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是否應該治療?治與不治有什麼區別?

自由飛翔233330440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療?如果按照標準的診療原則,肯定是要治療的。治療與不治療肯定有差別。

我們分幾種情況來討論:

(1)腫瘤雖然晚期,但是能夠根治

腫瘤晚期,這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一般來說,出現遠處轉移,也就是四期癌症,就算是腫瘤晚期了。但是晚期裡面也分好多種,如果是單發的或者寡轉移病灶,例如大腸癌出現肝臟單發的轉移,這些患者是一定要治療的,因為手術加上化療,腫瘤可以達到根治,患者可以獲得長期的生存,甚至治癒。所以,這部分患者,一定要不要放棄治療。

(2)腫瘤潛在可根治

這種情況比第一種情況嚴重一些,腫瘤轉移灶比較多,手術無法切除,這時候就需要先行化療或者靶向治療,如果腫瘤對治療有效果,就可以手術切除,達到根治。所以,這些患者也要堅持治療。

(3)腫瘤廣泛的轉移,沒有手術機會

這才是真正的晚期,全身多個器官有轉移,到處都是腫瘤,例如肝臟、肺、大網膜、盆腔等等,到處都是腫瘤,出現腹水,胸水等等。對於這部分患者,按照傳統的觀念,已經沒有根治的機會了。那麼還有沒有必要治療呢?對於這些患者,主要是延長壽命,減輕症狀,緩解痛苦。所以,我主張採取一些比較溫和的治療方法,以保守治療為主,儘量讓患者減輕痛苦。例如,緩解疼痛,改善營養狀況,促進食慾等等。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走的有尊嚴。現在有的醫院,專門成立了安寧病房,收治這些腫瘤晚期的患者。

當然,也可以參加一些臨床試驗,有一些新藥,例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晚期的患者甚至可以達到長期的控制,甚至是治癒,而且臨床試驗都是免費的,不用擔心經濟問題。

所以,腫瘤晚期需要具體的分析,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當然,這只是純醫學方面的考量,還需要結合患者的經濟情況,身體一般情況等等。


普外科曾醫生



類似這個問題,我曾經多次回答過。

說得直白一點:肺癌晚期治還是不治,主要取決與兩點:有沒有錢;對待生命的態度。

第一點:有沒有錢

就像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假藥販子說的那樣,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病是沒法治的,也是隻不過來的,那就是窮病。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說:“作為醫生,這麼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你的醫德呢?”。

其實,這樣的人根本就沒有活在現實之中。

生活中,有大量的病人因為沒有錢而放棄了治療。不是他們不想生存下去,而是沒有能力生存下去,或者說生存下去的代價太大。

我見過有錢人,即使已經病入膏盲,即使已經無可換回,但是依舊每天使用著昂貴的藥物來維持著殘存的軀體。

曾經有一個新聞:說是有人被騙到國外注射一種神奇的可以治癒癌症的藥物,每一針的費用便是60萬人民幣。

我也見過,有人即使是剛被查處罹患肺癌,即使是預期治療效果很好的情況,已經不得不放棄的例子。

我甚至親自裡經過一位中老年肺癌患者,剛被查處肺癌就自殺的情況。

貧窮限制的不是我們的想象力,而是我們的生命力。

第二點:對待生命的態度

拋去有沒有錢這一點,對於肺癌晚期我們還要不要治療呢?

這要取決於你和你的家庭對待生命的態度:是痛快的死還是痛苦的活?

對於肺癌晚期患者來說,等待他們的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死亡。

有的人在生命的最後希望保留一點尊嚴,希望能夠毫無痛苦的死,甚至希望早一點死。

有的人畏懼死亡,有的家屬不能夠接受死亡的現實,寧願毫無尊嚴痛苦的延續著生命,甚至患者只能用醫療器械來維持心跳呼吸,也不願意放棄。

主要的區別如下:減輕病症帶來的痛苦;延緩生命;滿足患者和家屬的心理需求;避免一些輿論壓力。

當然:當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是沒有人可以抵擋住的。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愚見,歡迎大家留下自己的想法!


