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罗曼·波兰斯基,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那桩震惊世界的好莱坞惨案,在这起令人发指的杀人案中,罗曼·波兰斯基的爱妻莎伦·塔特连同她肚子里的孩子以及另外四名朋友全都遭到了美国邪教组织“曼森家族”成员的杀害。
如果前一个事件中,罗曼·波兰斯基是无辜的受害者,那么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恶性事件中,罗曼·波兰斯基却是无法辩白的施暴者。
1977年,罗曼·波兰斯基被指控强暴一名年仅十三岁的少女,犯下了性骚扰女童的罪行。
2019年,又一起性骚扰事件的受害者选择站出来对罗曼·波兰斯基提出指控。
这位享誉世界的著名导演由此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争议之中无法自拔,支持他的公众选择了他的才华,反对他的公众则控诉他对女权主义赤裸裸的践踏。
然而有一点却是不需要质疑的,那就是罗曼·波兰斯基身为一名犹太人自始自终对自己民族惨痛历史保持了应有的历史态度和尊重。
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部名作便是罗曼·波兰斯基基于真实历史传记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精心改编创作的一部关于二战犹太人遭遇与经历的电影作品《钢琴家》。
时隔多年之后的再次回首
多年以前,当同为犹太裔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辛德勒的名单》剧本交给罗曼·波兰斯基,并期望后者能够执导此片时,罗曼·波兰斯基果断拒绝了。
在罗曼·波兰斯基的内心深处,那段在集中营中度过的童年岁月是他一辈子也无法忘怀的。
在波兰斯基出生后不久,随着法国境内反犹和排犹浪潮愈演愈烈,波兰斯基一家人很快便回迁到波兰老家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夹在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波兰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第一个牺牲品,在德军1939年9月发动的“闪电战”攻势之下,原本和平宁静的波兰迅速覆亡并成为了德国的疆土。
在纳粹德国极端的反犹太人政策之下,波兰斯基一家人先是被驱逐到了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居住区,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波兰斯基的父亲、母亲、叔叔相继被运往集中营。
最终,波兰斯基的母亲死在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而他的父亲则在奥地利的毛特豪森集中营侥幸逃生。
波兰斯基本人则费尽千辛万苦逃离了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居住区,并在一名波兰农民的帮助下,成功熬到了战争结束。
战后,波兰斯基与他的父亲历尽磨难最终相认,但是这段悲惨的童年经历却成为了波兰斯基一生无法绕过的心坎,即便多年以后,回忆起早年经历时,波兰斯基依旧会习惯性地对二战期间这段九死一生、充满悲伤的往事保持沉默和冷静。
但沉默并不代表屈服,在巨大的灾难和无尽悲痛面前,罗曼·波兰斯基最终选择了勇敢面对。
若干年后,当《辛德勒的名单》早已凭借优秀的故事剧本和演员们的真实演绎斩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罗曼·波兰斯基悄然开始了自己回首人生的旅途,他选择将波兰钢琴家瓦拉蒂斯洛·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成电影,以近乎白描的叙事手法搬上大银幕。
可即便在如此冷静而克制的电影语言中,观众也依然能够感受到一股不屈不挠的生存决心和勇气。
沉默与斗争
相比许多二战电影中的肆意杜撰和随性发挥,《钢琴师》整部电影几乎完全是按照真实历史和原著情节进行演绎的。
甚至于连电影开头,男主角斯皮尔曼在波兰电台演奏的那首《第20号升C小调夜曲》也完全是依据原著传记进行演奏的。
这首在静谧中略显沉重的钢琴曲很好的寓示了德国对波兰迅捷而凶猛的闪电战,也在电影开头巧妙的为主人公一家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
当我看完全片,时常会想,如果在电影的开头,主人公一家如果能坚定起迅速逃离华沙的决心,那么之后的一切悲剧是否就不会再发生,而斯皮尔曼或许能够成功远渡重洋开始自己新的艺术生涯。
然而,过去的事情永远无法从头再来,已然发生的悲剧又怎么可能轻易磨灭?
