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替諾福韋HCC相關性試驗,干擾病毒DNA合成,隨訪中位數下降

核苷酸类似物,当前依然是乙肝治疗的首选方案,基于众多读者对目前一线治疗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的试验设计,在使用后对肝癌(HCC)的发生率的影响,小番健康简单介绍2019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上一项韩国科研人员公开的信息。

乙肝替诺福韦HCC相关性试验,干扰病毒DNA合成,随访中位数下降

乙肝替诺福韦HCC相关性试验,干扰病毒DNA合成,随访中位数下降

先来介绍下核苷类药物(NAs)的治疗乙肝药物原理。乙肝病毒在人体复制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DNA多聚酶参与,NAs能够有效抑制上述步骤,并且终止乙肝病毒DNA链延长,起到影响干扰乙肝病毒DNA合成,这就是NAs抗病毒的原理。因为NAs口服方便,也正是目前成为一些治疗乙肝药物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于NAs重要抗病毒原理,我们国内也有几家药企正在遵循这种“老药”试验设计思路进行研发,包含阿德福韦前药、克拉夫定前药、替诺福韦前药等等。前期小番健康介绍过,甲磺酸帕拉德福韦、海普诺福韦(HTS)、HS-10234片都是国产基于NAs的国产在研乙肝新药。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目前一线药物TAF和TDF的韩国科研案例。

乙肝替诺福韦HCC相关性试验,干扰病毒DNA合成,随访中位数下降

该项试验研究发布于2019年,在2019AASLD论文集194中可以检索查到,主要试验地点位于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等诸多研究中心。该中心科研人员主要评估慢性乙肝患者使用TDF与TAF后,肝细胞癌症发生率问题。试验招募对象来自20个国家,选取HBV-DNA≥20,000 IU/mL,按照随机2:1比例分别接受TAF5 mg 或 TDF 300 mg用药,每日一次,随访4年。

该试验选择非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同时伴有合并HIV、HCV以及HDV者,均被排除出本次TAF或TDF试验组。该项三期临床试验重在评估TDF或TDF剂量组实现疗程终点后,随后跟踪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率。进行用药后的96周,定期给予肝脏超声评估肝癌,基于试验模型进行预测肝癌发生风险系数。

乙肝替诺福韦HCC相关性试验,干扰病毒DNA合成,随访中位数下降

在随访的4年中,参与试验者共1632名,肝癌发生者为16名,肝癌发生率0.98%,其中1093名使用TAF者出现7名随访发现肝癌,TAF肝癌发生率为0.64%,其中539名使用TDF者出现9名随访发现肝癌,TDF肝癌发生率为1.67%。检出的这16名肝癌患者当中,未发展到肝硬化的有11名,已进展到肝硬化的是5名。

该项试验观察到,进展为肝癌者的年龄偏大,经TDF或TAF治疗后,肝癌发生率明显降低。在TDF和TAF进行对比过程中,观察发现使用TDF后肝癌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没有实现非常明显的肝癌发生率下降;而使用TAF后肝癌发生率则显著降低。该2019年韩国科研人员的4年周期试验设计,在随访的4年期间,HCC发生率是下降的,同时建议长期持续跟踪HCC发生风险。

乙肝替诺福韦HCC相关性试验,干扰病毒DNA合成,随访中位数下降

小番健康结语:以上试验数据和结论,来自2019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的2019AASLD论文集194当中。韩国科研人员通过招募20多个国家不同类型的慢性乙肝患者,分别进行TDF或TAF治疗,观察他们在随后随访的4年中肝癌发生率。除2019年韩国科研人员公开的结论外,其他各项关于TDF或TAF治疗成人慢性乙肝,均显示出使用TDF或TAF治疗,对比其他药物治疗或不治疗,肝癌发生率明显下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同属于核苷酸类似物(NAs),目前为乙肝一线治疗药。NAs的抗病毒原理上面已经介绍,请CHB严格遵从肝病临床医生指导用药,对于目前一线药物NAs终止乙肝病毒DNA链延长,干扰乙肝病毒DNA合成,是目前全球已经证实的有效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