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價格一夜暴漲背後,是騎行人百年來的“頭等大事”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目的是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助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使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也正因此,全国各地的电动自行车店出现了“一盔难求”的情况,安全头盔的价格也在短短的几天里多次涨价,有的商家价格上涨近500%。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主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系沟通,并指导各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严查价格违法行为,斩断哄抬头盔价格的违法链条。


如今人们骑行出门,要戴上头盔,戴好口罩,有网友戏称这种出行是“劈头盖脸”。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5月15日,云南勐腊交警大队对市民进行“一盔一带”行动的宣传


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可以大幅度降低死亡率,但是安全头盔的诞生并不是和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同步的,其立法和宣传也是一波三折。最早的骑行头盔是什么样的?它的推广和使用又经历了那些坎坷呢?


摩托车头盔:从皮革到复合材料


1885年,在德国斯图加特的郊外,戴姆勒和迈巴赫将绰号为“落地钟”的单缸发动机安装到橡木车架的自行车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摩托车,二人将其命名为坐骑车(reitwagen),同年11月,39岁的迈巴赫驾驶这台摩托车行驶了3公里,两人也被后世尊为“摩托车之父”。戴姆勒和迈巴赫发明的第一台摩托车结构简陋,时速只有7英里,比今天很多普通自行车速度还要慢,因此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摩托车骑手,迈巴赫也并没有佩戴安全头盔。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从reitwagen摩托车的副本设计图中可以看到,当时设计的骑手只是佩戴普通帽子,并没有设计头盔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革新,摩托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意识到危险的人开始佩戴皮革制成的橄榄球帽,但不戴头盔的仍是大多数。20世纪初,摩托车竞速已经成为了一个时髦的体育运动,1907年,曼岛举办TT摩托车赛,骑手们纷纷来到这座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小岛追求速度与荣誉,激烈的赛事导致骑手们经常出现头部外伤。1914年,负责曼岛TT摩托车赛事的埃里克·加德纳医生与来自东伦敦的摩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安全头盔,这种头盔由帆布与虫胶漆制成,却遭到了骑手们的冷遇。赛事委员会发现这一年头部受伤的案例激增,强制要求选手们佩戴头盔。加德纳医生携带制成的94顶头盔亲自前往赛场说服骑手们佩戴,在劝说中,一位戴头盔的骑手摩托车失控撞上了大门,头盔保住了他的性命,由此,骑手们乖乖戴上头盔,那一年的比赛,骑手得脑震荡的案例远远低于之前几年。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埃里克·加德纳医生设计的安全头盔,由帆布和虫胶漆制成,保护了曼岛摩托车赛事骑手们的生命


加德纳医生劝说骑手佩戴头盔的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摩托车因其灵活机动、隐蔽性高的特点迅速列装军队,执行侦察、联络、护卫等任务。一战爆发时世界上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军用钢盔,因此,大部分参战国家的摩托车通讯兵只是在大檐帽或皮帽下佩戴风镜。随着战争的进展,炮火与机枪无情地收割士兵生命,各国的钢盔也纷纷配发前线部队,但摩托车通讯兵们的标准却不统一,出现了钢盔、大檐帽和皮帽混用的场景。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1918年,法国前线的一支摩托车机枪队,照片中的法军佩戴亚德里安式钢盔


一战结束后,美国的哈雷戴维森公司、印第安摩托车公司在摩托车领域的研发突飞猛进,配套的头盔也广泛生产,然而当时的很多骑行爱好者并不重视头盔,英国的一战英雄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就是其中一位。


劳伦斯在一战中前往中东地区担任军事情报联络官,协助阿拉伯大起义的费萨尔起义军袭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破坏铁路,用有限的弹药牵制了大量敌军,打进重镇大马士革,威震中东,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退伍后的劳伦斯因阿拉伯地区未能独立而感到被政客出卖,拒绝了勋章和爵位,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而隐居乡间的劳伦斯最喜欢的就是摩托车,也许这能让他想起在沙漠中驰骋的生涯。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劳伦斯非常喜爱摩托车,先后购买了至少8辆摩托车来追求速度,命名为乔治一世到乔治八世。如今流传的劳伦斯骑摩托车的照片大多是佩戴大檐帽和风镜,而非头盔


1935年5月13日,劳伦斯在多塞特郡的一条狭窄小路上骑行,途中突遇两名骑自行车的男孩,劳伦斯为了避让两个孩子失去了对摩托车的控制,头部着地,严重受伤昏迷,6天后,劳伦斯与世长辞。劳伦斯的去世震惊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其主治医生休·凯恩斯进行了仔细的尸检,痛心地指出劳伦斯当时的车速或许并不快,但他遭到了严重的割伤和大脑损伤,即使劳伦斯大难不死活下来,脑部创伤也会使他失明、失去语言功能,凯恩斯医生因此向英国社会和军方呼吁重视安全头盔,很多骑手开始佩戴消防头盔竞速,骑行出门佩戴头盔的法规也被英国政府提上日程。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1939年,纳粹德国向世界展示武力进行阅兵,摩托化步兵方阵亮相,骑手佩戴德制钢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摩托化步兵成为欧洲各国的梦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参战国的摩托化步兵均佩戴钢盔或皮帽用来保护头部,1941年11月英国陆军部更是下令所有的军用摩托车骑手都要佩戴头盔,使得士兵死亡率大大下降,但也有很多士兵不愿佩戴头盔,在前线佩戴大檐帽、飞行帽、钢盔、贝雷帽作战,他们认为头盔透气性差,也没有大檐帽看起来“帅气”。


