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時的軍旗起到什麼作用,為什麼要誓死保住軍旗?

8nakata8


軍旗的發展是跟隨歷史不斷變動的,不同時期軍旗具備不同的意義和概念,它首先是一種軍隊文化,是軍隊代表自己的標誌。

上圖.抗法民族英雄劉永福的大旗

古代軍旗主要作為陣營識別符號使用,當時的軍隊制服識別度很低,且封建統治者的軍隊具備一定的私有性,所以軍旗便成為了區分彼此的最大代表。

比如中國古代,一支軍隊會區分將、帥、各軍的軍旗,下面的部隊還有各自的營旗,用以分別下一級將領的部隊。所以“帥旗”便成為了軍隊的核心,周圍的將旗代表了將軍們的位置,而營旗則顯示了不同部隊的位置;這些軍旗會通過專門掌旗的軍士負責樹立、護衛和移動,時刻不離所屬指揮官左右。

打仗的時候,指揮官們只需要站在高處,便能很清晰的通過旗號的變化了解部隊的運行情況,知道將軍在XX位置,元帥在XX位置,XX營在XX位置,快速的做出決斷。而且這些旗號還能讓傳令兵快速找到傳令對象的位置,否則在沒有電話、定位的古代,在亂七八糟的戰場中很難找到目標。

上圖.地方抗法武裝“黑旗軍”的北斗七星旗

所以軍旗實際形成了戰場上的軍隊核心,它代表了將軍們的存在,士兵們會跟隨自己所屬的旗幟運行,旗進人進,旗退人退,旗在人在,旗倒人亡,士兵不會去驗證將軍是否還活著,往往旗幟倒下,便宣告指揮機構出事了。封建統治時代,認為失去效忠對象的士兵會士氣大跌,從而引發崩潰或混亂。

比較有名的是“淝水之戰”,晉軍在戰前就不斷通過埋伏和小部隊分割來打擊秦軍,時不時還在草叢中晃旗幟迷惑人,搞得秦軍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到開戰後,渡河而擊的北府軍快速的斬將奪旗,打得秦軍前軍一片混亂,指揮官們紛紛倒旗潰逃。後面的軍士一看前面旗幟倒了一片,這還不趕緊逃?結果引發了百萬大崩潰,自相踐踏無數,白白葬送了苻堅統一天下的美夢。

外國亦是一樣,在大流士對陣亞歷山大的“高加米拉之戰”中,人數極少的馬其頓軍隊本來已經讓波斯的大軍打得差不多了,連大營都被波斯人瓜分劫掠,但逼急了的亞歷山大直接給波斯人來了個騎兵突擊,硬是騎馬衝到大流士的面前飛起一矛,這根飛矛扎死了大流士的車伕,嚇得波斯中軍護駕急退,結果王旗一倒,波斯大軍也跟著兵敗如山倒,丟掉了萬里江山。

所以軍旗對古代戰爭是多麼重要,守不住旗幟,部隊等於失去了指揮,失去了士氣,更會向外界傳達一種“該部覆滅”的信號,造成連鎖效應。

上圖.韓軍“白虎團”旗幟

現代戰爭中,軍旗更多的是一種榮譽象徵,按照軍事習慣,它也代表著一支軍隊的存續,只要在戰爭中被打得覆滅並奪走軍旗的部隊,便再也不能重建,只能取消掉他們的編制。但反過來,哪怕部隊被打得全軍覆沒,只要軍旗讓殘兵帶回去了,部隊仍然擁有重建的資格。

上圖.“北極熊團”軍旗

在許多軍隊文化中,軍旗、戰旗也代表了他們的光榮歷史,往往會在旗面設計元素或文字中展現這些特色。比如我軍繳獲的美軍“北極熊團”的軍旗,這支部隊曾因為一戰以後對蘇聯西伯利亞的作戰,獲得了“北極熊團”的稱號,他們將相關白熊圖案畫在了旗面上,結果在朝鮮戰爭中被志願軍在新興裡殲滅3000多人,團長也給斃了。

由此,“北極熊團”陸7師31團的番號被美軍取消,再也沒有回覆,連帶著兩個殘存的散營也跟著無影無蹤了。

二戰的日軍則狡猾的多,他們被殲滅的部隊不在少數,但往往在最後關頭焚燒軍旗,或者故意留下誘餌騙人,讓部隊得以避免了被繳獲軍旗的醜聞。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戰後人們才搞清楚,鬼子的軍旗形式根本不是旗幟,而是“節仗”,他們仿造了中國古代的“受命持節”禮儀,實際上那根花裡胡哨的旗杆才是他們的軍旗,旗面反倒只是個裝飾而已。

