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3300點了,還能追嗎?

四季度宏觀基本面仍會延續三季度以來的強反彈,唯一可能出乎市場預料的地方在於信用及社融環境的收緊。原因在於“寬財政”對基建的支撐可能持續到明年年中,為了不使明年下半年同比數據“難看”,有必要對今年的基數進行調節。初步判斷,四季度社融及信貸環境會有所收緊,單季GDP 5.5%。

總量的邊際調控並不妨礙企業利潤增長,上市公司業績依舊可以持續改善,但這並不是四季度股票市場的核心驅動。相對於基本面而言,四季度政策面、情緒面和資金面對A股市場的影響更為重要。

政策面,取決於10月底的五中全會定調,“雙循環”將是未來五年計劃的核心議題。與之相關的補短板、鍛長板都存在投資機遇。

情緒面,一是中美關係進展,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懸而未決,儘管第一輪辯論之後特朗普支持率銳減,且傳出感染新冠陽性,但後續“翻牌”機會仍舊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拜登勝選,特朗普很可能對選舉結果提出質疑,並由此進入長達數週的“調查”。在此假設下,“不確定性”將對包括A股在內的國際金融市場造成持續衝擊。情緒面的第二個影響因素是國內對於股票市場風格切換的預期較為發散,不論是科技類,還是週期類,都尚未贏得一致預期,資金“抱團”困難。

至於資金面,目前較為確定的是,央行的貨幣節奏結束了今年4月以來的邊際收緊,三季度末轉為淨投放,當前貨幣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但股票市場的資金面仍需謹慎,一是每逢年末,公募基金和企業入市資金存在“變現”需要,季節性拋售在所難免;二是央行下調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短期人民幣上漲勢頭被抑制,在美元上不存在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國際資本流入空間有限。

當然,以上三個層面只是從風險防範角度出發,提出的“悲觀預期”下的市場變化。對於中性及樂觀預期,將會建立在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確定的假設下。中美關係短期緩和,疫苗出臺時間將成為區別中性和樂觀預期的決定變量。

中性預期下,疫苗不能在年內出臺。結合前面關於“基數調節”的需要,四季度實際GDP可能略低於預期。在此假設下,“逆週期”行業佔優,看好科技類、疫苗相關、數字貨幣等。

樂觀預期下,疫苗可以在年內出臺,社會生產搶反彈,“週期類”以及消費服務類有望迎來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