最後一支多巴胺


(耳趙20180711)所謂癌症晚期一般是指腫瘤體積大、波及範圍廣的惡性腫瘤,對這一類疾病徹底根治的可能性不大,進行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延長生命和改善生活質量。要同時做到這兩點,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人力消耗,還要看疾病本身是否有可能進行治療。另外,也存在少數初期評估是晚期,但通過積極治療取得很好效果的案例,可能就是民眾所說的“奇蹟”吧。

我接觸過的病例中,有的患者家庭有能力支撐,通過最新的生物靶向治療讓患者減輕了痛苦,延長了生存時間;有的家庭經濟困難,別說前沿治療方法,連常規治療的費用都難以承擔;有的家庭不愁費用,但患者的疾病缺少經過驗證的治療方案。

癌症患者的生存不僅是個人的問題,也牽涉到他親人的利益和感情,醫生能做到的就是將醫療領域對這種疾病的認知現狀,不同治療方式所面臨的後果和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最終選擇走哪一條路,還得患者和家屬多斟酌。


耳科趙醫生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關於“是否傾家蕩產”治療絕症的問題,在評論中發現有很多人認為直接放棄才是最好的選擇,我是不識人間疾苦的中產或者醫院的託。其實我的觀點也只是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量力而為而已。

晚期癌症,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發現癌症之後,進行了治療,但是治療方案不理想或者病人自己體質特殊,沒有控制住腫瘤,或者暫時控制後再次復發,病情不斷進展,發展到晚期。一種是就醫時病情已經十分嚴重,沒有什麼治療價值了。

第一種情況,醫生已經很瞭解病人的病情,也做出了種種努力,無法手術,所有的化療方案都失效,放療已經達到了根治劑量,這個時候不治,不叫放棄治療,而是回天乏術。

第二種情況,就不好說了。舉個例子吧。如果一個病人去看病,發現肝癌晚期,預期壽命只有幾個月了,怎麼辦?

怎麼辦?我有個姑姑就是這種情況,她去年三月確診,當時的醫生說,我覺得沒啥治療價值了,可能只剩下一個月時間,最好讓她高興,愛做什麼做什麼,治療也遭罪。但是我表哥不甘心。他進一步瞭解各種選項,意識到姑姑75歲的身體經受不起大劑量化療,於是選擇了介入療法,化學栓塞,也就是把化療藥物直接通過靜脈灌注到病灶處。每次介入術後,姑姑都非常難受,衰弱,不過一週左右就基本恢復。她先後做了三次介入,CT顯示,腫瘤得到了控制,雖然無法縮小消失,至少沒有擴散,轉移。半年之後,情況又有點不好,經過基因檢測提示,她可以吃一種靶向藥,15萬三個月,之後會有贈藥,也有印度仿製藥可以選擇,但是我表哥咬咬牙,決定吃原研藥。靶向藥雖然有副作用,脫髮,腹瀉,皮膚敏感,但是也起到了作用,腫瘤暫時得到控制。對了,他們是在三線省會城市治病的。後來她女兒把她接到了北京,四月份的一個契機,表妹認識了301醫院人脈非常廣的朋友,帶姑姑去301找各方面的專家看了一遍。有的專家脾氣非常不好,說病被你們耽誤了,去年發現的時候可以射波刀手術,還可以使用xx藥,用某種新的介入療法,現在又過了一年,有了門靜脈癌栓,這些治療方案已經沒法做了。然後一個關係給她提供了一種試驗藥品原料,服用這種藥,也有了一點效果,轉氨酶降了一些(此前的靶向藥已經耐藥)。後來,又幫她申請了PD1臨床實驗,取了病理,不幸因為一個指標不合格沒能入組。現在,距離她被斷言只有一到三個月壽命的時候,已經過了15個月,她很虛弱,有時肝區疼痛但是不厲害,只吃一種治療藥和保肝的藥,每天能正常吃飯,出門遛彎,她經過了整個四季,春天裡每週都去各公園看花,坐著輪椅。她還活著,雖然也許明天,下個月,或者明年她就會出現腹水,然後死去,可是她現在還活著,家人沒有放棄。