還記得“蘇武牧羊”嗎?蘇武持的就是“節仗”,是大漢賦予他的使節和權力象徵,也代表著國家的形象與職責,因此它被蘇武始終帶在身上,等他回去的時候,節仗上的鬚子都爛光了。

總的來說,軍旗始終是軍隊靈魂的一部分,它們承載了光榮和歷史,也承載了一個國家軍隊的榮耀和剛強,當然需要豁出性命來守衛,相信每一個看到它們的戰士,也都會用生命去將之保護。


王司徒軍武百科


古代打仗,給人感觀非常明顯的就是旌旗蔽日,這些旌旗就是特指軍旗或戰旗,而敵己雙方也可通過這些軍旗判斷出對方的兵馬數量。

但是,古代真實的打仗並不有那麼多軍旗,都是影視劇為了營造視覺衝擊力而添加的。

軍旗大致可分為五類,即:牙旗(纛)、號旗、聯絡絡(信幡)、陣旗(五方旗)、將旗等。不過,並不說所有軍旗都需要誓死保護住的。

那麼,哪種軍旗才是最重要,最需要誓死保住的呢?

統兵主將(帥)可通過“號旗”與“將旗”,一目瞭然判斷戰場敵我雙方的強弱變化,以便在調兵遣將時作出正確的抉擇

戰場上,號旗指向哪裡,將士們就會衝向哪裡;而將旗指向哪裡,麾下的將士也會衝向哪裡。

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號旗和將旗都會同時出現,號旗上常書寫國號,如:秦、漢、唐、宋等字樣;將旗上則常書寫將領姓氏,如:衛(衛青)、霍(霍去病)、嶽(飛)等字樣。

不過,各軍職級別將旗大小的規律,則是軍職級別越高,將旗越大,反之越小。如:在漢朝時,大將軍(三公級別)的將旗就明顯大於低級別軍職將官的將旗,而軍職級別低於五品的雜號將軍和六品的雜號護軍,是沒有資格擁有將旗的。

戰鬥發起後,雙方將士都會跟隨號旗和將旗進行衝鋒,就算被打散,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部隊,並相互靠攏或援救,而另一方則能儘快發現自己的攻擊目標。

同時,雙方主將(帥)又可根據號旗和將旗的多寡來判斷敵我雙方的強弱。因為,大多數號旗和將旗都處於一軍的核心,一旦號旗和將旗倒下或敗退,也就說明己方一軍的外圍防線已經敵人攻破,一軍將領不但危險,而且還有可能遇難。或者,一旦號旗和將旗後退,雙方主將(帥)就要決定是擂鼓助威,號令繼續進攻,還是鳴鑼收軍,或是調兵遣將進行馳援,或是指揮大軍掩殺等等。

所以,一旦號旗和將旗倒下或敗退,將會給己方士氣造成很大打擊,相反敵方士氣則會高漲,同樣也關乎著一場戰鬥的勝負。因此,只要能在戰場中斬將奪旗,必然是立一大功。例如:漠北之戰中,李敢因奪下匈奴左賢王的戰旗,得到了漢武帝的表彰,受爵關內侯,食邑兩百戶,彌補了父親“李廣難封”的遺憾。

然而,有些名將卻能利用號旗設謀,並取得一場戰爭的大勝。

例如: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公元前204年,韓信在背水一戰(又稱井陘之戰)中,搶先佔據井陘狹道,並於深夜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號旗(漢軍旗幟),從小道迂迴到趙軍大營後方埋伏。待到漢軍假裝敗退,將趙軍誘出大營後,埋伏在趙軍大營後面的兩千輕騎迅速衝進趙軍大營,拔掉趙軍號旗,換上漢軍的紅色號旗。

不久,被漢軍擊敗的趙軍想要退回大營,卻發現大營全是漢軍號旗,立刻驚的隊伍大亂。結果,韓信趁勢攻擊,趙軍大敗,趙王被俘。

以此來看,號旗和將旗都很重要。不過,號旗相對較為普遍,根本達不到“誓死保住”的地步。雖說在戰場上,將旗相對號旗重要,也僅是一場戰役中無數個將領中的一面將旗,同樣達不到全軍“誓死保住”的程度。