1939年的9月1日是德国对波兰发起侵略的日子,由于战前准备不足、武器装备落后以及政府的懦弱,仅仅数日之后,波兰全境便完全落入了德国的手中。
而在开战时,声称对德宣战的英国和法国直到德军完全占领波兰也未曾出动一兵一卒,波兰成为了继捷克斯洛伐克后的又一个绥靖政策牺牲品。
相比在德军占领下依旧能够保持正常生活的波兰普通民众,作为德国种族政策牺牲品的犹太人,仅仅在不到两个月之后就被德国当局要求全部迁入位于华沙的犹太人居住区。
在电影中,相比德国侵略者赤裸裸的威胁和歧视,波兰民众的冷漠和同为犹太人的残忍更令人震撼。
男主人公一家在波兰沦陷后不久便从一个富足的中产阶级之家瞬间沦为了揭不开锅的穷苦人家,为了生存,一家人甚至不得不将原先视作珍宝的钢琴低价贱卖。
而在举家迁往犹太人居住区后,即便是在一个尽是同胞的环境之下,依旧有大量食不果腹的民众由于无人怜悯而最终饿死在街头。
同样是亡国奴,同样是受难者的波兰普通民众与犹太人在残酷的生存现实面前却展露出最令人不堪的人性面貌。
虽然罗曼·波兰斯基在呈现这部分电影内容的时候,丝毫没有加入任何感情色彩,仅仅只是透过斯皮尔曼哥哥之口对冷漠不公的社会现实和自私民众发出了抗议之声,但是令人沉重的画面内容和大量黑暗色调的使用依旧能够让观众们随着故事的不断展开而陷入深层次的思考。
随着纳粹对犹太人更进一步的迫害,犹太人居住区俨然已经无法实现种族政策所想要达到的净化效果,华沙居住区内的大量民众开始被集中运往集中营进行所谓的改造和净化。
斯皮尔曼一家也正是在这时开始了永远的生死离别,一个犹太警察的帮助使得斯皮尔曼得以意外脱逃而斯皮尔曼的家人却被尽数赶上了开往集中营的列车。
亲情的纽带在这一刻被无情的割裂,面对近在咫尺的亲人与戒备森严的士兵,斯皮尔曼失声痛哭,却又无可奈何地躲藏、逃离······
电影中那个将斯皮尔曼从死神魔掌中戏剧性救出的犹太警察其本质并不坏,但是如果观众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正是像他这样在受到纳粹不公正对待之后,反而为了一己私欲和求得自保,迅速成为纳粹帮凶的犹太人和波兰普通民众成为了波兰犹太民族迅速消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悲哀的不是成为亡国奴的事实,悲哀的是身为亡国奴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勇敢反抗,整个波兰在战前有超过四十万犹太人生活和居住,在战后却只有少得可怜的幸存者得以逃脱死神的魔掌。
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得以成功逃离高墙的斯皮尔曼依旧每天在死亡的边缘不断挣扎,同时心中亦带着极度的愧疚与不安。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当看到自己同胞在居住区内勇敢发起反抗时,斯皮尔曼极度挣扎的内心和无言以对的愧疚,“我不应该出来的,我应该留在那里和他们对抗······”
许多观众说,《钢琴家》整部电影中没有反映出抗争,只有生存,但是在我看来,斯皮尔曼一直在抗争。
他在竭力保持自己良知的同时,始终在与自己的本性做着艰难的抗争,身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钢琴家,斯皮尔曼本性是软弱的,但是在残酷的现实处境面前,他却始终在求生的过程中保持着自己的良知与理性,即便他对眼前的一切无能为力······
毁灭与重生
想要知道美好的事物有多么的珍贵,需要在毁灭中发掘。有一些美好的存在常常被我们视若无睹,只有当它被毁灭,真正消逝不再的时候,人们才能够懂得它的来之不易。
对于片中那个对斯皮尔曼伸出援助之手的德国军官而言,拯救斯皮尔曼与其说是因为善意,倒不如说是良知的使然。
曾经的德国也曾经是一个保持着理智与严谨的国家,文明之光也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绚丽地绽放。
然而,随着纳粹势力的抬头和对邻国肆意侵略,良知不再的德国民众陷入了狂热狭隘的民族主义之中无法自拔,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也随之凋零。
为了振兴国家、实现理想而发动的战争却逐渐演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屠杀和掠夺,相信纳粹军官的心中也是沉重而复杂的。
选择良知与理性的他最终选择了对处于生死边缘线上的斯皮尔曼竭尽所能的拯救。
也让观众在经历了两个小时的不堪之后,最终看到了希望与曙光,但是讽刺的是,给斯皮尔曼带来希望的并不是自己所谓的波兰同胞,亦不是后来以拯救者自居的苏联,而是一名素不相识的德国军官。
电影的结尾随着一行文字的显示,我们最终得知了那位拯救斯皮尔曼的德国军官最终不幸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之中,讽刺的意味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