再說另一個病人,也是肝癌,他四十多歲,某年八月剛剛發現時也是晚期,肝完全不行了,換肝還有希望。然而器官移植是需要排隊的,而且,只有生存希望大的人才有資格排隊,這種沒多少治療價值的就不能再浪費珍貴的器官了。不過,沒過幾天,9月2日,他就做了移植手術。第二年四月就復發了,奇蹟般地,沒過幾天,4月28日他又得到一個肝,又做了一次移植手術,不過生命沒出現奇蹟,當年8月20日因病逝世。這個病人,名字叫傅彪。


王丫米


一提到癌症晚期,幾乎大家都是異口同聲地說:肯定不可能治癒。所以,不少說,不要治了,反正治了也治不好。這其中不乏有不少醫生也是這樣認為的。他們都忘了,癌症不是一個病,而是一大類病,怎麼可以一句話就把所有癌症所有病情都概括進去,忘了要具體情病情具體分析。

晚期癌症也仍不同的情況。事實上,有的晚期也仍有治癒可能,比如反覆說過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絨癌等)、某些類型的白血病、淋巴瘤等,某些可切除的肝、肺轉移的結直腸癌等,這些癌症儘管晚期,也仍有治癒機會,而且有的治癒機會還不小。所以,不要一概而論。你說,如果是這些情況,治療還是不治療呢?當然要治療,而且要積極治療,治與不治差多大得很。

當然,多數晚期癌症確實不能治癒,那是不是就不要治療呢?當然不是!有不少晚期癌症,儘管不能治癒,但通過綜合治療,可以得到長時間的控制,實現帶瘤較長時間生存,比如晚期乳腺癌、晚期結直腸癌、晚期卵巢癌等,當然,也並不是所有這些病人都可以生存很長時間,要區別對待,有的可以生存很長時間,長的超過十多年的都有。這些情況,只要經濟允許,當然要治,治與不治也完全不一樣,不治,可能只生存幾個月或一年左右,治了可以多少好幾年甚至十多年。

還有些晚期癌症確實沒有什麼有效的治療辦法,治與不治,似乎差別不大,或者有小的差別,有時候還可能因為治療而增加痛苦或縮短生存時間。這種情況下,不主張治療,而是要對症處理,減輕痛苦。


腫瘤專科醫生


雖然都是癌症,都是晚期,但不同病人的情況卻有天壤之別,所以,治療與否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了。

一、晚期患者

從醫學專業角度,一般來講只要存在遠處的器官轉移,分期就是Ⅳ期,也就是大家說的晚期了。

1、單發孤立轉移

這種情況,因為轉移的病灶單一,通過積極的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仍有望達到控制疾病的目的,這對於患者生存期的延長有著重要意義。比如:乳腺癌腦轉移,這種情況如果不採取措施,患者很可能因為病情的進展,短期內病情加重,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如果給予積極的局部治療,比如伽馬刀或手術治療,配合全身的化療、內分泌治療或靶向治療等,很多時候仍然能夠使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長。

2、多發轉移

有些治療敏感的腫瘤,雖然多發轉移,但通過積極的全身治療仍然能夠達到控制病情延長生存期的目的,而如果不治療,患者通常很快死亡。如:小細胞肺癌,或合併上腔靜脈綜合徵的患者,如果不治療,患者通常會迅速死亡,而小細胞肺癌對化療及放療均敏感,通過放化聯合治療不少患者甚至可以達到完全緩解。

而如果是對治療不敏感的腫瘤,就要權衡利弊,綜合考慮了。比如:各種肉瘤等。

二、終末期患者

一般指晚期患者,病情已經非常嚴重、重要器官受侵或身體狀況衰竭已經不能耐受抗腫瘤治療,預計生存期短的患者。這種情況下,一般就不再考慮抗腫瘤治療,而是給予最佳支持治療,以減輕患者痛苦為最主要目的。

綜上,晚期患者是否有必要抗腫瘤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疾病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而不是簡單的治與不治的問題。


深藍醫生


晚期癌症,這是個令人恐懼的名詞。

癌症的可怕之處,在於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患者發現的時候就是晚期。

而癌症晚期通常難以治癒,且治療費用不低。只為了延長一點生存期,掏空一個家庭,這筆賬划算嗎?

