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農藥使用量實現六連降

中新網合肥4月13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3日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該省近年來打響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化肥、農藥使用量雙雙連年下降。其中,農藥使用量實現六連降。

農業面源汙染是汙染源的重要來源,其化學需氧量、氮磷排放量佔到安徽全省的四成和六成以上,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

近年來,安徽省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全面打響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化肥、農藥使用量雙雙連年下降,秸稈、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連連上升。

據統計,安徽全省農藥使用量由2013年最高11.8萬噸逐年減少到2019年的8.8萬噸,年均下降4.8%,實現六連降。2019年實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面積3.5億畝次,挽回糧食損失361.5萬噸,農作物病蟲害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

在科學施肥方面,組織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由2015年的0.99億畝次增加到2019年的1.2億畝次,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由80%提高到88.7%。全省化肥使用量由2014年的341.4萬噸逐年減少到2019年的298.7萬噸,年均下降2.6%,實現五連降。

在化汙為寶方面,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領先全國。安徽省常年畜禽養殖廢棄物總量9500萬噸左右,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在畜禽產業鏈上,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模式,近年關閉或搬遷的養殖場7600多家,生豬、家禽規模養殖率分別達60%和70%以上。

在變廢為寶方面,秸稈綜合利用走在全國前列。安徽省秸稈資源豐富,常年農作物秸稈可收集4800萬噸左右,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安徽以縣為單位探索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形成了秸稈固化成型設備製造、菊花秸稈特色利用等產業化模式,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從2012年的58.4%提高到2019年的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