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下半场"如何推进?


复工复产"下半场"如何推进?| 内附政企复工复产方案(上)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企业复工复产也按下"加速键"。

一方面,企业发挥主动性,加班加点赶订单、保市场。另一方面,政府也密集出台配套政策,从助返岗、减负担、畅物流等多方面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进入"下半场",前期许多共性困难得到缓解的同时,部分新问题也开始凸显:

· 关键岗位缺人制约产能进一步提高,

· 配套小微企业达产不同步,

· 国外疫情蔓延增添变数

· ……

基层干部和企业家认为,当前应着眼现实,政企合力围绕突出困难精准施策,在"复工"的同时实现真正"复产"。

政企合力战"疫"共渡难关

受疫情冲击,大量企业在新年伊始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3月以来,全国各地通过推进落实政策补缺和政策落地,帮助各行各业企业营造更好环境。

一方面是政府持续营造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凭借自身努力也在逆境中迸发出活力。

为服务政企战“疫”,倍市得客户体验管理平台根据多年来数据洞察优势,为政企各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覆盖多个细分领域、助力复工复产调研高效快捷:

1、 经济领域

复工复产"下半场"如何推进?| 内附政企复工复产方案(上)

2、 城市发展领域

复工复产"下半场"如何推进?| 内附政企复工复产方案(上)

3、 民生领域

复工复产"下半场"如何推进?| 内附政企复工复产方案(上)

4、 科技创新领域

复工复产"下半场"如何推进?| 内附政企复工复产方案(上)

5、工会党建及其他

复工复产"下半场"如何推进?| 内附政企复工复产方案(上)

复工复产"下半场"新老问题交织待破解

目前,虽然疫情前期的物流不畅、运力供不应求等矛盾已逐渐得到缓解。但核心岗位员工返岗难和外协配套企业复产慢等问题却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产能进一步提高的因素。

——关键岗位员工返岗难制约产能提升。不少企业反映,湖北籍员工,尤其是高管、技术骨干无法到岗对企业达产造成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影响。

——产业链协同配套不足影响全面复产。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普遍反映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及配套辅料企业未开工,导致原材料及配套辅料储备不多的企业难以保证连续生产;产业链下游部分企业未开工导致部分企业库存积压严重。

——国际疫情扩散干扰外贸企业预期。当前意大利、韩国、伊朗等国家疫情日益严峻,给外贸企业预期带来较大影响。部分企业尤其是国际化程度较大的企业出境开展各类业务面临诸多困难;同时,部分大型企业在国外的投资项目由于国内员工出不去,面临项目进度停滞的风险。

抓住关键环节切实推进"真复产"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受疫情影响,从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到消费市场整个生态链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有企业家认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下一步希望能抓住关键环节,在'复工'的同时帮企业真正实现'复产'。

——继续帮助企业员工,尤其是核心岗位员工返岗。落实防疫工作不仅是企业复工的关键环节,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但同时,在分区分级精准复工上,企业也希望得到更多支持,例如通过引入疾控等部门科学系统评估,允许企业以包车等相对安全的方式,"点对点"从疫情相对稳定的湖北地区接回员工,到达后企业严格落实防疫措施,进行隔离观察后保证员工尽早上岗。

——重点关注帮扶产业链上配套企业的复工复产,特别是本身抗风险能力较低、自我恢复慢的小微配套企业状况,在推进行业有机更新的同时确保产业链不断裂。

——金融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在当前疫情影响下,企业资金压力加大,不少小微企业由于缺少抵押物,贷款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建议进一步加大金融优惠政策的普惠面,对有市场、有技术、有能力恢复生产经营的小微企业"搭把手、拉一把"。

——开拓多元市场,挖掘内需潜力。疫情对所有企业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也是倒逼转型升级的契机。预计疫情过后,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增强忧患意识,也会助推更多企业加大技改和研发力度。


注:本文汇编自网络,原文有删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