作為醫生,提兩點小建議:

如大部分小細胞肺癌、淋巴瘤、甲狀腺癌、絨癌等等,對放化療敏感,有確切數據可以延長生存期,減少痛苦,這類患者還是建議搏一搏。

這位女性肺癌患者,發現時雙肺就長滿了,化療6次,之後靶向藥物治療,4年了:

對各種手段均不敏感,就只能以提高患者舒適度為第一要求,以人為本。止痛、鎮靜、改善營養、多陪伴,儘量高質量走完最後一程。

另外,有些姑息性手段也可以考慮使用。

像上面這位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身體狀態還可以,但食管被腫瘤堵死了,吃不進東西,用支架撐開,至今又過了15個月。

晚期腫瘤病人的治療,常常需要權衡,有所取捨。

既不要傾家蕩產去搏取渺茫希望,也不應完全放棄聽天由命。


這是個沉重的話題,期待腫瘤治療的突破性進展早日到來。


影像科豪大夫


晚期癌症是否應該治療?治與不治有什麼區別?

答;癌症(Ca),它會一種惡性腫瘤。人的身上從上到下分為有一百多種。主要有;上皮細胞癌、肉瘤、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黑色素瘤、腦和脊髓瘤、還有生殖細胞腫瘤和神經內分泌腫瘤、類癌瘤等等。

得了Ca,特別是晚期Ca,治與不治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治與不治取決於你有沒有錢,而不是你想不想活!

其實Ca晚期了,不必要去治了,要死就死得有尊嚴一點。

如果我得了Ca,希望體面的死去。

得了Ca究竟能存活多長時間,的確是一個很難簡單回答的問題。想治療Ca,首要前提是合理的治療。Ca治療三板斧,手術、化療、放療,已經成為CA治療的必選。但也要因病、因人而議。手術後免疫力低下,然後接著化療、放療,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滅了正常細胞,然後殘留的癌細胞便開始瘋狂轉移,然後再化療。首先必須肯定,Ca手術治療是沒錯的,但在Ca治療的同時最好能結合中藥同時治療,在手術前手術後中草藥調理,能讓身體處於最好的狀態迎接手術,在化療時,對治療大有意義。

治與不治也是一個心態問題,許多人得知自己是癌症(Ca)患者,精神馬上崩潰。身體狀態一下到了冰點。美好的明天看不見了,不吃不喝……





知足常樂98954541


癌症晚期治與不治,區別還是很大的!

對於癌症晚期的患者大多會考慮姑息治療,主要的治療目是:控制腫瘤患者症狀,延長患者有質量的生存時間

1.控制由腫瘤增長引起的症狀:用患者能耐受的儘可能有利治療促使腫瘤消退,症狀得到緩解,其大多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總生存期,也有的患者雖然控制住了相關的症狀,但並沒有使生存期延長



2.控制與腫瘤無關的併發症:積極治療,減輕痛苦

3.癌症患者消瘦,營養不良,需要營養支持治療

5.還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心理治療



癌症晚期的患者更需要關注,不放棄,給予尊嚴。


生活小衛士


【生命的長度和寬度,同樣重要】晚期癌症,走遍全世界,生存率都不高。別看美國癌症5年生存率都在66%,日本癌症5年生存率63%,那是因為早期佔多數,單看晚期癌症5年生存率,也都在15%以下。不過,治與不治,肯定有區別,區別有多大,每個人看法不一樣。

