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性的無助

点击上方“人生赢家”,马上关注

恐惧性的无助

因为这个结果太可怕,这个结果不是他们想要得到的结果,于是他们回避这个结果,同时也放弃了应对最坏结果的机会和能力。

01

很久以前,我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说是有些小动物,天生就没有反抗的精神,明明还是有逃跑的机会的,但如果天敌继续追捕,他们就会完全放弃抵抗。

甚至在天敌面前主动躺下,把弱点暴露出来,比如肚子露出来让对方吃。

当时我就不理解,明明逃跑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为什么不想办法尝试一下。

也许这些小动物心里想反正也跑不掉了,不如就放弃抵抗吧,让事态继续发展看看有没有一线生机。

殊不知本来是有一线生机的,但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想法,让他们陷入了绝境。

02

很多人也像这种小动物一样。

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也能够主动找机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遇到大的打击,那么也能按部就班,慢慢成长。

但如果一旦遇到重大决策,而自己又很难左右决策结果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放弃应对的措施。

更为可笑的是,他们对不可左右的结果还抱有一线的希望。

他们心里在想,如果结果出来是好的,那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万一结果不好呢?

他们也许也有思考这个问题,但是自己具体怎么做呢?

不知道!

因为他们已经全然没有动力去做了。

03

为什么?

因为这个结果太可怕,这个结果不是他们想要得到的结果,于是他们回避这个结果,同时也放弃了应对最坏结果的机会和能力。

比如在等待重大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会想,如果成绩出来是很好的,那当然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但万一落榜呢?那太难以接受了。

于是,为了害怕坏消息,他们可能就不会去主动查询考试结果,直到最后一刻。

他们完全没有想过,如果结果不理想,有没有补救的措施呢?尽早了解考试结果,才能尽早做好对应措施。

然而,很少人会进一步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并且为此做一些准备。

04

小明去年工作很努力,干得非常辛苦,领导也鼓励他说,看到了他的进步。

快到年底的时候,他明显感觉领导对他不大满意,但是他仍然对年终的绩效抱有一线的希望。

他想他手里负责的项目还是比较重要的,去年又付出了这么多。为了鼓励他,至少绩效考核应该会稍微好一点吧。

但因为害怕,结果没达到他的预期,小明迟迟未确认绩效考核的结果。

他的想法是,年底了很快就要过年了,万一结果不理想,这过年过的也不大开心,那就太不值当了。

过年回来之后,答案揭晓。绩效考核的结果比他想象的还要低很多。

他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进步,并不被认可。

思前想后,他决定要转个部门。

05

但此时已经太晚了,因为转岗的机会早就被别人抢走了。

早在过年之前,很多想转岗的同事就已经在行动了,等到他想要转岗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机会给他了。

更为麻烦的是,他想转岗的事情很快就被部门领导知道了,结果让他非常的被动。

手中重要的项目立马被别人接手,手头上取而代之的都是部门里面没有价值又繁琐的业务。

显然,部门已经做好了让他滚蛋的准备了。

虽然话说的好听,考虑到在部门工作这么久了,不会刻意的排挤他。但实际上,在这个部门,他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发展机会了。

小明这时候才后悔莫及,如果过年之前他知道绩效结果,那么他就有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去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

实在不行,通过亲朋好友的动员换个工作,也可以提前准备。

但现在他只能在部门里面继续呆着,等待机会,每一天过的都是如坐针毡。

一方面每天干着毫无成就感又琐碎的杂事,一方面还要忍受部门领导的白眼。

更为严重的是,很快,可能又是绩效考核了。手上没有重要项目的他,考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他找人力资源的负责人求助,但因为实在机会太少了,找起来也非常困难。

这样如果转岗不成功,小明的状况就会更糟糕。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再找一份工作了。

这样,更大的不确定性又来了。

06

无论是小动物还是人类,都会因为恐惧对自己不利的结果,而放弃了进一步改变现状行动的机会和能力,这其实就是一种比习得性无助更为严重的恐惧性的无助。

这种行为模式会让人在困境中越陷越深,难以摆脱。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行为模式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意识到自己存在恐惧不良结果的倾向。

然后凡事都要做好周全的准备,并把这养成习惯。

具体怎么做呢?

比如小明这样糟糕的结果,已经没有必要期待转岗能成功了。他应该为没有办法转岗,做好下一步的准备。

如果他真的想换一份工作,那么现在就应该去外面找工作,而不应该只是呆在家里继续自怨自艾,或者找朋友宣泄。

07

再进一步,如果现在就业形势不明朗,找个工作也比较难,那又该怎么办呢?

剩下的路可能就只有一条了,自己创业。

所以小明还要思考,如果自己创业的话,又应该怎么一步一步走下去。

呆坐着,看着结果继续发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害怕结果不好,又不去做一些对策,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也只会让自己的担忧情绪越来越严重。

所以,未雨绸缪,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并行动起来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何以解忧,唯有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