二战结束后,摩托车运动再次兴起,摩托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专业的摩托车头盔也随之研发出来,这种头盔外置硬壳,内有填充层,既舒适又可分散冲击力量,受到骑手们的好评。1956年,赛车手威廉·斯耐尔在比赛中头部受创身亡,第二年,斯耐尔纪念基金会成立,致力于头盔安全标准的研究、测试和研发,对不同用途的头盔提供不同的测试标准。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符合斯耐尔(SNELL)标准的摩托车头盔


1960年6月19日,著名赛车手阿兰·斯特西在比利时的帕斯赛道竞速时撞上一只迎面飞来的小鸟,巨大的冲击力使斯特西当场昏迷不幸去世,经历了这一惨痛的教训,车手们被强制要求佩戴护目镜和风镜,防火纤维材料也被应用到头盔当中。8年后,第一款全封闭式的头盔生产出来,成为了赛车手和摩托车手的主流头盔。1972年,奥地利赛车手赫尔穆特·马尔科在法国大奖赛中被一颗激起的石子刺穿了头盔面罩,导致马尔科左眼永久失明,不得不提前退役,事故之后,头盔的护目镜材料升级为聚碳酸酯。之后的头盔设计也越发符合空气动力学,强度和耐高温性也得到进一步研究,骑手们的头盔也越来越安全。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赫尔穆特·马尔科退役后成为经理人,并担任一级方程式红牛车队的顾问


自行车头盔:美观还是安全?


相比于摩托车,自行车的速度要低得多,早期也就没有佩戴头盔的要求。19世纪的许多骑行者会佩戴木髓头盔用来遮阳,这种头盔使用原产于印度的一种树木的树芯作为材料,帽身用织物覆盖,两侧留有通风小孔,前后帽檐可以遮阳,还有下巴托可以固定。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2018年,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访问非洲,在出访肯尼亚期间佩戴了木髓头盔,引起争议。木髓头盔最初是白色,后染成卡其色,19世纪的殖民者、探险家和殖民军队均佩戴此种头盔,被看做是“殖民主义的象征”


20世纪初,环法自行车赛、环意自行车赛等公路自行车赛兴起,骑手们在比拼耐力的同时还要面对复杂的路况和短兵相接的碰撞,有骑手开始自行佩戴头盔和风镜,但有很多选手为了美观选择不佩戴头盔。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1926年环法自行车赛在泥泞和大雨中开赛,骑手们不得不推行,当时的骑手和观众都佩戴普通的帽子


1947年,让·罗比克成为二战后环法自行车赛佩戴头盔的著名骑手。罗比克身材矮小,以偏执著称,幼年时头部受到外伤导致颅骨损伤,因此不得不佩戴一个皮质头盔保护脆弱的颅骨。这种皮质头盔比木髓头盔更加轻盈透气,阻力也小,可以保证摔倒时耳朵不受摩擦,受到了当时一些骑手的欢迎,皮质头盔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生产,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头盔防护效果要差很多。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1947年,佩戴皮帽的罗比克夺得二战后首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自行车帽成为公路自行车赛的宠儿,短小的帽檐在骑手下坡时不会被轻易吹飞,帽檐上翻,在内侧印上骑手或赞助商的名字。70年代美国兴起自行车热,儿童被要求佩戴安全头盔,有人建议自行车公路赛也当如此,但骑手们表示拒绝,他们认为头盔阻力太大,密不透风难以散热,更关键的是影响了骑手们的美观。戴自行车帽或不戴头盔可以让观众们清晰地看到骑手的脸,比赛观赏性也很强,赞助商们也会认为钱没有白花。发型和头饰可以更好地彰显骑手个性,因此,网球场兴起的发带、精心修剪的染色胡须、五花八门的发型甚至光头都能留下骑手强烈的个人标签,而佩戴头盔做不到这一点。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50年代的环法自行车巨星、意大利人科皮佩戴的就是自行车帽,帽檐上翻,印有车队赞助商比安奇(Bianchi)的标识


自行车公路赛强制佩戴头盔的转折出现在2003年,很遗憾这也是血的教训书写成的。2003年3月,哈萨克斯坦自行车名将、法国科菲迪斯车队明星基维列夫在距离终点40公里处与其他车手相撞摔倒,他没有佩戴头盔,头部着地,当场昏迷并在当天离世。科菲迪斯车队医生指出,如果基维列夫戴了头盔,可能就不至于丧命:“这起事件的关键就在于头盔,如果基维列夫戴了头盔,伤势就不会这么严重。”赛事负责人和国际自行车联盟强烈呼吁骑手们佩戴头盔。但即便如此,当年的环意自行车赛还是没有顶住骑手和媒体的压力,允许骑手在山地赛段最后冲刺时可以抛弃头盔,年底,自行车公路赛佩戴头盔被严格执行至今。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环法自行车赛等诸多赛事强制要求骑手佩戴专业头盔


