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猜真假】端着汉家金饭碗被饿死的将军——周亚夫

【历史猜真假】端着汉家金饭碗被饿死的将军——周亚夫

周亚夫乃是汉初名臣周勃的次子,后来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大功,从此权倾朝野,然而最后却落得个饿死监牢的下场。

当年周亚夫还在河内做官的时候,由于官职较小,闲暇时间较多,于是便去招人相面消遣时间。相面之人见到周亚夫之后说道:大人您三年之后当能承袭爵位,八年之后出将入相,在朝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再过九年您将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猜真假】端着汉家金饭碗被饿死的将军——周亚夫

虽然听到相面的说自己将会被活活饿死,但是生性豪放的周亚夫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问道:虽然家父早已被封绛侯,但是爵位将由我的哥哥来继承,即使我的哥哥遭遇什么不测走到父亲前面,按照大汉的法令,也应当由哥哥嫡长子继承,怎么会轮到我呢?再者说了,先生既然说我会出将入相、封侯立业,那怎么又会被活活饿死呢?

相面的师傅回答道:大人,您的嘴上有一条横着的纹理入口,这便是要被活活饿死的面相。对于相面师傅的话,周亚夫没有放在心上,全当故事听了,消遣一下光阴而已。

然而三年后,周亚夫的哥哥、绛侯周胜犯了罪,被褫夺了爵位,也许是汉文帝顾念当年周勃功勋卓著、拥立有功,从而对周家后人另眼相看,于是文帝要周家再推选出一位候选人,继续继承绛侯之爵。周亚夫"高票当选",于是周亚夫未费丝毫力气便得到了别人穷极一生都难以得到的爵位,正应了当年相面师傅的那句话。

后来,匈奴大举犯边,攻入汉境,汉文帝在长安城外布下重兵,巩固都城安全。将军刘礼率军驻扎霸上,徐厉率军驻扎棘门。这时,周亚夫也被任命为将军驻扎于细柳。

战争刚一开始的时候,汉文帝亲自前往长安外围的各个军营犒赏大军,文帝巡视完了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之后,高高兴兴的率领自己的"战场观摩团"前往细柳军营。汉文帝的两名随从先来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大声喝令把守辕门的士兵:皇帝陛下亲临细柳,前来劳军,守门的兵卒赶紧打开营门。然而未曾想负责守门的军官却并不买账,语气强硬的回答道:周将军颁布军令,军营之中只听将军命令,其他人的命令一概无效,若是大人没有周将军手谕,下官不敢开门。

不一会,文帝率领着大部队也来到了细柳营外,即使是皇帝亲临,守门的将士依旧是大门禁闭,拒不妥协。无奈之下,皇帝只好骑在马上等周亚夫前来。越等越不耐烦,派使节拿着汉文帝的谕旨去告诉周亚夫:"迎接皇帝劳军。"周亚夫这才传令开门迎接。

虽然营门打开了,但是周亚夫依旧是并警告御林军:"军营中不准纵马驰骋"汉文帝只好令大队人马勒着马缰绳,缓缓行进,也不敢高声喧哗。好不容易到了周亚夫的大帐,周亚夫作了一个揖说:"穿着甲胄的将士不能行跪拜礼,请以军礼参见陛下。"汉文帝本来正准备依惯例接受跪拜,看到周亚夫以军礼参见,肃然动容,立刻站起身来,俯在车前的横木上接受拜见。汉文帝感叹道:这才是真正不可侵犯的将军啊!和他一比,霸上和棘门的军队不过都是儿戏罢了。

【历史猜真假】端着汉家金饭碗被饿死的将军——周亚夫

周亚夫的为将之德和治军之道确实值得称道。即使在今天,以这样的态度迎接"顶头上司"检查,也是难以见到的。周亚夫细柳营整军给汉文帝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虽然对周亚夫隐隐不快,但从大局考虑,还是提了周亚夫的官职,使他拥有更大的军权,在抗击匈奴中有所作为。不仅如此,文帝临死时还不忘嘱咐儿子景帝:如果将来国家发生危难,特别是有人叛乱时,周亚夫"可任将兵"。

细柳营是周亚夫军事生涯辉煌的起点,他由于细柳营整军受到皇帝的赏识,并委以重任,将星从此光芒闪烁。但也许是细柳营的成功,使周亚夫的思维方式固定、固执起来,坚持国家大事为本,不搞妥协变通,甚至不怎么顾忌包括皇帝在内的个人情感。从道理上讲,重大局,行公义,正直果敢,是美德,可美德在特定条件下并不一定结出美的结果。

