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效應:其實,你很漂亮!

文章來源:MBA智庫百科(mbalibwiki)


01


意大利幼教專家蒙特梭利曾說:“對人的懲罰莫過於剝奪他的兩樣東西,一個是內心的力量,一個是人格的尊嚴。”

而剝奪孩子的人格尊嚴正是中國式父母經常做的事情。

電視劇《小歡喜》裡,喬英子在班級中的成績一直都是全年級前幾名,簡直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對於她媽媽來說,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是不夠完美,最後導致孩子精神崩潰,想要逃離自己的媽媽。

但在教育學上還有個術語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的是學會無私地讚美孩子,孩子才會更加優秀。

有一個叫做翁格瑪麗的女孩,她長得並不怎麼好看。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卻總是讚揚她,對她說:“你很好看呀”、“你非常美”。由此,女孩對自己的相貌充滿了信心,每天照鏡子的時候,也覺得自己真的很好看。

翁格瑪麗還常常自我鼓勵說:“其實,你很漂亮”。漸漸地,女孩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真的越來越漂亮了。


02


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美孚的創始人,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名助手,叫做貝特福特。一次貝特福特的經營決策失誤,導致美孚公司在南美的投資損失了40%。

事發後,貝特福特感到非常懊惱。本以為自己會受到上級的批評和責怪,沒想到,洛克菲勒卻拍著他的背鼓勵他:“全靠你處置有方,替我們保全了這麼多的資產,你能幹得這麼出色,已出乎我們的意料了。”

此後,這位曾經失誤卻受到鼓勵的助手,不僅沒有再犯錯,還為公司屢創佳績,成為美孚公司的中堅人物。

無獨有偶,美國知名的化妝品公司玫琳凱的授獎會上,玫琳凱公司的創始人玫琳凱·艾施總會安排數千名業績優秀的員工在主席臺前接受表彰和嘉獎。坐在底下的同事們往往會對被嘉獎的員工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

艾施認為,員工們上臺接受同行們的讚揚遠比一份裝在信封裡的獎勵重要得多,這種公開讚揚的方式會使受表揚者不斷追求進步,以更快的速度適應工作需要。


03


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

1948年,社會學家羅伯特·默頓認為這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的概念。在他的著作中,默頓描述了一種錯誤信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真實的現象。這創建了一個反饋循環,我們假設我們總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我們基本上催眠自己實現我們想要的東西。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地方。

受老師喜愛或關注的學生,一段時間內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面或許會有很大進步;受老師漠視甚至是歧視的學生就有可能從此一蹶不振。

管理者對員工的信任度和期望值越高,員工的鬥志越容易被激發,團隊精神的培養越好,創造出驚人的效益。

無論我們是照顧孩子,管理員工還是指導團隊,我們很容易看到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有些人更具破壞性。我們下意識地給予更高成就者更多的關注,因為我們想給他們最好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對所有人給予同等的期望,我們就會提高整個團隊的績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