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滿洲里:邊陲小城寫出商貿旅遊“大文章”

開欄的話: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十三五”以來的五年,滿洲里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上下一心,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等均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及滿洲里邊境旅遊試驗區、中國(滿洲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獲批,為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凝聚起了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磅礴力量。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為了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滿洲里這五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本報從今日起推出《回眸“十三五”特別報道》,以期全面展現五年來滿洲里的主要發展成就,敬請關注。

【回眸“十三五”】滿洲里:邊陲小城寫出商貿旅遊“大文章”

滿洲里市市民夏雨白天在一家商貿公司做俄語翻譯,晚上回到自家經營的家庭賓館忙碌,每個月近兩萬元的收入讓她們一家四口過上了小康生活……十三五以來,滿洲里市深化改革創新,循序對外開放到全方位推進,促進邊境貿易和旅遊業創新發展,城市格局變大了,百姓生活邁上了新臺階。一座商貿之城、旅遊之城、紅色文化之城、綠色生態之城迅速崛起。

【回眸“十三五”】滿洲里:邊陲小城寫出商貿旅遊“大文章”

為傳統商貿插上騰飛的翅膀

“我在這邊負責買貨,姐姐在俄羅斯那邊負責賣貨。我們分工合作了十多年。我已經在滿洲里結婚生子,近期準備把父母接過來定居。”從巴林來到滿洲里做菜果出口生意的李娜每天早早就趕到中俄跨境商貿物流園區內。李娜工作的物流園區內,一輛輛裝滿貨物的俄羅斯大貨車在園區內穿梭,各個庫房內都有工人在忙著打包發貨。

1988年,滿洲里被國家設立為經濟體制改革開放試驗區,開啟國門,實現邊境貿易“零突破”。1992年,滿洲里被國家確定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

“最初,是咱們揹著大包小包地去俄羅斯,後來在免稅政策的鼓勵下,俄羅斯人開始帶著東西來咱們這裡。”滿洲里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王鐵樵介紹,“貨主僱人,用免稅的名額運貨,賣貨的人來滿洲里出完貨,就在滿洲里消費,再帶些東西回俄羅斯去。雙方邊貿和遊客不斷增加促進了滿洲里的轉型發展。”自此,邊陲小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如今,滿洲里口岸承擔著中俄貿易60%以上的陸路運輸業務,成為全國最大陸路口岸。

十三五以來,隨著發展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和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的出臺,滿洲里逐漸成為中俄大道上的“吞吐崗”,一帶一路的“中繼站”。2017年7月,中俄互貿免稅區正式封閉運營,開啟了互市貿易轉型發展的新篇章,2019年中俄互市貿易區進出口交易額5.24億元,增長52.3%,在呼倫貝爾非口岸旗市區設立了15家免稅展銷店。同年,滿洲里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中歐班列線路達57條,全年開行2167列,增長20.3%。綜合保稅區項目建設步伐加快,貿易額突破5億元。滿洲里積極推動泛口岸經濟發展,進一步深化與蒙東地區交往合作,成功舉辦了首屆中俄蒙青年創業大會、北方國際科技博覽會、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企業推介會和蒙古國額爾登特市經貿展洽會等交流活動,對外交流合作成果顯著。

【回眸“十三五”】滿洲里:邊陲小城寫出商貿旅遊“大文章”


【回眸“十三五”】滿洲里:邊陲小城寫出商貿旅遊“大文章”

讓旅遊走出“國際範兒”的步伐

從滿洲里到黑山頭到額爾古納,再從室韋返回滿洲里……過去的兩個月裡,滿洲里市導遊劉欣就這樣反反覆覆在這條線路上轉悠了幾十趟。

“在滿洲里做導遊,有點兒國際範,因為時不時會跟遊客炫耀幾句俄語。”劉欣說,遊客在別的地方拿相機拍景色拍人,可遊客在滿洲里連路邊的牌匾都拍起來沒完。如劉欣所言,滿洲里的城市規劃中融入了極強的俄式藝術風格,讓身居此地的俄羅斯民眾則把這裡當做了“家”。在這座城市中,隨便都能見到各國的賓客,用外語洽談生意並不新鮮。滿洲里城市中的俄羅斯大馬戲團、套娃藝術建築、俄羅斯風情文化園以及俄蒙藝術品專賣店讓到這裡的中國遊客以為自己“出了國”。

作為全國紅色旅遊重點景區的滿洲里國門景區不僅有國門、41號界碑,還有紅色旅遊展廳、中共六大展覽館、滿洲里紅色秘密交通線遺址等景觀。其中的紅色旅遊展廳以“弘揚紅色歷史,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展現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始人和領導者為建黨建國、抗擊外來侵略,尋求革命真理、拯救中華民族、建立新中國的光輝歷程。這不但滿足了人們對“紅色文化”的需求,實現了傳統教育與現代休閒方式的有機結合,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形式和培育“紅色”下一代的重要課堂。

據滿洲里市委書記杜聯合介紹,十三五以來,滿洲里形成了融草原文明、紅色傳統、異域風情為一體的口岸文化,構成了滿洲里獨具魅力的旅遊資源,以建設國際化高端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經過多年建設,中俄邊境旅遊區已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8年3月,滿洲里被國家批准設立為首批邊境旅遊試驗區。2019年,滿洲里成功獲批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深入破題,中東鐵路第一站歷史文化街區、北疆明珠觀光塔等一批文旅融合項目加快實施,旅遊總人數、總收入均增長9%。

【回眸“十三五”】滿洲里:邊陲小城寫出商貿旅遊“大文章”

【回眸“十三五”】滿洲里:邊陲小城寫出商貿旅遊“大文章”

給城市一點“顏色”看看

藍藍的天,綠綠的山,還有紅的、紫的花。在扎賚諾爾區露天煤礦,記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曾經坑坑窪窪的開採宕面,如今被修整得層次分明;修整後的土層斷面被返青的植被覆蓋著,齊整地伸向遠方;平坦地段成片的樹木即將吐綠,萌發著無限的生機。

扎賚諾爾露天煤礦上世紀60年代初建成投產,2017年關閉,歷經半個多世紀,累計開採煤炭5200多萬噸,有力支援了國家能源建設。這裡曾出土我國最大的猛獁象化石和著名的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長期的開採形成了投影面積約4.9 平方公里(展開面積10平方公里)的採坑區,當地老百姓習慣稱它為“露天坑”。對於這一“人造天坑”,滿洲里市與扎賚諾爾區兩級政府一直在開展生態治理工作。經過兩年多的治理,現在礦坑的綠化率達到80%以上。

十三五以來,滿洲里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自2013年11月起,該市把全面推進呼倫湖生態綜合治理作為全市“一號工程”“首要任務”,以問題整改推進治理工作。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 ,滿洲里呼倫湖生態綜合治理穩步推進,綜合治理一期工程18項治理項目全部完成,綜合治理二期工程13項治理項目全部啟動。截至目前,呼倫湖生態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水量保持在合理區間,水質指標穩步向好,周邊生物多樣性指標明顯改善。

經過努力,該市中央環保督察和“回頭看”及草原生態環境專項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基本完成,扎賚諾爾工業園區渣場竣工驗收,醫療廢棄物收集率、處置率均達到100%;河(湖)長制落實機制不斷完善,新開河防洪工程投入使用,汙染防治攻堅戰年度任務全面完成。空氣清新宜人、呼倫湖水碧波盪漾……打造生態宜居城正讓滿洲里市的環境悄悄發生著變化。在這裡,只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處處彰顯著生態、宜居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