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妝容進化史

追求美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也是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的标志。从原始时代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字形成之前,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野生群居生活,但已经接近智人生活,仅仅知道以树叶兽皮遮羞。这个时候的人类估计都还没有形成什么美的概念,也无从考证。

我国妆容进化史

真正能考证的历史主要分为两个进程:

一是秦汉时期以前的妆容;

二是秦汉时期以及之后妆容特色。

我国妆容进化史

秦汉很久之前的远古时期,人类以群居的氏族形式存在着,人们认为自己的氏族部落都源于某种植物、动物或自然物,从而产生了图腾,又称文身。女人们怕成为部落之间战争的战利品,于是将文身纹在自己的脸上,和身上,使自己丑化。因此在远古时代,化妆的意义并不是变好看、变美,而是一种文化的烙印,也是妇女们的防御措施。到奴隶制社会时期化妆的性质起到根本的变化,妇女们化妆使自己变得漂亮,而非单单的防身。现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还能见到,比如黎族和独龙族。

我国妆容进化史

据记载“黄帝炼成金丹,炼金之药汞红于赤霞,铅白于素雪,宫人以汞点唇则唇朱,以铅敷面则面白”《列子。周穆王》也说,当时的妇女已经“施芳泽,正娥眉”远古的妇女就是这样用白色的米粉或铅粉敷面用朱砂或紫草胭脂点唇并涂于双颊,用青色的颜料描眉考古学家在殷商贵妇人的妇好墓中发现了一套研磨朱砂的玉石臼,杵和调色盘那样的物品。臼为白色的大理岩材质,内壁呈朱红色,臼的孔周,口面和调色盘上均粘有朱砂,显然这些是墓主生前用于捣研朱砂的物品。

秦汉时期至明请时期的化妆特色:

(1)秦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化妆的形式日益丰富,化妆也日益的普及,其中画眉是古代妇女的传统化妆术之一。汉朝的时候出现了各种眉式妆样, 如八字眉、远山眉、慵来妆等。东晋葛洪著《西京杂记》中形容卓文君眉若远山,脸若芙蓉。。说的就是远山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风逐渐从质朴转变为绮靡纤丽,上层妇女们大多化妆,化妆的技艺渐趋成熟,出现了:额黄、星靥、贴饰花钿等化妆方法,及用五色绸缎或金银箔片剪成花型或星型,贴于面靥。北朝名歌《木兰诗》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诗人庾信《镜赋》中的‘靥上星稀,黄中月落’都能形象的描绘当时妇女们化妆的情形。

我国妆容进化史

(2)隋唐 隋朝时期,化妆已经是妇女们追求时髦,崇尚新异的必不可少的形式。隋炀帝时期,,波斯人所制的螺子黛传入宫廷,被后妃们真爱,这种黛又称蛾绿,隋炀帝喜欢看宠妃吴绛仙画眉,每倚"帘顾之,移时不去"的痴看。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广纳四方少数民族。妇女们着胡装,戴胡帽,学胡妆,甚至"乌膏注唇"。唐朝中期,社会上流行十几种眉式。据载,唐明皇有眉癖,吩咐宫廷画工画"十眉图"给宫女做示范。画工根据当时流行的眉式,画成拉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昏眉等十种眉式。此外唐代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妆式,如红妆。晚妆。醉妆。泪妆。桃花妆。仙蛾妆。血晕妆等等。丰富多彩的眉式,配以高低偏正的各种发式,浓淡深浅诸般颊容 ,再加上形形色色的额黄, 星靥。。花钿。点痣等唐朝妇女的妆型变化多样。异彩分呈。

我国妆容进化史

(3)宋朝以后至明清与唐朝妇女的豪爽恣肆,多事浓艳相比,宋带妇女则倾向淡雅优柔之美。这与宋人的审美观念有关。宋人对绘画诗文力求有"韵"即用简易平淡的形式表达绚丽丰富的实质,这种美学思想反映在妇女的化妆上,就发展为尚淡雅。非浓艳的倾向。并且宋代的时尚也是汉朝的复古。因为当时的宋朝流行西域传入的翠绿色"青雀头黛""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而远山眉是汉朝时期流行的眉式。

我国妆容进化史

(4) 明清此时,化妆已经普及, 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中重新总结了前朝代的图谱,计有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横云眉、倒晕眉共十种。其实古人诗文中出现的眉式何止这十眉呢?但这些夸张的眉式渐渐地退出了女性的审美视角,如清代绘画中的仕女大多是两弯温婉秀美的柳眉。因为那时的妇女们更注重皮肤的保养,最典型的就数慈禧太后了,《千金美容方》里记载‘慈禧太后驻颜方’慈禧为了使皮肤白嫩柔滑有光,每十天服一银匙珍珠粉,每天喝大半碗人奶,晚上用鸡蛋清搽脸,就寝前半个小时才去洗。慈禧化妆前,先会让宫女用一根玉棍在脸上上上下下的滚动,起按摩的作用,然后再上粉。她用的粉和胭脂都是宫廷里自制的,用上好的贡米细研五六次后再与铅粉混合而成的,胭脂则是用玫瑰花浸泡制成的。可是到了清朝末年明国出年,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腹地的变化,而中国古老化妆的传统也慢慢流失。

我国妆容进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