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數》

我对王小波的认识要追溯到两年前。当时在各大读书榜单、书店都有他作品的踪影,而且抢占C位。所以早就想拜读他的作品,后来就在新华书店原价购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黄金时代”。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文学思想

初次读“黄金时代”,里面有很多黄段子和性情节描写,我一脸黑人问号,一度认为是情色小说。而且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有点失望。之后又读了译林出版社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里面确实情意绵绵,感受到了有趣的灵魂碰撞和八九十年代知识分子之间的纯洁爱情,让我得以飨宴。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这句话:“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文学思想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文学思想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再后来就是读到“沉默的大多数”,当时读完也是没什么感觉,也不明白豆瓣评分为何如此之高。直到几天前重读“沉默的大多数”,才领略到了王小波杂文中的光辉思想,这与我的阅读量和生活成长有非常大的关系。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句话出自清朝张潮《幽梦影》,意思是:少年读书只是浅尝韵味,中年读书则豁然开朗,老年读书则玩味无穷。指年龄越大,对书中的意义领会越深。

所以我现在读王小波的书,就是有这种感觉。这也说明了唯有“重读”才算真正的读书。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文学思想

王小波声名在外,在很多读者心目中口碑极高。记得有一次,我在南宁唐人文化街的书市淘书,与一位年长的书友聊了起来。他说特别喜欢王小波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充满对人性的关怀与描述,而且写作手法潇洒自如不落入俗套,这在中国当代作家非常罕有的。

王小波是从北京到云南下乡插队的知识分子,他们那一批青年的经历可以说是魔幻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了。书中处处流露出对下乡和六七十年代的文化的反思,譬如:贴大字、喊口号、左派右派等,最典型之处就是让目不识丁的农民树立典型以及经历后面的恢复高考,都具有极其讽刺意味之处。但也不能说是蒙昧愚昧,可以理解为农民随波逐流,无法抽身。

书中还穿插哲学、历史、名人经典、政治和时事热点,论辩入目三分、直击要害、引经据典令人拍手称奇。反思了自己写杂文的态度和知识分子之间文人相轻的种种行为,探讨了更深层次的文化。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文学思想

谈社会学问题,回忆起和妻子李银河研究同性恋情况,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甚至有人身安全问题。在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处于紧张时刻,中国的旧社会礼教一直左右着人的思想特性,处处受到钳制,未敢突破同性恋的藩篱,所以王小波和李银河受到的攻击可想而知。李银河是著名社会学学者,1989年由同性恋研究开始进入性学研究领域。 2003年以及2005年,她向两会提出了同性婚姻的立法提案。 2006年3月5日,李银河说到她再次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出同性婚姻提案。 著有《李银河说爱情》、《人间采蜜记》、《同性恋亚文化》、《社会学精要》、《性学入门》等书,著作等身。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文学思想

言归正传,王小波的杂文中充满劲道,所以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截然不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另一风格。细细读来会让人回味无穷。文字中蕴含着崇高的人文精神,不受新旧文学的影响,不做文学上沉默的羔羊,要做文学上的斗士,很显然王小波是做到了。前段时间看十三邀许知远采访金宇澄的纪录片,金宇澄说道:“文学其实可以让我们避免单一地看人和世界,刻板化其实现在也算是一个常态了……”,而王小波也帮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世界了。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王小波的文章之所以能有如此高度,实在是离不开生活的经历,他的经历我们来梳理一下:他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一九八四年前往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同时利用一九八六年暑假游历了泰西诸国。一九八八年回国,先在北京大学任教、后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一九九二年九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王小波在书中也反复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就是要对生活充满爱,不能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美与苦,结合自身思想,让文学重新回到文学。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文学思想

最后总结,王小波是中国文学史上另类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估计没有人能够超越了。因为他是真正为底层人民、为社会的微小发声,而且是震耳愦聋的,这就奠定了他的精神和光辉思想。我想王小波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存在虚伪与道德沦丧,反而是加强致力生命的幸福。不偏激、不蛊惑是王小波的一贯作风。

王小波于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病逝于北京,年仅四十五岁,英年早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