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满洲里:边陲小城写出商贸旅游“大文章”

开栏的话: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十三五”以来的五年,满洲里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及满洲里边境旅游试验区、中国(满洲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获批,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凝聚起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满洲里这五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回眸“十三五”特别报道》,以期全面展现五年来满洲里的主要发展成就,敬请关注。

【回眸“十三五”】满洲里:边陲小城写出商贸旅游“大文章”

满洲里市市民夏雨白天在一家商贸公司做俄语翻译,晚上回到自家经营的家庭宾馆忙碌,每个月近两万元的收入让她们一家四口过上了小康生活……十三五以来,满洲里市深化改革创新,循序对外开放到全方位推进,促进边境贸易和旅游业创新发展,城市格局变大了,百姓生活迈上了新台阶。一座商贸之城、旅游之城、红色文化之城、绿色生态之城迅速崛起。

【回眸“十三五”】满洲里:边陲小城写出商贸旅游“大文章”

为传统商贸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在这边负责买货,姐姐在俄罗斯那边负责卖货。我们分工合作了十多年。我已经在满洲里结婚生子,近期准备把父母接过来定居。”从巴林来到满洲里做菜果出口生意的李娜每天早早就赶到中俄跨境商贸物流园区内。李娜工作的物流园区内,一辆辆装满货物的俄罗斯大货车在园区内穿梭,各个库房内都有工人在忙着打包发货。

1988年,满洲里被国家设立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试验区,开启国门,实现边境贸易“零突破”。1992年,满洲里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最初,是咱们背着大包小包地去俄罗斯,后来在免税政策的鼓励下,俄罗斯人开始带着东西来咱们这里。”满洲里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王铁樵介绍,“货主雇人,用免税的名额运货,卖货的人来满洲里出完货,就在满洲里消费,再带些东西回俄罗斯去。双方边贸和游客不断增加促进了满洲里的转型发展。”自此,边陲小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满洲里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业务,成为全国最大陆路口岸。

十三五以来,随着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的出台,满洲里逐渐成为中俄大道上的“吞吐岗”,一带一路的“中继站”。2017年7月,中俄互贸免税区正式封闭运营,开启了互市贸易转型发展的新篇章,2019年中俄互市贸易区进出口交易额5.24亿元,增长52.3%,在呼伦贝尔非口岸旗市区设立了15家免税展销店。同年,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中欧班列线路达57条,全年开行2167列,增长20.3%。综合保税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贸易额突破5亿元。满洲里积极推动泛口岸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与蒙东地区交往合作,成功举办了首届中俄蒙青年创业大会、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企业推介会和蒙古国额尔登特市经贸展洽会等交流活动,对外交流合作成果显著。

【回眸“十三五”】满洲里:边陲小城写出商贸旅游“大文章”


【回眸“十三五”】满洲里:边陲小城写出商贸旅游“大文章”

让旅游走出“国际范儿”的步伐

从满洲里到黑山头到额尔古纳,再从室韦返回满洲里……过去的两个月里,满洲里市导游刘欣就这样反反复复在这条线路上转悠了几十趟。

“在满洲里做导游,有点儿国际范,因为时不时会跟游客炫耀几句俄语。”刘欣说,游客在别的地方拿相机拍景色拍人,可游客在满洲里连路边的牌匾都拍起来没完。如刘欣所言,满洲里的城市规划中融入了极强的俄式艺术风格,让身居此地的俄罗斯民众则把这里当做了“家”。在这座城市中,随便都能见到各国的宾客,用外语洽谈生意并不新鲜。满洲里城市中的俄罗斯大马戏团、套娃艺术建筑、俄罗斯风情文化园以及俄蒙艺术品专卖店让到这里的中国游客以为自己“出了国”。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的满洲里国门景区不仅有国门、41号界碑,还有红色旅游展厅、中共六大展览馆、满洲里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等景观。其中的红色旅游展厅以“弘扬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和领导者为建党建国、抗击外来侵略,寻求革命真理、拯救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这不但满足了人们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和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

据满洲里市委书记杜联合介绍,十三五以来,满洲里形成了融草原文明、红色传统、异域风情为一体的口岸文化,构成了满洲里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以建设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经过多年建设,中俄边境旅游区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8年3月,满洲里被国家批准设立为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2019年,满洲里成功获批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深入破题,中东铁路第一站历史文化街区、北疆明珠观光塔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加快实施,旅游总人数、总收入均增长9%。

【回眸“十三五”】满洲里:边陲小城写出商贸旅游“大文章”

【回眸“十三五”】满洲里:边陲小城写出商贸旅游“大文章”

给城市一点“颜色”看看

蓝蓝的天,绿绿的山,还有红的、紫的花。在扎赉诺尔区露天煤矿,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曾经坑坑洼洼的开采宕面,如今被修整得层次分明;修整后的土层断面被返青的植被覆盖着,齐整地伸向远方;平坦地段成片的树木即将吐绿,萌发着无限的生机。

扎赉诺尔露天煤矿上世纪60年代初建成投产,2017年关闭,历经半个多世纪,累计开采煤炭5200多万吨,有力支援了国家能源建设。这里曾出土我国最大的猛犸象化石和著名的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长期的开采形成了投影面积约4.9 平方公里(展开面积10平方公里)的采坑区,当地老百姓习惯称它为“露天坑”。对于这一“人造天坑”,满洲里市与扎赉诺尔区两级政府一直在开展生态治理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治理,现在矿坑的绿化率达到80%以上。

十三五以来,满洲里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2013年11月起,该市把全面推进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作为全市“一号工程”“首要任务”,以问题整改推进治理工作。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 ,满洲里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稳步推进,综合治理一期工程18项治理项目全部完成,综合治理二期工程13项治理项目全部启动。截至目前,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水量保持在合理区间,水质指标稳步向好,周边生物多样性指标明显改善。

经过努力,该市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及草原生态环境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基本完成,扎赉诺尔工业园区渣场竣工验收,医疗废弃物收集率、处置率均达到100%;河(湖)长制落实机制不断完善,新开河防洪工程投入使用,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任务全面完成。空气清新宜人、呼伦湖水碧波荡漾……打造生态宜居城正让满洲里市的环境悄悄发生着变化。在这里,只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彰显着生态、宜居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