景帝年间,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让周亚夫使太尉之权。此时刚好是预言的他封侯后的第八年,周亚夫果然出将入相,大红大紫。叛军一路凯歌渡过淮水,从东向西进攻,周亚夫决定牺牲叛军必经之路上汉景帝的弟弟的梁国,派轻兵断绝叛军粮道的战略战术。

这一来梁王可惨了,向朝廷发出了救急,汉景帝多次命令周亚夫赴援梁王,周亚夫都置之不理,坚壁深沟,坚决不出战,却派轻兵挺进泗水入淮的河口,截断粮道,致使吴楚之兵弹尽粮绝,只好撤退。周亚夫尽出精兵,大胜叛军。吴王刘濞逃亡途中被杀,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吴楚七国之乱就被周亚夫平定。

做了太尉,位极人臣之后,周亚夫离那个可怕的预言也很近了。不过,在此时的周亚夫心中,一定视那个预言纯属笑话。常言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权高位重的周亚夫开始频频和汉景帝发生冲突。在皇室废立太子的事情上周亚夫第一次和汉景帝发生了冲突,汉景帝反感了周亚夫。

在窦太后请求给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的事情上,周亚夫又一次持反对态度,拿汉高祖的遗嘱"两个不得"—"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堵住了窦太后和汉景帝的嘴。

在汉景帝想封匈奴降汉的五个人为侯,以鼓励后来的反叛者的事情上,周亚夫再次反对道:"这些人背叛前主投降,陛下您却将他们封侯,以后难道还有脸谴责别的臣子不守节操吗?"这一次汉景帝没有听周亚夫的话。再加上对周亚夫怀恨在心的梁王在窦太后面前不时给他垫砖,周亚夫称病请辞。

有一次汉景帝在宫中请周亚夫吃饭,在周亚夫面前只放着一块猪肉,没有改刀,也没有筷子。这是存心让周亚夫难堪,要让他的出丑。周亚夫扭头叫侍者拿筷子来。汉景帝笑着对周亚夫说:"难道这些你还不够用吗?还想要吗"周亚夫便不做声。

汉景帝起身上厕所,周亚夫趁机快步逃席。目送着周亚夫的背影,汉景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怎么能做少主的大臣呢!" 也就是预言的即将活活饿死的那一年,周亚夫年老体衰,儿子开始为父亲准备后事,为父亲买了几百件殉葬用的兵器盔甲头冠盾牌等物品。

周亚夫本是武将,死后用这些东西殉葬,本来无可厚非,可他儿子却犯了天子的忌讳,竟然买了皇家所用的东西。这样逾越了汉朝的礼制,被人告发,梁王与窦太后煽风点火,周亚夫被捕入狱。廷尉审讯他,周亚夫闭口不言。汉景帝本来没想将周亚夫杀头,一看周亚夫闭口不言,将周亚夫作为欺君犯上交给廷尉处理。

廷尉责问说:"你贵为侯爵,不懂礼制吗?难道想谋反吗"这项罪名使周亚夫害怕了,反问道:"我儿子买的全是殉葬用的器具,怎么能说是想谋反呢?"那廷尉却说:"你纵然不敢在地上造反,也必定会在地下造反!"听到这句话,周亚夫被气的精神恍惚,几天未进水米,结果被活活饿死了。从此汉初名臣周勃的后人在大汉的政治舞台就永远消失了!

【历史猜真假】端着汉家金饭碗被饿死的将军——周亚夫

细柳营中,汉文帝看到了周亚夫的能力和对国家的忠诚。但是,名将未必是名臣,战场的英雄未必是官场上的行家。封建时代,政治讲究"太极推手",而军事则讲究真刀真枪。因此军人进入官场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而周亚夫恰恰没有很好的转变过去。

其实,周亚夫没有搞明白国与君的真正关系。在封建社会里,"朕即国家",理论上把国和君看作一体,把国看作是君之家产,实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国的大利益之下,还有君的某些个人利益。一个个亡国之君,昏庸之帝,无不把自己的享乐、嗜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甚至自己的妃子和三亲六故的利益也可以高于国家利益,如果臣子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想着为国家谋福利,为大局图发展,而不顾君王的一己之私,常常要倒霉。周亚夫的悲剧令人感慨。

【历史猜真假】端着汉家金饭碗被饿死的将军——周亚夫

谢谢关注子寰兄,点我头像查看,更多历史故事,正在每日持续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