如今公路自行车赛的骑手们佩戴的头盔由复合材料制成,抗撞击效果好,减小风阻和散热孔的设计使骑手们最后的借口也消失了,专业自行车头盔的色彩与外形设计成为了新的美观标签,在美观与生命的选择中,骑手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生命至上。


头盔法规:自由与生命的斗争


自摩托车和自行车发明以来,关于头盔立法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立法派坚持佩戴头盔能挽救更多生命,而反对派认为强制佩戴头盔侵犯了人的自由和权利。


劳伦斯驾驶摩托车遭遇意外去世后,休·凯恩斯医生一直在呼吁头盔立法,在二战期间他向英国军队提供研究报告,其中有大量翔实的案例和数据,表明摩托车手头部受伤主要原因是未佩戴安全头盔,并且小心翼翼地表示:戴安全头盔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会对很多人有所帮助,很多人可以因此活下来。在凯恩斯的坚持下,英国军队强制摩托车手佩戴头盔,凯恩斯不满足于此,他希望民用摩托车骑手也要佩戴头盔。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休·凯恩斯医生力主骑行佩戴头盔

凯恩斯要求民间骑手也佩戴头盔的要求遭到了巨大的阻力,这个法案一直拖到1973年2月才通过,这时距离劳伦斯离世已经过去了38年。1973年4月,英国议会下院的强制实行头盔法案的辩论中,保守党议员伊诺克·鲍威尔代表反对派发言,他声称:“维护个人自由和权利要比决定他人如何丧生更重要”,意思是骑手要为自己的自由负责,不戴头盔受害的只是自己,政府不能替骑手选择翘辫子的方式。鲍威尔的言论成为了后来反对佩戴头盔者的理论来源,但无论如何,在这一年6月,法案在全英执行。


二战后的美国兴起机车文化,哈雷摩托成为时代的标志,伤亡事故也日渐攀升,1966年,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颁布头盔法令,到1975年,只有以自由著称的加州没有颁布头盔法令了。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反复,大量机车团体反对,理由是政府违宪,骑手们表示自己在没有影响他人生命健康的情况下却被强迫干预佩戴头盔。最终,美国交通运输部取消了强制推动头盔法令的计划,很多州只要求未成年人强制佩戴头盔,对成年人不加干涉。在需要佩戴头盔的美国各州,针对头盔的规格、样式、标准有着明确而详细的法规,取消头盔法令的密歇根州骑手死亡率在当年就有所上升。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哈雷摩托是机车时代的顶流


相比于摩托车的硬性规定,政府对自行车头盔佩戴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引导和劝说的方式。1992年,英国西伯克郡通过医院、媒体、学校多方联动,提高了青少年自行车头盔佩戴率,当年该郡的自行车头部伤害案例明显下降。2011年奥地利颁布法规,12岁以下儿童骑车必须佩戴头盔,第二年统计中,该国没有儿童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例。上世纪8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多措并举,通过政府补贴、媒体宣传、专业团队支持的方式呼吁国民在自行车运动中佩戴头盔,为此政府修改了自行车安全头盔的标准以达到大众所需要的轻薄透气的要求,到90年代时,成年人的佩戴率达到40%。


头盔价格一夜暴涨背后,是骑行人百年来的“头等大事”

大部分国家强制规定未成年儿童骑行需要佩戴头盔,年龄限制从12岁到16岁不等


电动自行车市场化销售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但直到21世纪初,电动自行车的技术限制才有所突破,电池和发电机技术革新、组建模块化生产使得电动车行驶里程更远,价格也更为低廉。过去十年中,电动自行车销量超1.5亿辆,使用量急剧膨胀,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不戴头盔也带来了很多交通问题,有的国家采用立法的方式解决,如最早销售电动自行车的日本,在《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中规定:带发动机自行车的驾驶员不戴头盔不得开车。各国除了立法强制要求佩戴头盔外,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头盔的标准进行重新设定,通过多重手段缓步推进,并通过公开事故信息、严查超速、逆行、闯红灯等行为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率。


由此,斗争了近百年的头盔法规,最终在大多数地方得以推行,安全头盔也能因此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参考文献:

Marek Pruszewicz:《Lawrence of Arabia and thecrash helmet》

Elliot Fishman,Christopher Cherry:《E-bikes in the Mainstream:Reviewing a Decade of Research》

新华社:《强制戴头盔曾遭车手罢工 基维列夫之死再引头盔之争》(2003.3.12)

MuA马:《公路自行车头盔的历史》

彭学彦:《被誉为摩托车之父的汽车发明家》

缪明月,栗继红,蔡娜:《非机动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相关问题》

张国栋:《美国儿童骑自行车戴头盔情况调查》

马佳博:《从二战期间军事设计看社会环境对于设计行为的影响》

包志宇:《巴黎消防队消防头盔发展历史》

肖叶:《世界摩托车的鼻祖》

佚名:《国外推动佩戴安全头盔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