要给桑树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提高桑园里的含肥量,以利桑树能安全越冬,到了春季的时候,促进桑叶产量与质量。定期要做好中耕除草的措施,将桑树两米范围以内的杂草要清除干净,在土壤里撒一些生石灰进行消毒,杀灭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桑树发生害虫时,要用安全环保无公害的药物治疗,防止其它的害虫携带微粒子孢子交叉感染。

四、养殖期间,清除蚕座上面的病原:蚕座是微粒子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各个阶段的龄起蚕是抵抗力最弱的时候,接触蚕座特别容易发生微粒子病,在蚁蚕阶段和蚕儿就眠响食之前,就要对蚕座进行消毒,清除上面残留的孢子。先把蚕座拿到室外,用清水洗刷干净,在太阳下面晒干,然后再撒一层粉剂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石灰粉和防僵粉,使用量根据蚕座的面积来定,使药物在蚕座上均匀分布,形成薄薄的一层,药物保持一天的时间,之后再清扫干净,高温天气第一次给桑时,桑叶尽量不要喷水。

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五、挑选早熟和迟眠的家蚕:家蚕感染微粒子病,产生的症状就是发育迟缓,会出现早熟或迟眠的现象,对于这些生长弱小、迟迟不能就眠的蚕,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在家蚕眠起之前,要将这些弱小的病蚕挑选出来,进行隔离单独饲养,避免危害健康家蚕。饲养期间用药物“防病1号”对蚕体进行喷洒治疗,再结合用新鲜有营养的桑叶进行投喂,争取早日恢复健康。在后期上簇的时候,也要对这批蚕单独处理,结茧之后产的卵不能用于下一批的饲养。

六、蚕茧烘干,杀灭里面的微孢子:快要结茧的大蚕,发生微粒子病后,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只是会影响蚕茧质量,蚕茧里面会含有微粒子孢子。结茧以后,利用热能,将新鲜的蚕茧烘干,热量会烘干蚕茧的水分,产生的蒸气可以杀灭微粒子孢子。蚕茧烘干需要用到专业的设备,一般蚕农没有这些设备,自己出一些费用将蚕茧拿到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烘干。当鲜茧进入烘干设备时,水分很快会蒸发,蚕茧的含水率只有4%左右,产生的热量通过茧层,杀灭里面的病原微生物,以后蚕茧不管是用在哪些方面,都可以降低蚕病的发生机率。

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七、用保幼激素预防微粒子病:在家蚕生长期间,可以适量使用保幼激素,这种药物并不是有害的激素,它可以促进蚕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特别是在桑叶有缺口的时候使用,可以避免因为营养不良而产生病害。这种药物是由厂家生产的针剂,通常是把针剂里的药物倒在容器里,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等蚕儿吃完桑叶后,把蚕座上的残桑和蚕沙清理干净,将溶液喷洒在蚕体表面,使其均匀分布。使用保幼激素的时候,配制溶液时浓度要合适,药物过量,会影响蚕茧产量,药量不足,效果不明显,药物经蚕体吸收以后,蚕儿的食桑量会减少,蚕农可以少喂一些桑叶,不必惊慌,这是正常现象,过几天就可以恢复。

八、选用抗微粒子病的蚕种:家蚕微粒子病是分布很广泛的病害,制约了桑蚕业的发展,技术人员已对这种病害深入研究,研发出了抗微粒子病的蚕种,在病害高发的地区,选择抗病蚕种是很好的一个保护措施,养蚕期间就可以降低微粒子病的危害。蚕农在购买蚕种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单位去购买,虽然价格会高一些,但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检疫,质量有保障,最好不要用低价去购买外来蚕种,以免发生病害造成损失。

家蚕微粒子病危害蚕儿生长,8项防治措施可参考利用,避免损失

结语:桑蚕养殖行业,传染性强的微粒子病降低了蚕茧产量,也影响了蚕农的收入。养殖过程中,“防微”的工作不能掉以轻心,做好饲养管理,提高蚕儿的抵抗力,定期做好消毒的措施,控制病害发生,每一批家蚕都能顺利结茧,保证产量,蚕农有了稳定的收入,才能提高养蚕的积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