統兵主將(帥)可通過“陣旗”(又稱五方旗)行兵佈陣,調度指揮

古代戰場上,對陣多采用“五行軍陣”,又分別代表五個方位,即:青龍(左軍)、白虎(右軍)、朱雀(前軍)、玄武(後軍)、黃龍(中軍)。

但也有說,“五行軍陣”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即:木(左軍,使用綠旗)、水(右軍,使用白旗)、火(前軍,使用紅旗)、土(後軍,使用黑旗)、金(中軍,使用黃旗)。

據史料記載,五行軍陣起源於殷商時期。

同時,主將(帥)為了便於高度這五個方位的軍隊,就需要使用陣旗,即:綠旗代表左軍、白旗代表右軍、紅旗代表前軍、黑旗代表後軍,黃旗代表中軍。簡單點說,主將(帥)需要左軍出擊(或撤退)時,就會命令傳令旗兵揮動青旗,即:上下揮動代表撤退,左右揮動代表衝鋒,也就是死戰不退等。就算是其他軍陣,主將(帥)也都是通過陣旗進行指揮調度的。

例如:最直觀的當屬曹操軍中的陣旗,直接使用的就是青龍旗、白虎旗、朱雀旗、玄武旗和黃龍旗。同時,在《水滸傳》中也有陣旗(五方旗)的記載:“敲金邊,出五方旗,放大炮,掌號儹行營,各各擺陣出戰。”

統兵主將(帥)會通過“聯絡旗”的旗語,會判斷出進軍路途中的山險處可能會有敵軍埋伏、沼澤(河流)攔阻、暢通無阻等情況,以便做出紮營、急行軍、衝鋒等抉擇命令。

許多人都很奇怪,為何將領們都喜歡爭當開路先鋒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機會最先遭遇敵軍,自然也容易立下出戰首功;二是就算沒有功勞,也會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苦勞。

但是,先鋒部隊想將路途發現的情況及時傳給後面的主力部隊,就需要使用聯絡旗,並傳遞旗語。

若傳令旗兵揮動綠旗和紅旗,則表示先頭部隊遇到山林,示意主力緩行,需防火攻。待偵探後,若發現山林中並沒危險,則會揮動黑旗,表示可以安全通行。

傳令旗兵交叉揮動黃旗和黑旗,表示遭遇到了敵軍的埋伏,並且擊退了埋伏的敵軍;傳令旗兵交叉揮動黃旗和紅旗,則表示埋伏的敵軍非常多,形勢很危險,救與不救,或如何救,就需要領軍的主將(帥)來決定了;傳令旗兵交叉揮動綠旗和白旗,表示此處有林有水,方便安營扎寒。

顯然,聯絡旗僅起到傳遞旗語的作用,一般敵人很難有機會奪取,就算奪取也沒有太大價值,所以基本談不上要“誓死保住”。

坐鎮中軍的統兵主將(帥)營門前樹有“牙旗”,一旦牙旗撤退,全軍必敗;一旦牙旗倒下,全軍士氣必潰。顯然,牙旗的“存亡”關係爭鬥的成敗,自當全力“誓死保住”。

牙旗,俗稱“帥旗”,因旗竿上飾有象牙的大旗而得名,多為天子或主將主帥出征所用,平時立於軍營門前,而其門又被稱為“牙門”或“軍門”。不知在什麼時候,“牙門”一詞在傳承中,卻被以訛傳訛,究竟演變成了衙門。同時,牙旗亦用作儀仗,又作祭祀使用。此外,史料對此也多有記載,如:

東漢張衡《東京賦》記載:“戈矛若林,牙旗繽紛。”三國薛綜:“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記載:“不容水部賦清愁,新擁牙旗拜列侯。”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

也就是說,牙旗立於“五行軍陣”的中軍,而“前後左右”四周的軍陣,在方便出擊的同時,更起到護衛中軍的作用。

多數時候,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動用後軍的,既防後路被敵所斷,又防敵人突然從後方襲擊自己的中軍。就算中軍損失不大,敵人的“斬首行動”也未奏效,可一旦奮戰的將士看到“牙旗”倒下,必然軍心大亂,進而造成大敗潰敗。例如:在“靖難之役”的白溝河之戰中,原本形勢對燕軍極為不利,突然颳起一股強大旋風,刮斷南軍主將李景隆牙旗(帥旗),於是南軍大亂,並被朱棣抓住機會,反敗為勝。

