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十五夜望月》王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十五夜望月》王建

诗意浅显,望文即可明白。十五月圆之夜,望月生发感慨,感慨秋思。为什么望月就有秋思感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庭院地白是因为十五月照耀。“树栖鸦”三字需要仔细的研读。因月光太明亮,鸟儿认为是白天,所以聒噪不停,迟迟不归巢。这里的“树栖鸦”可能是天晚了,夜深了,鸦鹊归巢了,安静下来了。“树栖鸦”是天晚了,露水下来了,打湿了桂花,由此又可知是中秋月夜。

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十五夜望月》王建

月圆之夜是赏月的黄金时间,所以“今夜月明人尽望”。望月的人,看着一轮明月高挂天上,于是会想∶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圆人不圆,作者此时自然而然产生“秋思”,问月问天“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十五夜望月》王建

月亮很早就成了人们思乡思亲的代表物,除了上面所说的月圆之夜,有形而联想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月亮只有一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的清辉照着你我他。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共享一轮明月。当月亮升上天空时,远在异乡的人们都认为月亮成了第三者,可以传递话语亲情。异乡的人与家乡的人说话可以通过月亮,就像是在面对面说话。当人们想家想亲人时就不由自主的去户外望月,久而久之,这一意象就固定下来,成为思乡的情结。

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十五夜望月》王建

尤其是古代,由于交通的原因,旅居在外,客居他乡的人太多了,每每想家想亲人时就想到了月亮,月亮就成了思想的代名词,一看到月亮,就想到了家,见到家乡人,月亮成了人们的精神家园。

人尽望的十五月,秋思落在所有有人在外的人家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