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果不英年早逝,歷史會改寫嗎?

吃素的大老虎


肯定不會啊。歷史是那麼容易改寫的嗎?

霍去病是什麼人?他是一位天才的軍事將領,帶領著漢朝鐵騎,與匈奴作戰,取得重大勝利,收復了一些地方,或者說是為漢朝開疆拓土——很偉大,是不是?

但,說得不客氣一點,他的功勞不過如此。

對匈奴作戰,是漢武帝決定的國策,不是霍去病決定的。而在執行這個國策的時候,也不止霍去病一個人。他的舅父衛青,也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一員名將的表現,可能決定戰役的勝負,可能影響一場戰爭的走向。但是要改變幾十年對外作戰的既定國策,絕對不是一員戰將可以做到的,哪怕他是不世出的天才名將。

漢武帝時期,長期的戰爭,為今天中國的疆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霍去病是有功勞的,誰也不能否認。但要讓霍去病改變歷史,只能說,你想多了。


棲鴻看紅樓


他是殺伐四方的天神

(霍去病劇照)

就像上天派來拯救大漢的天神,所向披靡,征戰四方,馬踏匈奴,封狼居胥。完成了他的使命後選擇歸去。

是長安城最耀眼的少年

(霍去病劇照)

是那個可以讓我的眼裡泛起光的少年,明媚刺眼,彷彿所有的陽光都傾落在他身上。旁人的非議也好質疑也好,一切都不重要,他依舊是那個最優秀的少年。

是驕傲的少年將軍

(霍去病劇照)

他可以剛愎自用,可以好大喜功,可以一意孤行,可以驕傲輕慢,可以喜怒無常。因為他有資本,不僅因為他的家世,更為了心底的自信和傲人的功績。他可以有很多很多的不完美,但只要他是霍去病就夠了。可是人們只看到了他的光芒,卻看不到他身上的傷。

歷史的進程定會被改寫(巫蠱之禍的進程會改寫)

如果霍去病還活著,也說明以衛青—霍去病—劉據為核心的太子黨又多了一個強力領袖,巫蠱之禍很可能提前。漢武帝發動巫蠱之禍,並不是腦子不好使,受了奸臣蠱惑,而是單純的忌憚太子的勢力,擔心太子搶班奪權。大家可以看看《衛將軍驃騎列傳》後面的附傳,“校尉裨將以從大將軍侯者九人。其裨將及校尉已為將者十四人”,這還不算霍去病的門人。

(衛青劇照)

不管衛青霍去病有心無心,這都是一股難以忽視的勢力,在加上太子的姨夫丞相公孫賀,漢武帝坐不住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霍去病在世,巫蠱之禍肯定會來的更早。當然,要是漢武帝仍到徵和二年在發難,那歷史上很可能就會記載,漢武帝為江充暗害於甘泉宮,太子聞之,起兵平亂,誅江充九族後繼承大統。


九山疑


霍去病出身低微,但是他有一個好舅舅衛青和一個好姨媽衛子夫。

霍去病明白,要想保住現在的地位和生活,光靠裙帶關係是不行的,必須建功立業。

從15歲開始,霍去病就開始跟著衛青出征,參與討伐匈奴的戰役。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18歲,跟隨衛青第五次討伐匈奴。

在這次戰役中,霍去病僅率領800人馬,就斬殺了2028個敵人。

一戰成名。漢武帝非常高興,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再次討伐匈奴,攻陷匈奴渾邪王、休屠王兩部,殲敵四萬餘人,俘虜匈奴王五人,還有匈奴的王子、相國、將軍等一百二十多人。

當年秋天,霍去病率兵出擊河西地區(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並攻陷了祁連山。

公元前119年春,衛青、霍去病帶兵進入漠北地區,尋找匈奴主力。

在這場戰役中,霍去病是大顯神威,他率軍縱橫2000裡,一路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最終消滅敵軍七萬餘人,還抓獲了匈奴屯頭王、韓王等三人,以及將軍、當戶、都尉等八十多人。

最重要的是,霍去病佔領了匈奴的聖地狼居胥山和姑衍山,並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

這個意思,也就是告訴世界和匈奴人:我霍去病已經打扮了匈奴人,我們已經勝利了。

隨後,霍去病繼續追擊匈奴殘部,一直打到瀚海(現在的貝加爾湖)。

匈奴單于雖然不甘心失敗,可是面對霍去病這樣的對手,也只能嘆口氣,再也不敢發兵進攻漢朝了。

霍去病的人生達到了頂峰,公元117年,年僅二十三歲的他突然去世。

霍去病不僅在戰場上是英雄,其實他還是個文藝青年,他寫過一首《琴歌》的詩:

四夷既護,諸夏康兮。

國家安寧,樂未央兮。

載戢干戈,弓矢藏兮。

麒麟來臻,鳳凰翔兮。

與天相保,永無疆兮。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至於說如果霍去病沒有英年早逝,會不會在改寫歷史,我覺得也有可能。

霍去病是個將才,但在做事上比較護親,有這樣一件事,說是在一場戰役中,漢軍失利,本來是大將軍衛青的責任,他卻把所有罪過推到了飛將軍李廣的頭上,六十多歲的李廣氣得揮劍自殺了。

李廣的兒子李敢氣憤不過,就打了衛青一頓,衛青當時沒有反抗,可是在後來跟隨漢武帝的一次打獵中,霍去病竟然偷偷用箭射死了李敢,漢武帝親眼所見,可是沒有追究,反而命令所有人,就說李敢被鹿觸死。

就因為一頓打,霍去病就幫助舅舅殺了李敢,可想而知,如果霍去病一直活著,在後來的巫蠱事件中,面對自己的姨媽和表弟被人陷害,依他的做事風格,他能置身度外嗎?如果他沒有權勢,可能他會力不從心,想管管不了,但如果他一直帶兵打仗,要人有人,要權有權,我覺得他絕對有可能站出來,為自己的親人伸張正義的。

大家好,文華說,每天給大家講喜歡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