可以說,戰場雙方對於己方的牙旗看重如性命,就算敵人突入中軍,也會“誓死保住”,不容有失。當然,最好不要給敵人突入中軍的機會。對於這一點,所有的主將(帥)都應該心知肚明。因此,打仗時將士們要“誓死保住”的軍旗應指牙旗,而不是籠統指的所有軍旗。


祥子談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軍旗是軍隊榮譽的象徵。尤其是師旅一級的旗幟,就算人死絕了也得保住。

以日本的聯隊旗為例,在每個聯(3500人編制)隊建立以後,有天皇親自授予。

所以,聯隊旗是所謂聯隊的象徵,也是天皇的標誌。

天皇在宮中將軍旗授予新成立聯隊的聯隊長時,照例發表如下的敕語:“茲宣佈步兵第XX聯隊建制完成。爾等軍人必須協力同心,以宣揚武威,保衛國家。”然後,聯隊長宣誓:“謹奉明敕。臣等定將盡死力,誓死保衛國家。”依據明治憲法規定,軍隊的指揮權、統率權屬於天皇。而天皇親授的軍旗乃是代表天皇的旗幟,聯隊長以下全員必須對軍旗致以最高敬禮。

頒發軍旗的那一天就是這個聯隊的建軍日,每年的這一天就是這個聯隊的“軍旗祭”,聯隊會舉辦盛大的軍旗祭典。

在日本陸軍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一個聯隊哪怕死傷殆盡,聯隊長戰死,但只要聯隊軍旗保存下來,聯隊就可以保存番號,給以重建。

但如果聯隊旗被敵人繳獲,該聯隊即便還有 部分兵力,也會取消番號和編制。

對於日軍官兵來說,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聯隊,如果聯隊番號被取消是最大的恥辱。

所以,日軍官兵對軍旗的敬重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行軍時,軍旗裝在旗套之中;而在正式的操典之時,擎出的是象徵軍旗的旗杆、旗冠與流蘇。由於聯隊旗不會有另一面,因此不容許老化及修理,和普通的軍旗不同。戰時日軍的新聞檢查制度曾明確規定,軍旗不能在報刊上公開出現。

日本聯隊有專門的護旗小隊,通常是一個班到一個排,由聯隊最高大英軍士兵擔任旗手。

對於旗手有個重要的要求,就是一旦軍旗存在被繳獲的危險,就要不惜代價將他保住或者直接銷燬,絕對不容許被敵人繳獲。

所以二戰中日軍被消滅了上百萬,竟然沒有繳獲一面聯隊旗。

因為日軍覆滅之前,一定會毀掉軍旗。

資料這麼寫:

13師團下屬的三面聯隊旗逃過一劫後,很快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老牌常設師團第3師團下屬的步兵第68聯隊軍旗就遇到了更加危急的態勢,這也是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距離搶奪日軍軍旗最近的一次。

1942年1月4日,步兵第68聯隊已經在之前的作戰中殘破不堪,為了突破中國軍隊的包圍,只能分散突圍。聯隊長的野憲三郎指揮聯隊本部數百人從中國軍隊第4軍的包圍網中突破,就在日軍利用暗夜行進之時,突然前方出現幾個黑影,並用日語詢問口令。沒想到對面居然是中國軍隊,措手不及的日軍在突襲之下損失慘重,聯隊長指揮所有官兵圍著軍旗站成一圈,拼死抵抗護衛軍旗,此時雙方已經陷入白刃戰。中國軍隊距離68聯隊軍旗只有數米。當時日軍已經來不及燒燬軍旗,只要有幾顆手榴彈落入日軍中。這面軍旗就會成為日軍歷史上唯一,被外國軍隊繳獲的軍旗了。可惜的是當時夜間第4軍並未發現這附近有日軍軍旗,一夜白刃戰後,日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是軍旗並未受損。隨後日軍援兵趕到,保護軍旗逃出生天。這是整個二戰中日軍軍旗距離被繳獲最近的一次。

在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時候,所有聯隊旗都被燒燬。

日軍下令燒燬了共計444面軍旗,其中海外265面,本土179面。但是仍然有一面幾乎完整的軍旗留存下來,因為步兵第321聯隊聯隊長後藤四郎只是把那面軍旗的旗杆燒燬放入“奉安箱”充數,其他部分都完整地留存下來,現在這面軍旗(旗杆為複製品)供奉在日本靖國神社。是目前唯一一面距離完整軍旗最接近的日本軍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