講一個例子,有個老人,膀胱癌,分期偏晚,由於種種原因,他和家人決定不治療,認為自己快80歲了,“活得夠本”了,就不願意治療,覺得啥時候去世都可以接受。可是回家等了1個月,3個月,半年,1年,最後接近1年半才去世。有人說,這不挺好嗎?說不定治療了還不到1年半呢!可是你們知道他這1年半怎麼過來的嗎?持續的血尿,貧血,經常血尿在膀胱形成血塊,尿不出來,實在沒辦法又來醫院,用指頭粗的膀胱鏡,將膀胱血塊沖洗乾淨,糾正貧血。最開始1個月來一趟左右,後來一個月2趟,最後甚至剛回家沒兩天又堵住了,最後幾個月插尿管,也堵。由於貧血不能下床,滿背的褥瘡,全身骨轉移的疼痛,他的病床,整個房間都沒人願意住,包括他自己的家屬。那麼這就是區別。有人說我就不來醫院,堵住了就憋著,幾天人就沒了。我常說,要是孤寡老人,可能。如果作為子女,能忍心這樣嗎?即使忍心,將來也受不了閒言碎語。

好了言歸正傳,說說晚期癌症治療和不治療的區別。先說說少數幸運患者。晚期癌症當中,針對多數的癌症種類,除外晚期的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以外,其他的晚期癌症5年生存率平均不超過10%,比如晚期胃癌的5.7%,晚期肺癌的4.9%,晚期胰腺癌的1.3%,所以對於多數的晚期癌症,不管治和不治,多數存活時間都在5年以內。要不要用數十萬甚至百萬的資金,去搏一搏10%左右的能存活超過5年的幾率,這是第一個區別。錢花了,可能會多百分之幾的希望存活超過5年,百分之幾區別大不大?智者見智。

那麼談談多數人,存活時間可能不會太長,可能不會超過5年。區別在哪呢?現在各種靶向藥,免疫用藥以及很多新的技術,針對晚期癌症,的確,就如藥物試驗的數據,可能60%,70%甚至80%的人都會有效。但是有效的時間多長?實際上目前的靶向藥、免疫藥等等,多數在一段時間後都會出現耐藥,能夠長期控制(5年以上)的藥物,目前還幾乎沒有,即使有也是少數人會長期控制。真實情況是靶向藥物,免疫藥物等等,單純某一種,用和不用的患者相比,平均延長的生存時間是幾個月到1-2年不等。很多藥物如果能延長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超過半年,就已經是很大的突破。當然,由於現在藥物眾多,如果不考慮經費,序貫或者聯合使用各種藥物,可能可以延長生存期3-5年甚至更多。那麼治和不治的區別,那麼就是可能多活半年到2年的區別。

那麼有人說,我今年78歲,已經超過中國人平均預期壽命了,我活到79還是活到81,我認為沒有區別。那麼是不是就可以不治了呢?我認為不是的。因為晚期癌症的治療,除了針對癌症本身的治療比如靶向藥,化療放療等,還有針對人整體情況的姑息治療。生命的長度來講,79可能和81差不多,但是寬度來講,79甚至超過81。如果一個人活到81歲,但是最後5年都是在病榻上度過,生活不能自理,全身各處痛苦,甚至連基本的吃喝拉撒都是痛苦,那麼這個人和另外一個活了79歲的人,但是直到最後基本可以生活自理,滿足於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兩者相比,有區別嗎?你選擇哪種?所以晚期癌症治和不治,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病人的痛苦程度,晚期癌症不像心肌梗塞可能數十分鐘人就沒了,相反,它必須拖到人完全衰竭才會死亡,這個過程極其痛苦。所以針對這些痛苦的治療極其重要,比如鎮痛,比如營養支持等等,這個話題太大這裡就不變細說了。

所以針對晚期癌症,癌症的治療比如靶向藥、免疫用藥、化療等,根據自身經濟情況、個人和家屬的想法來決定用還是不用;針對癌症的姑息治療,我認為很有必要,花費並不會很高,不至於一年十幾萬,但是給患者帶來的受益,卻是顯而易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