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有座風水塔,整座樓不用一根釘子,如今已消逝不見

澄海有座风水塔,整座楼不用一根钉子,如今已消逝不见

《地名解读·不再的八角楼》作者:阿敏

澄海有座风水塔,整座楼不用一根钉子,如今已消逝不见

(照片来源:《澄海旧照片》)

  

澄海有座风水塔,整座楼不用一根钉子,如今已消逝不见

(照片来源:《澄海旧照片》)

    一提到八角楼,澄海人便未免唏嘘。现存有关的两个地名,一个是“八角楼新村”,一个是“八角楼路”。八角楼新村,东接立德园居民区,西邻怀德里居民区,南连东门社区的东门新村,北靠南葛洋新村,因在八角楼附近,故名。八角楼路,南北走向,南起文化路,北止东湖大道。长度约216米,宽度约6.5米。

  八角楼建于学宫东面,原属学宫附属建筑,原名文明阁,又称文昌阁、奎宿阁,建于乾隆年间,为澄海县标志性建筑。奎在二十八宿中主文昌,五行中属东,四季属春,颜色属青,东方在区位上主文运,关系澄海是否出人才的问题。堪舆家认为:澄城为凤地,需以楼为颈首,兆人才辈出,澄城亦为船地,需以楼为象征性高樯,以招财气。所以,八角楼和鼎莱塔(小莱芜的留子塔)都建在东方,一在澄城之东,一在澄海之东,在人们心目中,他们就是澄海的风水塔。八角楼原建于城墙上,道光九年、民国七年、公元1953年三次重修,前二次保留城墙。1952年拆除城墙,八角楼被“搬”下城楼,1953年只好重修,周围路道加高,八角楼加上护墩围栏,成为马路中心建筑。

  八角楼为土木结构建筑物,全座楼均以榫头凹凸紧密嵌接,不用一根钉子,楼顶端由八角绿瓷窗托嵌瓷玉色葫芦,其建筑艺术颇具特色。据《澄海县文物志》载:八角楼分三层,第一层由三个斗拱承托,并有莲花垂拱,周围八面为灰栏加木窗;第二层形式与第一层基本相同;第三层为贝灰墙体。南北面各开圆门,门首有石匾,北为“拱宸”,南为“观海”。座台筑栏杆,并有石级,又有石龟亭二座,一为清代建立,一为民国时期建立。

  《澄海县志》(康熙版)卷九学校记载:“文昌阁,在于庙门之左儒学门上。前迁斥久圮,康熙乙丑年因学宫工竣,知县王岱复率绅士建复旧制,太守林公杭学、乡绅杨公钟岳倡首,剧金建杰阁,塑神像。楼南扁曰:文昌阁。联曰:文光上烛三台座,泮水周通万里潮。阁内扁曰:文武司命。联曰:始于汉,显于唐,赐帝号王封而不祧;佑于文,庇于武,合赏功进爵以同辉。又联曰:海阔江清天下文章莫大乎是,澳嶙豪峙坤舆奠丽无逾于兹。楼北扁曰:文光射斗。联曰:倚栏通帝座,进履上星辰。另有碑记,俱王岱题撰并书。”后附《王岱建文昌阁碑记》《王岱文昌阁上梁文》及赋诗。以上资料,或可一窥八角楼历史上的不同样貌。

澄海有座风水塔,整座楼不用一根钉子,如今已消逝不见

  

澄海有座风水塔,整座楼不用一根钉子,如今已消逝不见

  

澄海有座风水塔,整座楼不用一根钉子,如今已消逝不见


澄海有座风水塔,整座楼不用一根钉子,如今已消逝不见

  (《澄海县志》康熙版卷九·学校)

  经历了七·二八强台风仍完好的八角楼,于1972年4月,被当作利用旧木料修县招待所而拆除,由五十五军一六四师副师长,时任县革命委员会的主任亲批。据说,动工时,文物干部曾上书劝阻无效(想一想,这“文物干部”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拆后,人们才发现,颇为神秘的葫芦里,盛的,居然是一副骷髅。拆下的杉木,密布凿榫孔,但仍坚固粗大,用以建平房,一根可开成四根,做四条樑用,终于建成会堂街县招待所十八间平房(所在位置大约为现机关幼儿园)。剩余材料,做成近百只小饭桶和一批木椅木凳。

  古人兴建八角楼,冀望着澄海人才辈出,不辜负“海滨邹鲁”之美誉,八角楼也是澄海城的重要标志。提到八角楼,澄海人不胜唏嘘之外,有着太多的惋惜和无奈。这无奈,更多的是政治时局之下,形势比人强,你又能怎样。这无奈,也有对下令拆除者的埋怨,但又能怎样,无知就是力量。只是让人怎么也想不通,这完好的八角楼,是怎么会被看成是旧木料的。

参考资料:

《澄海县志》(康熙版) 澄海文博研究会印,1995年

《澄海县文物志》 澄海县博物馆,1987年

李汉庭《澄城记忆》 澄海区政协文史委,2015年12月

汉庭《澄城记忆》(修订本) 艺苑出版社,2017年5月

杨景文《澄海八角楼之兴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